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媚千娇: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百媚千娇》 90-100(第5/15页)

来说,他厌恶极了这种虚伪与无趣。

    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如此可笑这些后宫女子如此讨好,他对她们没有什么情意,她们显然也对他谈不到真情。

    所以她们想要从他身上得到什么?权力,地位,富贵又或者,什么都想要?他又想要从她们身上得到什么?

    当高溶考虑这些事的时候,很多原本就很无聊的事,就连最后一丝趣味也没有了——她们是无趣的,他也是无趣的。

    察觉到高溶视线挪开,杨丽华心头一紧,心里胡思乱想起来难道是他没有认出她来?

    高溶复又拿起之前丢下的朱婕妤的字帖,提笔蘸墨,好歹批了几个字,然后又扔回给杨丽华二人:“拿回去与你们婕妤。”

    说罢,高溶便踱步到了案旁,继续去读之前没读完的书了。

    杨丽华简直不敢相信,不敢相信自己已经被完全忘记了——就算被完全忘记了,她也是朱婕妤献上的美人,难道不该多看看吗?这与她在蜀宫中见到的不同啊!那个时候她是新入宫,又是王后,倒是没有送美人讨好孟钊,但底下又妃妾这样做过。

    孟钊都是笑纳了的。

    不见得真有多喜欢,只不过就算是贪新鲜也愿意多看两眼罢。

    然而无论杨丽华有多大的不解,高溶已经发话了,她们便只能告退了。

    倒是无意间看到杨丽华正脸的郑小贵像是见了鬼了,仔细考虑了一会儿,还是走到了自己师傅身旁,悄悄把事情给他说了——郑小贵与掖廷令关系不错,有一层同乡的关系,往常走动的多。

    有一次在掖廷,他正好看到几个宫婢做事,其中就有杨丽华。当时掖廷令还特别给他指了杨丽华,不为别的,因为杨丽华蜀王后的身份。

    曾经的王后,如今却是被他一个阉人捏在手里了虽然掖廷令没有磋磨杨丽华的意思,但这种认知足够让他觉得满足了。

    “果真?”王荣听徒弟提到刚刚进来的人里面有旧蜀王后,下意识回了一句。回完之后他也没有等郑小贵回答,而是招了招手,让他暂且退下了——他不是怀疑这件事的真伪,而是意外。

    过了一会儿,王荣瞅着空,向高溶禀报了此事。

    “旧蜀王后?”高溶半靠在圈椅中,右手拄着额头,半阖着眼,让人看不清他此时神情。仿佛是自问自答一样,他又轻笑了一声:“朕记得,旧蜀王后是十七娘的堂姐?”

    杨宜君没有瞒着这件事,正大光明说出来了,那自然就是传开了。

    因为天下乱了百年的缘故,这种事倒也不算忌讳真要说的话,同一个人得宠于不同的王宫的都有呢,姐妹分散在不同的王宫根本不算什么!特别是如今蜀国已经被燕国收入怀中,就更不算什么了。

    高溶对杨宜君看重,很多关于杨宜君的讯息自然会被有意无意送到高溶耳边。他也曾听人说起杨宜君是大族出身,堂姐正是旧蜀王后——他还奇呢,杨宜君的姐姐如今没入宫廷,杨宜君怎么没有想办法救人。

    就算她姐姐身份特殊,不好救出去的,也该特别照顾罢可别说杨宜君这是怕沾上什么事。高溶早就看出来了,她与寻常人大不相同,胆子大着呢!

    里头或许有什么因果但高溶也就是想了一回,并没有真的问杨宜君。

    高溶本就不属于好奇心很重的人,更何况杨宜君是杨宜君,她的姐姐是她的姐姐。对她的姐姐,高溶可没有什么关心的。

    第二日,杨宜君随着邓尚宫送来奏疏,高溶批阅奏疏时,忽然就说道:“昨日倒是见了一意外之人。”

    杨宜君知道这肯定是和自己说话,微微颔首,侍立一旁——这是洗耳恭听的样子。

    高溶看了杨宜君几眼,然后才接着往下说道:“原是朱婕妤送了自己写的字来教我指点字也就罢了,唯独送字的两名宫娥很有意思,靓妆而色美,想来婕妤是有荐美之心。”

    杨宜君听着,分明一丝动容也没有。高溶顿了顿,见她如此,又继续往下说:“其中一人,十七娘你一定不知是谁。”

    “说来,是十七娘你的熟人了旧蜀王后也亏朱婕妤想得出来。”

    第94章 “说来,是十七……

    “说来,是十七娘你的熟人了旧蜀王后也亏朱婕妤想得出来。”

    官家还真是阴阳怪气的

    王荣低着头,将自己的表情藏住。但即便是如此,他也忍不住想官家平日杀伐果断,怎么于这等事上就这般、这般‘胡闹’呢?

    杨宜君真没想到,杨丽华被自己拒绝之后竟然入了朱婕妤的眼,被推荐给了高溶。先是怔了怔,然后就是轻轻一叹。在无人敢发出一点儿声音的迎春阁中,这轻轻一叹也是格外明显。

    高溶分明听到了,玩味着问她:“怎么,你在叹你那堂姐不成?”

    杨宜君抬头看了高溶一眼,然后又飞快收回了目光,轻轻摇头:“官家,不是的。”

    高溶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等他反应过来杨宜君的意思之后,也怔住了——若不是叹她的姐姐,那就只能是叹他了。

    想到此节,高溶简直觉得可笑了,他是燕国的官家,是九五至尊,称孤道寡之人,有何可叹的?但可笑之后,高溶的笑意只留在了微微弯起的嘴角,一点儿也没有直达眼底。

    他确实可叹,他这一生拥有了天下,真正想要的东西却很少,更弄人的是,他想要的大多得不到——他还曾以为只要登基为帝,不用再忧虑自己的生死,还可以一统天下,建立伟业,青史留名,自己就满足了。

    如今才知道,这确实是他的志向,却也只是志向而已。

    除此之外,他竟好像别的一无所有如果他想,他当然可以伸手去拿世上的一切,无论多么珍贵的东西,都是他现在能轻易得到的。但这些,偏偏他都不想要。

    杨宜君看穿了此时的高溶,看穿了他的阴阳怪气,看穿了他是在向自己招手示意,让她靠近他。这个时候的高溶是这样孤独,即使是杨宜君也有一瞬间的可怜他,她想,这大概就是后世所说的‘母性’吧。

    女子有的时候就是会想要可怜一个人,然后照顾他。

    但也只是一瞬间而已,杨宜君很快又找回了理性的自己。

    “十七娘胆子太大了,真的觉得我不会”高溶到底没有把剩下的话说出来,留了一点儿余地。

    他朝杨宜君招手,递给她几封奏疏:“你瞧瞧这个,按我的意思拟个章程出来。”

    高溶拿给她的是没有经过中书门下奏拟条陈,直接呈到御前的奏疏,都是大事要事,需要皇帝乾纲独断的。

    杨宜君接过奏疏,发现高溶竟没有在奏疏上下批语,那他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程程另在素笺上写下事情的处理建议,然后给高溶看。高溶看了一眼,就点头说:“不错,写的不错,就是这个意思其他的也照着这个意思写吧。”

    “十七娘果真聪明,与朕想到一处了。”

    杨宜君其实没有特意揣度高溶的意思,当然她也没有故意忽视高溶的想法——真的将皇帝的心思猜的准准的,还这样直白的表现出来,怎么想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所以在不惹怒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