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媚千娇: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百媚千娇》 70-80(第11/23页)

来到特定的区域,可以与女儿相见)。至于女官官职越来越大,还时不时会有出宫的机会,那就更别说了。

    这次见家人,杨宜君有上报,家人也如时来了——因为只许来女眷,来的是母亲周氏。

    周氏一见杨宜君,见她人好好的,心里先松了一口气,然后就是要叹气——忍住了。

    她其实也拿不准心里是怎么想的,她不想女儿选女官不中,被送回家,那不是杨宜君想要的。但她也不想女儿真的就被选中了,从此就要在这深宫中小心翼翼地讨生活然而说实在的,眼下这种情况,周氏其实也是预料之中。

    不管心里如何觉得这个女儿实在令人操心,活似是来讨债的,周氏也是一直为自己有个美貌而聪明的女儿骄傲自豪的。在她朴素的想法里,只要女儿想做一件事,那就没有做不成的。

    她想做女官,要从一堆优秀的小娘子中脱颖而出,那当然就能做到!别说四十人里选一半,要二十个人了!就算四十人里只要一个,周氏也不怀疑自己的女儿会成为唯一的那一个。

    “你如今你如今在宫中,不比在家里,要谨言慎行,要小心恭顺”周氏说的都是‘老掉牙’的话,但她叮嘱一句,杨宜君就点头一下,没有平日容易不耐烦的样子。她知道这是母亲担心她,只希望自己能让母亲少一点儿担心。

    然而,这又怎么可能呢?

    这些话说的差不多了,眼看着见面的时间快到了,周氏又赶忙道:“家中你父亲与我都好好的最近正忙着为你二哥相看,你二哥说该取个功名,如此才能寻得一人品才貌都很好的贤妻。你爹和大哥是赞同的,我与你嫂子便也不说了。”

    对女方要求高,就得自家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杨盎本人生的高大英俊、文质彬彬,看上去很合人意。不过杨家在洛阳实在不是什么拿得出手的人家,这种情况下杨盎对妻子要求高,就得别的地方找补了,考功名是个路子。

    而且男子想着考功名、搏出路,终究是正途,所以家里虽觉得他有点儿晚婚了,总体来说还是很支持的。

    说完这个,周氏给杨宜君递了一包东西,在相见房间里宫人的监督下打开了包——宫内宫外不许私自传递东西,所以宫人与家人见面,甚至妃嫔与娘家人见面,都是有人监督的。

    不是说不让传递东西,只不过传递的东西不能出格,不能是敏感的那种。

    不包打开,里面就是金银而已。周氏道:“你在宫中,比寻常宫娥强,可到底入了宫,没了家人照拂娘想着宫中什么东西都有,也不必与你捎带什么,给你拿些钱来,平日花销,该比什么都强才是。”

    因为旁边有人看着,这话没有说透,但意思都清楚。

    杨宜君作为女官,不说平日生活多么优裕,但好吃好喝好穿肯定是有的,周氏再送什么意义不大。但作为新人女官,杨宜君总需要讨好上司,交好同僚罢?这种时候,钱就是必须的了。

    再者,就是没有打点的需要,有点钱在手上也是比什么都强的。

    周氏这些日子也向人打听了宫里的事——洛阳不少人家有女儿在宫中做宫女、女官,这种事也不是什么秘密。

    即使是森严的宫中,也讲究个‘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只是拿自己的份例,那即便是嫔妃(低位的、不受宠的),也处处活得不如意呢!至于宫女、女官之类,就更别说了。

    像杨宜君这样的新人女官,其实不比宫女好多少。

    这种情况下,想要什么都得额外花钱,没钱的话,就有什么不足也只能受着。

    杨宜君看着这包金银,想要拒绝。不是她矫情,而是真的愧疚,她是奔向了自己的理想,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为此担心忧虑的是家人如果可以,她甚至希望爹娘能对她这个‘不孝女’更失望些,态度冷漠些。

    但最后杨宜君没拒绝,收下了金银,因为她知道,自己不收下的话,爹娘只会更加担心。

    她不止收下了,还当场演示了自己会好好使用这些钱的决心。给旁边看着的宫人每人一点儿钱,道:“几位大人也辛苦了,回头喝茶罢。”

    监视的宫人都是内宦,地位是很低的,杨宜君这般客气,他们当然也不会不识趣。接下了钱,道:“杨大人太客气。”

    不动声色地多给了杨宜君一点儿时间,能让杨宜君再和周氏说会儿话——宫女、女官和家人见面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宫女往往就是一盏茶的时间,和家人说两句话,将自己攒的钱交给家人,然后就被催促着结束见面了。女官见家人的时间要宽裕一些,但也宽裕的有限。

    不管别人给行了多少方便,和家人见面总有结束的时候。等到与母亲周氏话别,杨宜君便又与蔡淑英回了尚宫局的地盘。

    蔡淑英和杨宜君一样,也被分到了尚宫局,不过她不在司言这一局司,而在司闱中一位掌闱手下做事。而尚宫局‘司闱’,掌握的是宫闱管钥,这其实也挺厉害的——司闱掌握的是宫闱管钥,司簿掌握的是名簿廪赐,都是很大的权力了。由此可见,尚宫局四司,全都位高权重,只不过司言和司记太厉害,令司闱、司簿也只能退去一射之地了。

    不独杨宜君和蔡淑英一起走,凡是行走在外的宫人,都是至少两个结伴走的。

    这算是宫中规矩了,防的是某个人有什么坏心眼,另一个人起到的是监督作用。而反过来说,如果不小心遇到了什么宫中阴私事,有一个人一起,也是个见证,能够保护自己。

    两人结伴回来之后,便各自回房间了。

    杨宜君住的房间并非单间,而是与另一名宫女同住的。她一来,这宫女本在做针线的,也站起身来了,道:“姑姑请坐。”

    然后就是倒茶、拿东西什么的。

    在宫里,称呼资历更深的宫女叫姑姑、姐姐很常见,这和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就比如这宫女,名叫雪娥,年纪就比杨宜君还大几岁。

    之所以称呼‘姑姑’,而不是‘大人’,这其实和杨宜君新人女官的身份有关。杨宜君刚来掌言手下做事,其实是没有真正的官身品级的——掌言是正八品女官,也是品级最低的女官了,再之下就没有官职了。

    女官的位置向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司记和司言已经通过各种方法扩大了自家女官规模,但还是不够),典记、典言、掌记、掌言,都只是由两人变成了四人,以司言、司记两司的日常事务来说,完全不够啊!

    所以就有了‘实习生’,也就是杨宜君这种情况。

    当然,也不只是司言司记两司有‘实习生’,其他司新分过去的新人女官,基本也都是实习生。除非是个别运气好的,本司女官本就有空额,才能去了就能补缺

    而加上实习生也不够,而且实习生也不是无限增加的实习生都有实习期限,到了就得转正,搞了那么多实习生,到时候一直做实习生,怎么收场?此时宫里的人有些地方还是要脸的,不能一直不给转正。

    这种情况下,临时工就有了。

    就像尚宫局尚食局会有大量宫女在女官手下做事,光靠几个有限的女官根本不可能供应整个宫廷的吃穿一样。尚宫局的女官手下也会用上宫女,这些宫女相当于临时工,几乎不可能得到转正的机会。极少数真的特别优秀,可能会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