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康熙心尖崽(清穿): 47. 第 47 章 皇玛法病了(三合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康熙心尖崽(清穿)》 47. 第 47 章 皇玛法病了(三合一)……(第2/5页)

    “我当然会!”弘昼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正色道:“我可是跟着我阿玛启蒙过。”

    这话一出,柳老先生总算放心了些。

    他曾见过四爷一面,四爷沉稳得很,既是四爷教的诗,想必是错不了。

    弘昼就在一众人期待的眼神中缓缓开口:“有朋自远方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鞭数十,驱之别院……”

    柳老先生听的都呆住了。

    这都是哪儿跟哪儿?

    众人又是哄堂大笑。

    弘历连忙扯了扯弘昼的袖子,低声道:“弟弟,这可不是古诗!你还记不记得阿玛教过你一首《望庐山瀑布》吗?李白写的,你原先还背给我听过的!”

    弘昼恍然大悟,认真回想起来:“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写的……我记得了,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坐在悬崖边,喝着酒,啃着肉,抱着美女上青天?”

    老天爷,四爷每每给他授课,他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就算当日记得的内容,到了第二日一准忘了。

    不过他觉得这首诗他背的顺口极了。

    学堂里的不少阿哥笑的是眼泪都出来了。

    柳老先生很绝望,真的绝望,顿时怀念起第一日呼呼大睡的弘昼来。

    偏偏不明所以的弘昼坐下后还看向弘历道:“哥哥,我这诗可是背错了?”

    弘历脸色也不大好看,低声道:“你这何止是背错了,完全不搭边。”

    弘昼觉得自己真不是读书这块料。

    可就算如此,他还是记得自己曾答应过四爷的话,掰着手指头数起日子来,一日,两日,三日……到了约定的时间过了,他再次变成那个快快乐乐的小咸鱼。

    柳老先生终于长吁了一口气。

    到了三月里,紫禁城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老三于朝堂之上当面奏请皇上复立老二为太子,更是言辞恳切,声泪俱下,他这话一出,朝中当即有数人下跪附和。

    皇上登基这么多年,一眼就看出老三的举动是早有预谋,当即是好一顿斥责,不仅斥责老二“欲分柄权,肆意行事”,更斥责老三“荒唐无度”,勒令老三这些日子不必继续编修律吕、算法等书籍,命他这些日子好生在诚亲王府反省一番。

    此话一出,朝臣是心知肚明。

    老二这下怕是复立无望。

    老三傻眼了,不明白皇上先前一副对老二颇为在意的模样,怎么如今竟这样翻脸不认人来?

    可就算后悔,那也晚了。

    当四爷听说这消息时,仍在寺庙抄写经书,如今鼻尖淡淡萦绕着檀香的香气,甚至就连他的身上,指尖都沾染着檀香的香气,他手上的动作顿了一顿,说了声“知道了”,又继续抄写佛经。

    他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不能露出马脚,越是要静气凝神。

    可到了晚上,紫禁城中就有人来了,来的还是皇上身边的人,说是皇上病了。

    天子病了,此乃大事。

    四爷马不停蹄回雍亲王府沐浴,换衣裳,进宫给皇上请安。

    等着四爷进宫时,老八等人都已跪在龙床之前,隔着明黄色的帐幔,他们看不清皇上的脸色,可时不时从帐幔里传来的咳嗽声提醒着每一个人皇上病了。

    说起来,皇上已年过六旬,实属高寿之人。

    众人在担心皇上龙体的同时,不免又有些小心思冒了出来——皇上寿数已高,若突然撒手人寰,这皇位到底会花落谁家?

    一众皇子们是心思各异。

    老九与老十的眼神时不时落在老八面上,他们脸上虽有关切之色,但也有期待之意。

    谁都知道,若这个时候皇上驾崩,老八的胜算最大……

    正当四爷想的出神时,就听见明黄色的帐幔中传来皇上的声音:“咳咳,你们不必担心,今日朕不过染上风寒,眼前一黑晕倒了而已,不算什么大事儿,歇息几日就没事儿了。”

    “朕年事已高,身上有个小病小灾也是人之常情。”

    “如今虽已至春日,天气暖和起来,但朕却觉得身上乏力得很,这早朝就歇上几日,等着朕好了之后再行早朝吧。”

    “你们几个平素就多盯着些六部,若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情再前来禀报于朕就是了。”

    一众皇子们连声称是。

    但他们心里却是清楚得很,皇上一贯勤勉,想当年先帝爷每五日才早朝一次,可等着皇上继位后早朝是一日不辍,一年到头也就休息五日而已,这么多年,这个规矩未曾变过……如今,难不成是皇上大限将至?

    心里如何想是一回事,嘴上怎么说又是另外一回事。

    一众皇子自是七嘴八舌劝皇上保重龙体,可这话还没说两句,皇上就摆摆手,魏珠会过意,忙请他们下去了。

    隔着帐幔,四爷等人虽看不清皇上的脸色,但皇上却能瞧清下头每个人的脸色。

    等着殿内无人后,皇上微微叹了口气,呢喃道:“老祖宗,当年您说得对,这太子之位就是个祸患啊!”

    能被他称为“老祖宗”的,自然只有故去的太皇太后。

    皇上幼年先丧父再丧母,祖孙两人相依为命长大,对他来说,故去的太皇太后不光是玛嬷,更是他的挚友,他的同盟,他指路的明灯。

    他还记得当年太皇太后就与他提过,不可早早立下太子,只是当时他年轻气盛,当时孝仁皇后刚去世,在孝仁皇后临终前他就答应过她会好好照顾老二的,所以才将在襁褓中的老二立为太子。

    如今他这才知道自己错了,错的那样离谱。

    他在这皇位上已坐了五十三年,也当腻了这皇上,并不恋权,只是想将这大清江山交到一个明君手上,如此才不负先祖们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啊!

    一众皇子们并不知道皇上的良苦用心。

    特别是老九,一出了乾清宫的大门就道:“……皇阿玛病的厉害,年纪又大了,我府中有上好的人参,明日就差人送进宫来。”

    他这话虽看似关切,但隐隐可辨其中的雀跃。

    他很快与老八,老十,老十四等人走远了。

    四爷一人远远落在后头,形单影只,看着有几分落寞。

    但凡有些野心的人到这时候都不能做到心平气和,他也是人,他也唯恐生出什么岔子来。

    等着回到雍亲王府,四爷这颗燥热的心仍没有冷却下来。

    如今已更深露重,苏培盛低声道:“王爷,时候不早了,您可要回外院书房?”

    这是四爷一贯的作风。

    他虽看似冷面无情,却也不是一点情谊都不顾的,这般晚了,很少去叨扰旁人睡觉的。

    四爷却觉得心中憋闷得很,想了想,就道:“去缓福轩吧。”

    福晋与李侧福晋那里,他是不会去的。

    与福晋在一起还不如与朝中官员论事来的自在,至于李侧福晋,如今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