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作精美人穿成病弱真少爷》 16、第十六章(第2/3页)
吃瓜第一,节目内容显得也不那么重要了。
毫无疑问。
倒数第一永远是倒数第一,热衷迟到的人哪怕再努力,也只能保证卡点到达拍摄地。
其他几名嘉宾已经坐在凉棚下。
连夏的车终于姗姗来迟。
节目拍摄组早就等在马路旁,车门一开,白得令人犯恶心的闪光灯就对着连夏唰唰一顿拍摄,让他眼前短暂的黑了几秒。
连夏只得伸手用力拉住栏杆,好在刚才的休息有些作用,他难熬的在原地占了几秒,才慢慢磨下了车。
直播页面已经开了。
血雨腥风的体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用,弹幕上瞬间连刷屏速度都比刚才快了几倍。
“笑死,真的离谱。他是比影帝视帝还大的咖吗?五个嘉宾等他一个!”
“啊啊啊啊啊夏宝妈妈已经十几天没见到你了!给妈妈亲一个!没关系崽崽咱们玩的开心就好!”
“还以为他这么久没出来已经改过自新了,果然垃圾就是垃圾,能不能要点脸滚啊??”
“漂亮夏宝给我透给我透!宝宝脸色好苍白呜呜,没关系,老公艹一艹就红了!”
“真实的醉了,这种烂人为什么还没主动退圈啊?我们简简第一个来,一来就搭凉棚,然后给大家泡茶喝,他……靠,他就带这么一个小箱子?来度假吗??”
嘉宾们要主打一个自己的事自己干。
虽然很不情愿,但连夏还是慢吞吞的从大巴车行李仓里拖出了自己的一只小箱子——
是真的小箱子。
因为它只是一只儿童行李箱。
憨态可掬且有些变形的派大星印在浅鹅黄色的底上,在镜头里越发显得非常炸裂。
观众短暂沉默。
连夏在沉默中蹲下来,在十几个镜头的对焦中,动作缓慢的打开自己的派大星,取出一顶帽檐格外宽大的渔夫帽,扣在了自己的脑袋上。
很好。
渔夫帽上还有两只猫耳朵。
观众逐渐迷惑。
最终确定真的没有工作人员协作,自己不能甩手之后。
半废物连夏垂头丧气的耷拉下脑袋,连带着两只猫耳朵也一起过分悲伤。
他扶着派大星站起来,受气包似的转过身,两只手向后拉起箱子。
一步,又一步。
烈日灼灼。
连夏委屈的简直不行。
光线在他眼前划出几道模糊的光影,他甚至根本看不清坐在凉棚里具体谁是谁。
但他还是直接丢了行李箱。
无神又茫然的目光停留了一会儿。
连夏语气里都带着几分娇气的哭腔:“戚韶之。”
观众惊呆。
节目组也惊呆。
坐在凉棚里的男人目光落下来。
或者说,从刚才开始,他的目光就一直停在连夏身上。
约莫是艺术家的关系,男人的衣着要比其他几个圈内嘉宾还要出挑,简约明了的衬衫挽在小臂,线条笔挺的长裤衬出身形。
镜头像素很细。
细到能看出男人深绿色的瞳孔,和更加清晰的五官轮廓线条。
戚韶之是他的中文名,但他多数时间活跃在国外。
男人对上连夏虚茫的视线,近乎柔和的露出个笑:“嗯?在。”
“行李好重,热,走不动了。”
连夏面上的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去,大颗大颗的汗无声无息的沿着颌角落下来。
其中一滴擦过唇瓣。
连夏无意识的伸出舌尖,短促的一点艳红。
男人神色转深。
连夏却在病痛的折磨中毫无知觉。
他撑住自己的身体,扬起脸,漂亮的眼睛里湿润晶莹,绵软的声音泛哑,像是无助又无依的求。
“我是你的粉丝,虽然第一次见面,但偶像不会不管我的吧。”
观众惊悚。
“卧槽这是什么情节?瓜瓜啊,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可tm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他前顶流就这么来的吧?睡了多少人啊tui!”
“虽然但是这一对……混血攻x娇弱受,有点微妙的好磕qwq”
“夏宝是不是真的不舒服啊,我看他脸色好差,刚刚下车就一直在冒汗,像是站不住了都,好担心”
刚开始直播时的观看人数在综艺开播记录里其实并不算多。
但就只是短短十分钟连夏的镜头,哪怕是派大星,哪怕是猫猫头,观看人数依旧疯涨。
终于在刚才成为本档收视率第一。
就在弹幕区掐成一片,粉黑大战的时刻。
坐在凉棚下的男人起了身。
混血带给他的除了深绿的瞳孔,还有卓越的身高以及时下最受追捧的身形。
“当然。”
在连夏看来无比漫长而遥远的距离,在戚韶之的步下不过寥寥。
大步走来时带起的风漫过连夏烧得滚烫的脸,让他不自觉的微微眯眼。
“一名合格的画家,怎么能让我回国见到的第一位小粉丝不开心呢?”
戚韶之的每件衣服上都无任何提示品牌的标签。
他微弯腰。
伸出手,只一只手,就将连夏从腿跟向上彻底揽进怀里,像抱着个年幼的小孩似的轻而易举。
幼稚的派大星拎在他另一只手上,像是宝贝的玩具。
连夏已经分不清是自己在发烧还是地面在炙烤着他,但现在有人替他遮住了光,还让他解放了双脚,令他非常满意。
他轻轻闭上眼,带着热意的吐息就打在戚韶之颈间。
“我的小粉丝生病了。”
戚韶之低头拨开连夏被汗黏住的发丝,中文并不十分娴熟,“好可怜。”
*
“我们的日子”直播第一天大爆,直接拿下年度开播收视冠军,头条热搜全面刷屏。
#画家和粉丝#
#戚韶之连夏kswl#
#连夏滚出娱乐圈#
#简愉又帅又暖#
导演组接飞行嘉宾申请电话接到手软。
独家冠名的“瞿氏控股”内插广告赚得盆满钵满。
“瞿氏”总部大楼顶层会议室内。
会议议程还未结束。
正值一个反复讨论数额的推敲点。
方远面色为难的推开会议室大门,盯着睽睽众目:“瞿总,小宋总的电话。”
二十年的兄弟,一般对方不会在这个点打电话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