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在权谋文里写话本》 25、首发晋江25(第2/2页)
筠应了声,“吃。”
听到动静的段栩扭头就问:“清筠,你作了个什么文章?”
谢清筠手一顿,“没作文章。”
这下就连谯谦都惊讶了,“那你这一个时辰在书案边做什么呢?”
谢清筠半真半假道:“想话本子呢。”
三人顿时不惊讶了。
都是一个圈子玩的,谁不知道谁啊,谢清筠看话本子什么的太正常了。
段栩哼笑,“亏你之前还同我说要改好呢,你这也没变嘛。”
“谁说我没变?”金枪买来的这个包子还不错,皮薄馅大,里面的羊肉用姜蒜水腌制过,虽然还有些膻味,但正热的时候吃也鲜。谢清筠一个羊肉包子下肚,手上还有油,“国子监都来了,怎么也得学点东西。”
段栩纳罕,“学话本?”
谢清筠道:“话本是要看的,正经的书也是要读的。”毕竟还有一个熟读四书五经的任务呢。
可能是谢清筠语气太过于平静,反而显得有说服力,王怀英是禁不住多问了一句,“真的假的?”
谢清筠咽下嘴巴里的东西,“真的啊,骗你们做什么。”
谯谦问:“你不走武举路子?”
武举跟科举并列,许多读书不行、或者更喜欢习武的人就愿意走武举之路,虽然武举可能不如科举考出来吃香,但在军营中谋个正经差事却是绰绰有余,如果足够骁勇、能在战场上立功,那凭借军功封侯也不是不可能。
像他们这个斋房,真是好巧不巧,家里头基本全是武官。将门王家就不提了,已经为景朝鞠躬尽瘁好些年,不然当初谢清筠那位花木兰母亲的事不会那么轻易过去;谢家也不用说,谢泉就是依靠军功封的平昌侯;段家跟谢家差不多,段栩的爷爷当年也是依靠军功封的候;谯家是老牌的武将家门,家族中在兵部、禁卫军中都有任职的。因此,他们这个斋房里其实都是一群武官二代三代甚至n代,以前大家也都是打算走武举路子。
谢清筠知道原身的打算,但是他觉得自己吃不了那个苦,而且比起学武,他还是更喜欢读书。
当然,人也不一定非得选科举武举路子。
“可能会改?”谢清筠不确定。
谯谦问:“侯爷他们能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谢清筠反问,“我哥一直在边关未回,我要是再入军,我爹娘可能还会舍不得我呢。”
谯谦:“……”
王怀英:“……”
段栩:“……???”
“你确定?”段栩有点无法想象。
“父母爱子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仅从原著内容谢清筠就知道谢父谢母是很看重谢清筠的,“刀剑无眼,如果有选择,应该没有哪个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那么危险的地方。”
三人一脸怀疑。
他们都是将门出身,从小他们就知道自己未来也会跟家人一般入军营、去疆场厮杀,父母也的确是这么教他们的,所以现在谢清筠这么说……
他们真不大信。
谢清筠也无所谓他们信不信,吃完包子就盥洗去了,而等他盥洗回来,三人早已换了话题,仿佛刚刚聊的那些都不存在。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