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九十年代翻身记》 50-60(第14/15页)
?因为欠债的事情闹了个灰头土脸,这两年?缓过来,手里?有钱,便想重新建房子。
“我们志远年?纪不小了,再过两年?接媳妇,总不能让媳妇住老房子吧。”程安民是这么说的。
童娟则笑道:“大哥家?也?早点建吧,你跟嫂子挣了那么多钱,怎么能不把老家?的房子重新起一起?”
这几?乎就是一个约定成俗的规矩,乡下的人在外面混好了,肯定是第一时间重新修建老家?的房子。只有大哥家?似乎与别人家?不同,在城里?买房定居,老家?的房子就还是原来的破平房。
程安国原本是有重新起房子的心?思,他跟何佩瑜提过一回,何佩瑜当时以已经在云飞苑买过房子为由拒绝了,女儿们似乎也?不想回老家?住,于是事情作罢。
程安民以为他不同意,又道:“大哥,不管怎么样,清水镇总是我们的根,我们家?世?代的祖坟都在这里?,人总不能不要自己的根吧?”
在老家?待了大半辈子,程安国没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好,反而是城里?,人人都像戴着一张面具做事,云飞苑的房子虽然好,但?是人情味却很不足,程家?搬进去小两年?了,邻居之间互相不熟络,见了面只是淡淡的点头打个招呼。
这让习惯乡下热闹人情社会的程安国很有些不习惯。
他说:“让我考虑下。”
“行,你考虑好了跟我打招呼,我们等天气稍微凉些就开始动土。”程安民说。
八月的天热得人昏头转向,孙家?的客人多,人声嘈杂,就显得更热了,几?台大风扇呼啦啦吹着,带来一股热风,程安国此刻有点想念云飞苑的空调。
外甥读大学?,舅舅们赶礼金肯定是要比一般人厚些。两兄弟在家?时商量了下,一人拿三百,这绝对不少了。
再多童娟就不肯了,私下对丈夫说:“大嫂子在城里?做生意,有的是钱,我们不一样,都是自己的辛苦钱。你可不许背着我私下再借大姐钱,我们志远过几?年?结婚,宝妮明年?读高中,到处都是要花钱的地方。”
每家?的礼金都写在大门口桌子上放着礼金册子上,打头的就是两位舅爷。三百块的礼金足以让亲戚朋友们夸孙伟有两个好娘舅,对外甥大方。
钱花出去,得了面子,童娟心?里?才?舒服一点。
这两年?,为着孙伟读书,程大姑没少来家?里?借钱。童娟不肯借钱,反而跟她诉苦,家?里?到处是要花钱的地方,志远宝妮都到了操心?的年?纪诸如?此类。
这回是孙伟考上了大学?,以后出来就是吃国家?饭的干部,童娟这才?肯拿这三百块的礼金,这是真正的人情,以后用得上。
吃过午饭,程大姑趁着有空闲,把大弟拉到人少的地方,程安国问有什么事。
程大姑的眼?泪就掉下来,“小伟的学?费凑不够,礼金统共加起来也?才?一千出头,都是我跟他爸爸没用,唉!”
“这也?不能都指望礼金啊,你们就没存点钱?”
程大姑擦擦眼?泪,“去哪里?存钱,大弟,你也?知?道高中生学?费生活费本来就不便宜,我跟他爸在地里?刨食,挣不了几?个钱。不像你,每个月有工资,弟妹在城里?也?会挣钱。大弟,帮帮小伟,你的大恩大德,小伟肯定会记在心?里?,一定会报答你的。”
程安国皱眉,“小伟过得好就行了,我不图他报答什么。”
何佩瑜母女五人常住京市,平常程安国就一个人住在老家?,以前是每周都去一次京市,后来变成每个月去个一两次,妻子挣的钱足以支撑孩子们的学?费及其他花销,程安国的工资相比起来太微薄,他自己拿着生活,用不了的就存在银行,亲戚间走礼,或者每年?给父母的养老钱也?从?他的工资里?出。
程大姑有时候找他借钱,程安国并不是只有她开口就借,一般都是孙伟要交学?费,确实凑不过来才?会借钱。他种过地,大概知?道程大姑一家?的收入情况。
这回程大姑给他借钱,他准备借,但?有些话也?不得不说,“大学?学?费不便宜,小伟还要读四年?,大姐,你这不可能每年?都到处借吧?”
程大姑自怨自艾,“能怎么办呢,小伟他爸没出息……”
“出去找活干啊,就是去码头搬货,辛苦是辛苦了一点,一个月也?能挣两百块钱。”
当年?为了给珍秀凑读函授的钱,程安国除了学?校的工作之外,在码头搬了半年?的货,后来家?里?条件好起来,才?没去了。
“还有小伟,申请入学?贷款,或者是贫困生补助,在学?校里?勤工俭学?,自己也?能挣钱。我们珍雪从?初中起就在给附近的孩子做家?教,小伟也?可以。”
申请入学?贷款和贫困生补助,是程安国从?珍雪的入学?手册上看到的,同样都是本科大学?,应该都差不多。
除了礼金三百块,程安国另外再出五百块,其他的就不肯再多出了,男孩子,总要吃点苦头的。
能多拿五百块钱也?好,程大姑乐得先收下钱。
童娟精明得很,一看程安国被程大姑叫出去了,冲着丈夫眨眨眼?睛,“你可不能像大哥一样犯傻,我们家?跟大哥家?不能比,你把钱都借了,我是不依的。”
程安民道:“行了,知?道了。”
这孙伟读书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读完的,他自有爹妈,总不能让舅舅供他读书吧,能拿出三百块的礼金,已经是程安民的极限了。
回家?路上,程安民好心?提醒大哥,“你别傻到把孙伟的学?费都给包全了,该让他自己爹妈想办法?。”
程安国道:“没,肯定还是要靠他们自己,不能总是指望别人。”
“要我说,这大姐也?真是的,有事没事就找我们借钱,我们难道就没有自己的孩子要操心?吗?可怜孙伟,摊上这么个没用的爹,但?凡有点血气的男人,凭着力气,哪里?挣不到钱,他就天天窝家?里?,就那几?亩地能挣几?个钱。不过他倒是运气好,生了孙伟这么个有出息的儿子。”
想想自家?的程志远,程安民叹气,觉得自己的晚景说不定还不必上孙伟的爹。他看向宝妮,再一次鼓励道:“宝妮,给我好好读书啊,爸妈全都指望你给我们光宗耀祖了,你放心?,你的大学?学?费爸爸肯定给你攒出来。”
这话宝妮听他说了无数回,听得耳朵都气茧子了,当着大伯父的面,她说:“爸爸每次都这么说。”
“哟,你以为爸爸会骗你?”程安民道。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读大学?要花的钱不少,爸爸你要是真给我攒学?费,就从?现在开始,给我办个存折,存折要用我的名字办,然后每个月固定往里?面存钱。”
程安国一听,道:“宝妮的想法?好,老二,我看你就这么给她攒钱,免得到时候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风一吹,程安民的酒醒了,他含糊道:“哎呀,放心?,我女儿读大学?怎么可能没钱呢,我心?里?都有数。”
童娟也?跟着说:“宝妮那么多舅舅,每个舅舅出个几?百块钱就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