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相国夫人: 第72章 七十二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相国夫人》 第72章 七十二(第1/2页)

    072

    一年之后。

    秦庄襄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48年。秦军伐赵,秦将军蒙骜拿下赵国三十七座城池,围堵晋阳。

    诸国联军,死死支撑。双方坚持不下,已经接近一整年了。

    秦廷就此,上下忐忑焦虑。

    同时,生产后三个月,赵维桢终于休完了“产假”。

    揣了九个月的崽,终于顺利卸货,生下来两名健康的女婴。

    踏入咸阳宫学堂的那一刻,赵维桢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

    从没想过,回来上班都是一种值得开心的事情!

    自周王朝开始到现在,赵维桢也许不是历史上第一个参与政事的女性,但她绝对是历史上第一名自己怀孕自己生,还歇了四个月产假的太子太傅。

    先秦时代医疗条件不好,卫生环境也不比二十一世纪,产后恢复的方式和现代科学也截然不同。

    所以赵维桢在家躺平四个月,人都快歇麻了!

    不仅是她期待着回学堂授课,连学生们也是。

    赵维桢休息期间由女官子嬴代课。虽然子嬴的学识底蕴很高,带小学生绰绰有余。但她授课还是传统先生那一套,远不及赵维桢讲课来得有趣。

    阔别已久,第一堂课是老师上的认真,学生听的认真,氛围格外的好。

    而赵维桢一说下课,几位小学生呼啦啦全围了上来。

    “太傅终于回来啦!”

    “我家阿母特地叮嘱,要我下课后恭喜太傅。”

    “太傅身体还好吗?”

    孩子们叽叽喳喳,热情、关心和好奇,丝毫不掩饰,尽数写在脸上。

    外溢的朝气,瞬间把赵维桢憋了好几个月的无聊一扫而空。

    几位学童都正处在发育的年纪,这几个月来几乎没见面,纷纷大变模样。尤其是王贲,他今年都十三岁了。

    十三岁的少年人,个子都比赵维桢高,声音也开始发生变化。

    赵维桢上个月还见了他一面,这个月又是高出一截。

    “太傅。”

    王贲尊敬地行礼:“阿父说,再过半个月,就要安排我投军去。”

    他的话音落地,其他学童不免露出羡慕之色。

    投军!

    试问在场谁不想加入军队,去打仗建功呢。

    赵维桢点点头:“我休息之前,王翦将军就同我提及过。王家世代武将,你也到了年纪,该去积累经验了。”

    十三岁的少年人未必会上战场杀敌,但放到现在,他也该从小学毕业了呢。

    “好了好了。”

    子嬴姑娘拿过来一捧书简:“让太傅透透气,你们先来领自己的作业。”

    听到子嬴发言,其他学童才恋恋不舍地同赵维桢身边离开。

    唯独嬴政留了下来。

    随着赵维桢怀孕、生产,小嬴政也正式步入十一岁,俨然一名少年。

    近日他个子长得飞快,体重却没跟上,由此略显清瘦,但面上少年人应有的朝气蓬勃一点都没落下。

    赵维桢:“怎么?”

    嬴政眨了眨凤眼,好奇抬头:“夫人觉得辛苦么?”

    问的自然是生产。

    赵维桢点了点头:“辛苦,不过相较其他人,应该算是轻松。”

    平日里赵维桢来回跑动,吃好喝好,身体素质很不错。再加上她怀孕时二十三岁,比那些还没十八就当妈的妇人要安全的多。

    所以在怀孕、生产的过程中,虽然有难捱的时候,但总体还算顺利。

    嬴政却不敢苟同赵维桢的话。

    她说得轻松,但回想起这一年的事情,少年人心有余悸:“生产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这是嬴政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有重要的人经历妊娠过程。

    阿母生他时,他自然是没记忆,之后回咸阳,成蟜已两岁。旁人谁有了后代,到阿父这里也不过是提一句,道声恭喜就算过去了。

    而维桢夫人不一样。

    从有妊娠反应,到她腹部隆起,再到告假休息,嬴政全看在眼里。

    她直到第八个月才回家准备生产,这震撼了一干宫廷命妇。

    嬴政听说,本来华阳太后和秦廷上不满之人,打算拿着夫人有孕这件事找麻烦呢,结果维桢夫人如此拼命,搞得他们提不好提。

    ——试问这一群大男人,谁能揣着一肚子水和一个小活人继续忙碌?

    维桢夫人当时开玩笑说,他们这是没见识,不知道社畜是怎么工作的。嬴政不知道“社畜”是什么意思,但他能看出来维桢夫人是真的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嬴政身边唯一见怪不怪的,便是母亲。

    阿母虽为富商之女,但到底是平民。她对嬴政说,平民家的母亲,哪个不是工作到生产?连她在邯郸孕育嬴政时也是一样,生下来他时,有侍人帮忙照顾,已经是天大的优越了。

    不是每名女子生育时,都有条件休养的。

    而即使维桢夫人身边有专人照顾,嬴政还是觉得她那段日子很难过。

    他见过夫人孕吐干呕,见过夫人行动不便,也从阿母那里听说生产当天相当惊险。

    十一岁的小嬴政,深刻地意识到,为人父母与生产妊娠,是一件非常、非常严峻的事情。

    “阿母说过,一次双胎,很少见。”嬴政低声道。

    嬴政还记得母亲回来时兴高采烈地模样。维桢夫人进献图纸时她没什么反应,办学授课时她也反响平平,授予诫剑、成为太傅,阿母也就为她高兴了一下。倒是一次生了两个女儿,在阿母眼中则是天女下凡,是比封官加爵更了不起的大成就。

    赵维桢明白嬴政的意思。

    这个年代,人口缺乏,生育一事,对家对国弥足轻重。

    女子擅长生产,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一次性生俩?生俩的还是太傅?

    那可不得了啦,赵维桢都能想象过几年民间大概要为她立庙烧香求子的场面。

    她顿觉好笑:“也不算少见吧。不过对于旁人来说,确实是喜事。”

    但嬴政依然很严肃:“今后能不生了吗?”

    赵维桢:“……”

    怎么说呢,多少还是有点大崽接受了二胎之后,不想再多弟弟妹妹的感觉。

    “这我说了不算。”赵维桢忍俊不禁道。

    “不韦先生肯定也是觉得夫人更重要。”嬴政认真说。

    “呃……其实他说了也不太算。”赵维桢很汗颜。

    不过,她自己也不打算继续生了。

    继承人一个就够,算是赵维桢幸运,一次性有了两个。

    因为是双胞胎,生产过程困难了一些,好在没什么惊险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