百媚千娇: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百媚千娇》 60-70(第7/24页)

这是自汉时便有的传统——孟家算不上皇家,但一切规矩都是照着这个来的。

    这些事本身是不关杨宜君什么的,杨丽华要被拘着学礼仪,倒还没功夫过来找事儿了,她还乐得如此呢。

    至于杨丽华做了王后就会欺负她什么的一个王后,远在天边,能怎么欺负她?难道要像影视剧里那样,仗着身份给她赐婚?如果真的是赐婚,那是挺可怕的。

    但一来,那是将来的事,杨宜君没有为一个‘可能’就忧的茶饭不思,过不好当下的习惯。二来么,也是杨段和周氏对她足够包容和疼爱,以至于有什么风风雨雨的,都能挡在外面。这给了杨宜君很大的安全感,很难有自己要被人干涉而倒霉的实感。

    然而,杨宜君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和她还真扯上干系了。

    派来迎亲的使者落脚在侯府之余,还往杨宜君家走了一趟,赐下了很多东西。除了给杨丽华置办的私产,这些东西完全比得上其他聘礼了这般作为,明面上是说孟钊欣赏杨段,希望他能入蜀出仕。

    但这个说法也就是让播州侯杨界的脸上好看一些罢了。

    这个时候,大家算是看出来了——虽然杨丽华是播州侯嫡女,身份在姊妹们中间是顶顶尊贵的,但蜀王还是喜欢长得好看的杨宜君。

    男子好色,大家都表示理解。

    蜀王这是打算学自己的祖父,收一对美貌的姐妹花啊!

    杨段对于这些礼物,自然是婉拒。但使者只是使者而已,放下礼物之后,别的都是不管的。杨段无法,只能自己写了一封委婉的、冠冕堂皇的信,说明自己就是一散淡的庸人,出仕之事是不想的,至于那些礼物,也一起派人退回了。

    这样的举动,无疑和杨界此时要笼络女婿的想法相悖了,但杨界却没有阻止弟弟杨段这样做。

    首先,当然是因为他也很不爽啊!虽说,孟钊原本是求娶杨宜君的,但既然说好了娶杨丽华,那前面的事儿也就该翻篇了罢!如今这般,是打杨丽华的脸,让她这个王后还没上位呢,就先尴尬没脸了。

    而打杨丽华的脸,不就等于是在打他的脸,打杨家的脸?杨家又不是小门小户,家里的女儿就这样给你挑菜似的选?

    然后,在面子之外,杨界也得考虑实在的问题,孟钊娶了自己的嫡女还不够,还想纳他一个侄女儿,这对他到底是有好处,还是有坏处——好处肯定是有的,若孟钊真的痴迷杨宜君,那杨家女儿联手独占蜀王宫就很简单了。毕竟一个是王后,一个是宠妃么。

    但问题也是有的。

    有一个女儿做王后,杨家与孟钊的结盟就是存在的了,加上杨宜君,并不会改变这件事的本质。那么这个时候让杨宜君加进去,是既浪费了一个杨家优秀的女儿,又可能让他与弟弟杨段离心离德——杨界自己不在意女儿嫁给孟钊会有什么不好,可他不是傻的,能看出杨段是真疼孩子,真心不想女儿嫁孟钊!

    真要嫁,上回孟钊提亲就该允了这桩婚事了,何必弄到现在,做不成王后,给做个妃妾呢?

    还有,杨界还得考虑到杨宜君的性格,和自己女儿的性格。

    虽然他一贯认为,他们这种大族人家的女儿,从小受族中供养,荣华富贵受着了,别的地方自然要有所贡献。真要入了蜀王宫,也该时时刻刻记得自己是杨家的女儿,为了杨家的利益出力才是。

    但他也很清楚什么是‘人心’,人心哪有那么好把握!哪怕就是他那傻女儿,都不可能被这一套哄住了,关键时刻会有自己的私心。更别说他那聪明侄女儿了——女子一聪明就是这样,难搞的很。

    所以,真的把一直看杨宜君不顺眼的杨丽华,以及聪明过头而不愿意嫁孟钊的杨宜君,一起送到蜀王宫光只是想想,杨界就知道,不可能有姐妹二人联手,独霸蜀王宫的美事。

    杨丽华不先对付自己的堂妹就是好的了,而杨宜君说实话,杨界也料不准自己这侄女儿的反应。

    凭感觉,这个侄女儿好像做什么都不会让他意外了,倒是乖乖为了杨家的利益委曲求全,这是很难想象的。

    杨界一直觉得,杨宜君身上有杨氏的刚烈,比一众子弟还强谁要是让她不痛快了,她能拼着全部,大家同归于尽。

    出于这些考量,杨界觉得还是不要姊妹两个一同入蜀王宫了这也是他没有阻止杨段‘婉拒’孟钊的原因。这样挺好的,既拖延了这件事,他也不用直接对上孟钊——他还是想要和孟钊维持这种亲密合作的关系的。

    孟钊想要收了杨宜君的事,最近这段时间在遵义城也算是传开了,杨丽华不可能不知道。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她砸了一大堆东西,然后就被教规矩的宫人‘劝诫’了一番。

    “娘子,仪范,仪范啊!无论何时何地,您身为王后,都不能少了仪范如今这般事算得了什么呢?若是在宫中,大王还有数不尽的美人,难道为了这样的事,您每回都要闹上一遭?”

    杨丽华很想说,她才没有那么‘小气’,她家也不是小门小户,家里美妾美婢多了去了!她看在眼里,对于未来的丈夫有别的人,是没有那么在意的。她在意的是,还没娶她呢,这就惦记上杨宜君了!

    一来,是太没脸了,体面都丢光了!她随便嫁哪家的郎君,也没有人还没进门,郎君那边已经准备着抬妾室的道理啊!二来,就是杨宜君了,做姐妹这么多年,被杨宜君压着这么多年,杨宜君都成了她一块心病了!

    被教礼仪的女官这样说,杨丽华也很委屈啊:“此是大王着实无礼!妾尚未入宫,大王便令使者如此行事即使是小门小户,也没有正妻未入门,便打探起纳妾之事的道理罢?”

    宫人听得这话,却眼皮子也不动,依旧劝她要沉稳,要守礼——说的明白一些,皇帝这种存在就是世上最无礼的!因为那些礼教规矩,约束不了他们。他们当那些礼教规矩是礼教规矩,那才是呢!若不当回事,也就呵呵了。

    孟钊算不得皇帝,但以他治下这片地来说,说他和皇帝享有一样的权力,这也没问题。

    杨丽华此时如此说,也只能说她根本没弄懂她要嫁的是什么人。

    相比起她来,最近都呆在家里闭门不出,躲风头的杨宜君,就太清楚这些事了——大约是心里有感慨,又重新翻了一遍史书里的本纪部分所得颇多。

    看影视剧也是这样,都是挑着皇家故事看的。虽然剧里面很多东西在杨宜君看来是贻笑大方了后世之人很难理解皇权世界里,皇帝到底是个怎样被权力异化了的‘怪物’。或者说,知道的这个的都是专家学者,影视剧很难弄的那么深。

    不过,影视剧中也有触及到这一点的,弑父杀兄、阴谋算计、反攻倒算、前朝后宫杨宜君看着也很有感触。

    正是因为了解孟钊成为蜀王之后,能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做出什么事来,杨宜君内心深处其实是有点儿不安的,只不过在当下,情况还好,她只能将这一点儿不安暂且按下不说。

    “听说十五姐在家砸了好多东西,王宫里来的女官就劝告她要大度,要时时刻刻符合王后的仪范”杨蔷给杨宜君说了外边传的事儿。如今杨宜君在家躲风头,也只有关系最好的杨蔷偶尔回来看她,和她说说外面的事了。

    播州侯府上,杨丽华身边可不是铁桶一般有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