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 105 章 财政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国小鲜(科举)》 第 105 章 财政(第2/3页)

经传到御前,不然怎么赵沛的申请早不下来,晚不下来,偏偏这个时候下,还额外加封?

    显然,陛下对赵沛满意极了。

    那么跟他对立的自己……

    程璧难得有些后悔,后悔之前不该跟赵沛弄僵了。一时又暗恨自己不长记性,前儿才因类似的缘由同隋青竹闹翻,被罚俸,如今怎得又犯?

    可转念一想,赵沛当众给我没脸,也未必把我做真朋友。

    到底是半路才认识的,自然比不过他那些故交。

    况且彼时自己已经低头,那厮非但不借坡下驴,反而越加嚣张……若要再认错,日后在翰林院如何抬头?那是万万不能够的。

    罢了,赵沛也非那等因琐事便伺机报复的,就这么着吧。

    康宏一扫方才的沮丧,对赵沛拱手道贺,“这可是升官啦!”

    虽走的路子与众不同,但这可是实打实的五品。

    就连隋青竹,也因午间赵沛当众指责程璧之故,对他有所改观,上前道贺。

    赵沛真心欢喜,正好今日几位好友都不必值夜,便约好了晚上一起去酒楼聚一聚,外院的杜文彬和陈舒也叫上。

    因隋青竹也在,便顺口喊了他。不出所料,隋青竹又拒绝了,众人也不在意。

    秦放鹤与他道贺,这才去后头卷宗库房里翻看资料,准备写折子。

    打仗,说得简单,真要动起来,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先打哪里?

    以何名义?

    战线何处?

    回报几何?

    都要搞清楚。

    再者大禄海岸线狭长,西北两面也与多国接壤,虽大致和平,私底下也偶有摩擦,相互试探。

    若东南沿海一带海战,兵力火力倾斜,西北两地是否会乘虚而入?少不得防备。

    可若要防备,就几乎等同于双线开战,以现在大禄的兵力、粮草何银钱储备,能经得住吗?

    说不得要化整为零,逐个击破。

    粮食,资金,都不是问题。

    海外岛屿虽小,然也不乏沃土,多有一年二熟二熟者,又富含金银等诸多宝矿,名贵海珠更多。

    先弄一处,底层劳作者、粮食、启动资金不就都有了吗?

    ?本作者少地瓜提醒您《大国小鲜(科举)》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至于那些远的,大的,暂时不便动,那就多多开展海外贸易,将他们喜欢,大禄朝又不缺的丝绸布匹、瓷器并烟酒糖茶等多多出口,换回他们的金银,如今没影儿的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彻底扭转大禄朝潜在的粮食危机,然后转头采买战马、粮草……

    用他们的银子去打他们,可谓无本买卖,美滋滋。

    现在是九月中,按照旧例,各国各部使者们十月就会陆续抵达,鸿胪寺的官员们也要运作起来。

    临近年关,各部各衙门都要做汇总,另准备来年预算,又要筹备年末大祭祀和庆典,并进京述职的官员和外来使者等,都需要户部拨款。

    再有各地衙门要筹备县试、府试和院试,贡院考场也要修补,再者考生们的补贴和后期中了的路费等,也要钱。

    一时间,各处哭穷的折子如雪片般飞来。

    内阁先筛选了,不合理的直接打回去重写,合理的,便分门别类归置好了,上交天元帝御览。

    随便翻开一本就是死要钱的,天元帝看得头疼,索性全交给翰林们读。

    读完不说,还要算。

    天元帝听了,就有些烦闷,指着其中一份道:“去岁堤坝不是修过了?怎么还要拨款?”

    孔姿清便略一沉吟,迅速从脑海中翻出上个月的折子内容,“月前曾报过一回,说是检修时发现许多白蚁窝,不少地方都被蛀空了,需得拆了重新填补。”

    天元帝道:“可派人彻查了?”

    孔姿清摇头,“未曾有报。”

    “那就叫他们去查,总不能说什么就信什么,当国库的银子会自己生出来不成?”天元帝一摆手,站起身来,在屋子里兜了两圈,点了两个人名,“拟旨……为巡堤御史,即刻出发,顺带着南直隶一带都走一走,访一访,查明蚁患是否为真,受灾多重多广,若为真时,该如何修补,让工部也出几个人跟着,胡立宗不是任着工部侍郎?让他去,现场看过后立刻把核算报上来……”

    如今秦放鹤已经练出来,便跟黄修撰轮流写圣旨,听到师兄胡立宗的名字,手下也是丝毫不顿。

    说话间,天元帝已经来到跟前,“江南雨水来得早,正月之前,务必有个结果。”

    秦放鹤迅速写完,吹干墨迹,呈上来给天元帝看。

    天元帝略扫了一眼,让胡霖取印盖了,立刻打发内侍去传旨。

    秦放鹤下意识往内侍离去的方向看了眼。

    巡堤御史啊,钦差的名头。

    堤坝,盐税,自古以来就是门道多的领域,这趟差事风险不小,但若办好了,回报也高,加官进爵只在顷刻。

    接下来的折子,都脱不开一个“钱”字,天元帝越听越烦躁,基本都没批,原封不动打回去。

    “张口二十万,闭

    口五十万两,朕的银子33[]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国库的银子就要得那么痛快?!这么些钱,海船都能再造十艘了!统统发回去,给朕重新算一遍!”

    难得有个好消息,不是要钱,而是汇报工作进展,细看还是熟人,孔姿清念折子的声音都轻快了。

    呀,好事呀!

    没想到他执行能力这样强,这才多久,竟就出成绩了?秦放鹤听了,也替他高兴。

    “远东知州周幼青?”天元帝略一思索,“朕记得是个颇偏僻的所在,拿地图来。”

    内侍总管胡霖便带着几个小内侍,将地图卷轴抬了来打开,又用水晶狮子镇纸压住四角。

    水晶透明,纵然压住了也能看清底下的,不耽搁事。

    天元帝看了,伸出手指点点地图,想起什么来似的,对孔姿清和秦放鹤笑道:“朕记得,你们小二元时,便是他在任。”

    秦放鹤起身,跟孔姿清一并行礼,“是,陛下好记性。”

    天元帝笑了下,没再说。

    倒不是他好记性,大禄朝幅员辽阔,小县城多如过江之鲫,根本记不过来,而是当年那个小小县城一连出了两个小二元,这才叫他留了神。

    “折子拿过来。”

    竟是要亲自看了。

    天元帝伸手,胡霖就把玳瑁眼镜奉上,众人屏息凝神,等着天元帝看完。

    周幼青为人朴素务实,折子上没多少溜须拍马的话,例行问候后就直奔主题,说过去几年他如何羊群育种,分了肉食和长毛的两大类,前者杀了吃肉,后者引入外地熟练纺织匠人后试着做了羊毛毯子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