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百媚千娇》 70-80(第9/23页)
君就是收了黄兰香的好处,她现在也不想黄兰香出事。因为黄兰香出事了,就很有可能狗急跳墙攀咬起她来。虽然她也不怕这个,能稳稳当当做这么多年司正,她肯定是有自己的手段的。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也不想陷入某种麻烦中。
钱尚宫却没有李司正的疑虑,想到了什么一样,对掌制手下做事的那个宫女道:“你来瞧瞧这荷包的针线,与黄兰香的针线是不是一般的。”
说着,还叫人搜出黄兰香的针线活,给宫女做对照使用。
每个人的针线都有自己的特点,当然,这种相似就和‘字迹’一样,有一定相似度之后,外行人是看不出分别的。
而掌制手下的宫女就是真正的内行,看了一会儿就说道:“尚宫明鉴,这荷包绣工真个与黄兰香如出一辙。”
这样的证据,在此时不讲究完整证据链的时代,已经很有说服力了!再加上之前那些,所有人都认定事情就是黄兰香做的。
事已至此,黄兰香再也狡辩不得,慌慌张张便软了身子。一旁李司正叫宫女按住她,绷着脸道:“好个奸猾的宫娥,竟做出这般丑事来!还陷害他人带回去、带回去!”
人拖着走了,大家都兴奋地议论刚刚发生的事。
主要还是这个时候‘新鲜事儿’太少,而刚刚发生的事是写在话本里都很精彩的了。发生在生活中,怎么能不议论?
“杨姐姐,你真有急智”蔡淑英就非常崇拜杨宜君,见杨宜君不止能面对李司正不慌不忙,还能在那种情况下想到破局之法,不止将自己摘了出来,还叫黄兰香这个坏人现出了原形真是太厉害了。
“方才也多谢你,若不是淑英你去寻了钱尚宫来主持公道,说不得还有许多麻烦。”杨宜君又不是真不懂人情世故,过去她‘脾气坏’是因为所处的环境她尽可以那般,既然如此,自然不必让自己难受,怎么舒服怎么来就是了。
而如今,人在宫廷,可不能‘肆无忌惮’了。她眼下之事‘女官预备役’而已,对上以为司正,哪怕是她有理,硬顶上也不一定能讨到好呢!别看她对上李司正,那样言之凿凿,实际上那就是最后的手段!
真要是那样做了,清白是证明了,宫里也不可能留她了。
有钱尚宫来就好多了,钱尚宫品级比李司正还高,本身就是负责管着她们这些‘女官预备役’的,出面名正言顺。真要是有理,压制李司正更是容易呢。
“哪里哪里”蔡淑英一直佩服杨宜君的才学,也愿意帮杨宜君。
这件事本来就到此为止了,最多是听说这事的人议论议论,当作是无聊而紧张的宫廷生活的调剂。但谁也没想到,这事儿竟然传到了太后赵娥的耳朵里——传到赵娥的耳朵里,其实也是一个意外。
原来寿仙宫的两个小宫女,休息的时候在墙根下头串闲话,拿这个事当笑话说了一回。赵娥身边的一位大宫女听说了,回头就将其当成是一个逗赵娥开心的段子、新闻,给说了。
赵娥的性情不死板,是很愿意听一些有意思的事的。只不过宫里有意思的事实在不多,而宫外的事,赵娥身边的人不见得比赵娥更消息灵通,也说不上眼下抓住了这么个新闻,可不得说说么。
赵娥听了之后果然觉得很有趣:“那栽赃嫁祸他人的宫女,着实不济事!做这般事,竟留了许多破绽”
赵娥真的不是坏人,不是玩弄手段的那种人,她能得高齐得喜爱,得高晋的宠,和她本人的‘无害’性格很有关系。但是,这不代表赵娥就是傻白甜了,她要真是傻白甜,以她独宠的那个劲头,是根本不能在宫廷立足的。
她信奉的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要做到‘人不犯我’,不是靠的善良,而是她的仔细,她将‘防守’工作做的很好。
旁边的女官笑说:“大娘娘何样人,那宫娥又是何样人,自不能如大娘娘这般明见万里这些宫娥,在宫中十数年了,要说也长进了,办事待人也有眉眼高低,可到底底子太差。”
“个中也有出挑的,就好比寒门能出贵子,可这到底不多啊。这宫娥二十五岁了,都没有出头,想来也不是出挑的。”
杨宜君也觉得这个事情漏洞很多,都没能让她有‘危险’的感觉。但她也清楚,这就是此时大多数人的手段了大多数人平常也没机会学习阴谋算计,学会各种陷害人的手段,学习谋杀技巧
后世的人还能看探案剧,看宫斗剧,看职场剧等等,锻炼一下——有人觉得那虚假的厉害,但总比没有好啊!
杨宜君所见过的人,偶尔能见到用诡计的,但诡计也都很简单。
当然,也有智算无双,放在后世也是顶尖的,但那真的是凤毛麟角。就杨宜君本人,她还没和那样的人交过手。
“那个杨家小娘子也有几分聪慧。”虽然是看不起黄兰香的计谋,但赵娥还是觉得杨宜君聪明。一个十几岁的小娘子,初入宫廷,周围都是陌生人,她被一个司正搜检出春宫香囊,那样的威逼,能保持真定已经算是有胆有识了。
还能以最快地速度点出自己是清白的,并想到办法抓真正的黑手,怎么能说不聪明呢。
“这就是当初写《青玉案》的杨家小娘子罢?”赵娥多问了一句。
这对于赵娥来说就是随口一问的事,但下面的人却不能随意对待!太后第二次称赞了杨宜君,称她是‘有几分聪慧’,而且到现在也没忘了她那阕《青玉案》!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大家要重视起来啊!
“禀太后,正是如此。”
赵娥点了点头,又随口问道:“女官遴选的一个月快过去了罢?”
女官忙道:“明日便完了,完毕之后就该有结果了。”
赵娥点点头,不再说话了。但落在大家的耳朵里,就是在暗示‘杨宜君’这个小娘子很不错,安排个好位置。
大家能说什么呢,稍后便关心起了遴选出来的女官名单——虽然明天考察才结束,按照道理结束后才有名单,但怎么可能结束后才开始商量?实际上,名单从‘女官预备役’刚刚开始六局轮转时,就开始列了。
毕竟,一些能力格外突出的,一开始就能表现的突出。
杨宜君算是非常突出的那种,甚至可以说是最突出的一个她的综合评价并不是最高的,因为她在尚食局、尚功局时,如果轮到‘司计’(属尚功局)这种司还好,因为人家的主要工作是支度。而如果不是这种司,她的表现就非常捉急了,连及格都不行啊!
给了她及格,那其实是特殊照顾。
而杨宜君之外的人,或许某些方面没她那么突出,可在六局都能有不错表现得人是有的,还不少呢。
杨宜君的突出体现在她在尚宫局、尚仪局时的那种手到擒来——如果只是尚仪局那种,对典章礼仪之事比较熟悉就能做好的工作,那还显不出她的本事。毕竟尚仪局多的是浸淫典章礼仪数十年的老女官,她再厉害也不能和人家比。
但尚宫局的一些工作,具体的说,就是司记、司言两司的工作,她真实了不得啊!
她整理公文、检查批示的奏疏,甚至还得到了动笔写公文的机会——这些事她都做的很好,比尚宫局一些做老了这些事的女官还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