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相国夫人: 第74章 七十四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相国夫人》 第74章 七十四(第1/3页)

    074

    秦王病得很重。

    病来如山倒,同时也打乱了赵维桢与吕不韦的所有筹划。王上急病,华阳太后出面代政,可谓是杀了他们一个大大的回马枪。

    关键在于,谁也无法就此发表反对意见。

    秦廷之上,华阳太后坐在高处,而王位却空着。

    吕不韦与太子嬴政位列群臣前侧,身为论议夫人,赵维桢始终独自一人,立于王座下方。

    她面对诸位臣工,刚好能看相国与太子的面孔。

    赵维桢的视线扫过去,嬴政好似有所察觉般抬眼,捕捉到她的目光。

    十一岁的少年人,身着黑色深衣,脊背挺拔、朝气蓬勃。他一双凤眼沉静且冷锐,薄唇微抿,还带着几分稚嫩的五官竟然由此呈现出几分无所畏惧的冷淡之感。

    谁能想象得到,这是嬴政第一次上朝呢?

    群臣在上朝前就已经议论了一番,说太子果然少年英才,头回参与政事,却是半点都不在乎的。

    偌大的秦廷,唯独赵维桢能捕捉到嬴政深藏眼底的那丁点拘束。

    他那么擅长藏匿情绪,还是没藏住。

    果然还是有点紧张的。

    不过也好,紧张就证明小嬴政有在认真对待,反而能鞭策他。

    于是赵维桢飞快地扬起一个灿烂笑颜。

    那抹笑容来得快,去得也快,诸位臣子的注意力都放在太后与太子身上,谁也没有发觉。

    只有嬴政明白,这笑容是给他的鼓励。

    他轻轻点了点头,连眼底泄露出的那一抹拘束也彻底收纳起来。

    “我听闻,近日相国很是忙碌。”华阳太后开口:“先是请示王上,之后开始调运商队,购置皮革、粮草,又命工匠准备守城之器械与兵甲武器。我对战事一无所知,还请相国赐教:秦军伐赵凯旋,不过数月,如此筹备是为何?”

    此话落地,秦廷之内一阵私语。

    吕不韦忙前忙后筹备之事,除却对王上说了,是谁也没通知。

    如今秦王子楚生病,太后当廷直言,也算是不软不硬地找吕不韦的麻烦。

    没定好的事情宣布出来,就是要他解释的意思。

    但吕不韦一点也不生气。

    他还是那副温和、谦逊的神情,听到太后的问题,慢吞吞出列。

    吕不韦先是行礼,而后挺直腰板道:“回太后,是为了在六国攻秦之前,击破其联盟。”

    “哦?”

    华阳太后闻言,肃穆的神情微妙地动了动。

    她问道:“相国可是觉得,六国要打秦国?”

    吕不韦不假思索:“是。”

    笃定回应,让朝中的议论之声更是明晰了一些。

    赵维桢站在最前方,听得一清二楚:文臣多嘀咕,觉得吕不韦没事找事;而武将则是趋于赞同。

    军事上,肯定是诸位将军更想打。

    就算不觉得六国要打,他们也期待着下一场战争尽快到来。

    吕不韦等的就是其他人因此做出反应。

    他很有耐心,任由其他臣工讨论,随着他们讨论到差不多了、声音越来越小,吕不韦才转过身去。

    “列位,请听不韦一言。”他出言道:“事先做准备,并非有旁的心思,若非不韦与王上、与太子好生讨论过此事,也不敢妄下论断,预估六国将会攻秦。”

    “相国。”

    阳泉君的声音从群臣之中传来:“秦国刚刚打完赵国,设立秦郡,韩、赵二国元气大伤,你说六国来打,我就不信了,他们哪里来的兵力?”

    “阳泉君此言差矣。”

    吕不韦客气回应:“韩、赵兵力所剩无几,可不代表其他国家同样窘迫。自先昭王五十三年后,秦国多年无战事,直至王上登上王位,才再次出兵讨伐。这六年来,秦国休养生息,山东六国亦在养兵。强如楚、远如齐,怕是早早地备好,就等着机会,找秦国的麻烦。”

    “秦国刚刚打赢了赵国。”阳泉君继续反对:“对六国而言,这可不是好机会。”

    “不韦不解。”

    吕不韦清隽面容上,摆出了恰到好处的困惑与思索:“秦国攻打赵国,占据了赵国的土地,难道不是一个好由头么?”

    阳泉君:“秦军士气高涨,赵国自然不敢领头,那谁又敢领头开战?”

    吕不韦:“东周公。”

    阳泉君张了张嘴,一时语塞。

    先昭王薨时,东周公周赧王的继承人就在酝酿着趁机攻打六国,只是孝文王多方外交,延缓了攻势。

    后秦王子楚即位,是吕不韦主张先发制人,发兵攻韩,击碎了尚未成型的六国联盟。

    这意味着,以东周文公牵头的六国之势,已酝酿许久。

    早晚是要打的。

    “何况王上身体不适。”吕不韦又补充:“即使之前六国不想打,现在势必起了心思。所以不韦觉得,与其等东周公找到机会,不如率先打上一打,彻底挫败六国借东周公之名联军攻秦的心思。”

    华阳太后侧了侧头:“依相国看来,该如何挫败六国?”

    吕不韦欣然开口:“计谋容易,筹备却难。不韦觉得,既是六国总拿东周公做借口,就不如向东周公发兵。”

    向东周公发兵?!

    他的话语引起了秦廷一阵轰动。

    如之前三人私下讨论那般,这句话隐含的意义非同小可。

    连先昭王都不敢说对周天子的后代赶尽杀绝,你吕不韦哪里来的胆子?

    “相国,这不妥!”

    “太过冒进,说是为了防卫六国,可就不怕六国因此打过来么?”

    “六国不找事,为何要主动找麻烦?”

    此起彼伏的追问和反驳扑面而来。

    吕不韦坦然接受了一切,任由诸多质疑投射到自己身上。

    赵维桢不禁挑眉。

    要是不明白吕不韦的意思,那她真是白给他当了这么多年的便宜妻子。

    灭国是嬴政的提议,吕不韦是不同意的。

    之前下棋交谈,还是赵维桢劝嬴政的想法要后退半步。眼下他主动提出来,就是等赵维桢开口呢。

    于是待到群臣激昂情绪平复些许,站在王座之下的赵维桢,才不徐不缓,首次出言。

    “要发兵,却未必要灭国。”赵维桢说:“昔年齐桓公尊勤君王,以维护周天子的名号,北伐山戎,难抵楚蛮,以此成为中原霸主。如今秦国为强国,是不是也有维护周王祭祀的道理?”

    提及齐桓公之典故,秦廷上的臣工,就明白了大概。

    “不韦以为,东周公如此行事,乃受六国小人蛊惑。”她信誓旦旦:“秦国可发兵,护送周天子的后人到安全之处,设立宗祠、保以祭祀。更是让东周公免受小人的蛊惑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