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41. 乡试(五)羊杂面 更新啦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国小鲜(科举)》 41. 乡试(五)羊杂面 更新啦(第2/3页)

 得顶起来!

    不多时,到了齐振业家,才一开门,一群小羊羔子便咩咩叫着冲过来,像一大团蓬松的云彩。

    齐振业带着阿发阿财,熟练地拨开羊群,秦放鹤笑着弯下腰去,从云彩中精准地接住软乎乎的小姑娘,“哎呦,几天不见,咱们妞妞又长高啦!”

    齐振业和翠苗都不矮,妞妞又整日羊乳不断,从小就比同龄人高一截。

    小姑娘搂住秦放鹤的脖子,奶声奶气道:“小秦叔,你咋才来看饿么,饿都想你咧!”

    每次听到这口浓重的关中方言,秦放鹤都觉得有趣,笑着跟她顶角,模仿她的语气道:“小秦叔也想你咧,忙呢么,不得空过来……”

    翠苗听见动静过来,先跟秦放鹤见了礼,又对他怀里的妞妞喊:“快下来,恁小秦叔那是要干大事的人,手金贵着哩,下来自己走!”

    早在翠苗来章县之前,就听两家的长辈和齐振业的书信中说过,他在章县交到一位非常非常好的朋友,可托家小。

    翠苗没上过学,却也知道自家男人出身人所喜,故而来之前也曾担心,担心齐振业的处境没有信里说得那么好,都是哄他们的。

    可来了之后,翠苗就发现秦放鹤并不以出身论短长,甚至也不嫌弃她是个没念过书的妇人,便也跟着欢喜起来。

    是恩人咧,不论年纪,都得敬重着。

    秦放鹤笑道:“没事,不重。”

    他向空中吸吸鼻子,“嫂子又煮羊汤面了吧?今儿我可要吃两大碗。”

    翠苗带着高原红的脸上便笑开花,“是呢是呢,饿知道你爱吃,多多加了羊肠羊肚,一大早就炖上咧,管够!”

    她跟齐振业也算门当户对,家中亦做买卖,颇具财力,打小就有人伺候。但翠苗依旧煮得一手好面汤,尤其是里头的羊杂,那是祖上传下来的秘方,软烂入味还不上火,外头开店都够了。

    如今嫁了齐振业,那张祖传老方便也加在嫁妆里,一并带来。

    等日后妞妞长大了,这张方子又会交到她手上,就这么一代人,一代人的传下去。

    秦放鹤不理会什么女人孩子不上桌那套,人多了吃饭才热闹,于是算上他,一家四口便都围着一张八仙桌用饭。

    妞妞虽小,却也颇有气势,自己抱着大碗,整张脸都埋进去吃,吃得油乎乎的,只剩脑瓜上两只小小的羊角辫抖啊抖。

    “达,要蒜。”小姑娘抬起头,挂满汤汁的小手熟练地往脸上抹了一把,油光锃亮。

    关中儿女吃面,哪儿有不吃蒜的呢?

    齐振业就给她剥蒜,顺便也往翠苗碗里丢了两瓣剥干净的光屁股蒜瓣,然后就听见秦放鹤同翠苗说起去府城应试的事。

    “保不齐什么时候,嫂子就是举人娘子了……”

    “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咋吃那么少?这咋能行么!”说着,翠苗便站起身来,不由分说夺过他的碗,从堆满了羊杂的盆子里狠狠挖了一大勺,又命人将炖得稀烂的羊肚也切一只来,都塞到碗里,做完这一切之后,还不忘加两大筷子面,“吃,使劲吃,锅里还有!来来来,吃蒜!辣子要不要?香得很!”

    看着眼前小山般的羊杂面,秦放鹤脸上的笑容渐渐凝滞。

    有种饿,叫长辈觉得你饿。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齐振业憋笑不止。

    那碗比秦放鹤的脑袋都大!

    妞妞脸上还糊着半根面条,见状茫然道:“达,你笑啥?”

    齐振业屈指往她脑门儿上轻轻弹了下,顺手把面条揪下来,“笑咱们妞妞能吃,是个好女子。”

    能吃是福,她记得达说过,她想要福。

    妞妞嘿嘿笑起来,复又埋头大吃。

    那边翠苗还在感慨,“你就不用帮他遮掩咧,饿还不知道他么?要不是你带着,哪儿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这回指定又是你叫的……”

    说老实话,两家人之前根本就没敢想齐振业能这么早早中了秀才!

    在他们看来,老齐家祖宗八代都没出过一个读书人,就齐振业那吊儿郎当的劲儿,临死前能考中就不错啦!

    这不光是弟,那是真恩人!

    齐振业闻言闹了个大红脸,不大自在地在座位上挪挪屁股,小声替自己辩白,“饿自己也学么……”

    次日回到白云村,一番寒暄暂且不提,次日秦放鹤又去拜会了老村长,如此这般说了许多,再回家时,秦松就拿着功课等着了。

    年初秦放鹤叫他去考了一次,没中。

    但到底有了经验,如今再说起科举,便没有曾经的茫然和惶恐了。

    见秦松欲言又止的样儿,都不用问,秦放鹤就知道他想说什么,“明年继续考。”

    秦松闷闷应了。

    能去考,自然是好的,可他总觉得对不住十一郎,那二两保银还是十一郎给的呢!

    自己这样蠢笨,也不知什么时候能考上……

    “觉得不安,就努力学,尽快考上。”秦放鹤头也不抬道。

    如无意外,乡试之后,他返回白云村的次数必然更少,需得尽快为白云村培养出另一名秀才,保全火种。

    且多一名秀才就多一份免税名额,村民们少交税,日子就能好过些。

    很多精神层面的追求,只有在人吃饱穿暖之后才有可能实现,比如说读书。

    大禄地方官三年一任,可连任,如今已是周县令在章县的第七个年头,已经达到基层官员平均年限,政绩不算顶顶突出,却也稳定在中上,随时有被调动的可能。

    包括方云笙方知府在内,这两位是秦放鹤迄今为止了解最深,交情也最深的官员,而恰恰就是他们,基本能够决定秀才归属。

    秦放鹤自然不会舞弊,但只要秦松能将他划出来的考试重点和套路背熟了,用对了,中秀才不是问题。

    实话实说,秦松虽然刻苦,但天分实在一般,思维也稍显僵硬,终其一生,大概率便要止步于秀才之列。

    若要中举,非天时地利人和齐聚不可。

    所以不求名次,能中就好。

    但要快,尽快。

    若不能赶在周县令调走之前考上,那么之前秦放鹤搜集的讯息就要作废。

    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长期钉在章县,要摸清新任县太爷的喜好风格,便不那么容易了。

    其实秦松不太能理解秦放鹤的打算,但他有个好处,就是听话,比齐振业更听话。

    只要是十一郎说的,哪怕会死,我也要去做。

    “对了,”秦放鹤批完作业,想起来另一件事,“我今天同老村长说了,等你中秀才之后,多带带梅梅。他年岁大了,下头的人也不大识字,日后书面上的东西,都交给梅梅去做吧。衙门那边有秦猛帮衬,日后有什么事,也有个照应……”

    梅梅今年也快十一岁,是个半大姑娘了,还是有点虎,但脑子依旧灵光。

    其实哪怕到了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