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现实世界加上亿点新设定: 100-11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给现实世界加上亿点新设定》 100-110(第15/19页)

你们和大夏有一毛钱关系吗?

    被这群叛逆文物折磨许久后,他们终于决定妥协。

    但不是直接把他们送去大夏,送去了能不能回来还是两说,而是找到超凡者,或者用各种手段,希望能得知他们前去大夏的原因。

    伊格兰德的女王垂眸:“你们想去做什么?”

    白熊的安娜塔希雅手指交错:“你们要干什么?”

    尼罗的超凡者问道:“那里有什么,你们为什么要去?”

    加盆国不解:“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好吗?”

    包括它们前往的目的地,大夏本身。

    周文山问自己面前的古代书法真迹——这份真迹甚至不是从博物馆出来的,它是自己和其他陪葬品一起从墓地爬出来的。

    搞得周围来上坟的村民见到地里一片凌乱,还以为是被盗墓贼光顾了急忙报警。

    某个知名的大夏古都现在已经开始限行——限行都没用就只能封城了,不然从马路牙子爬出来一个古董花瓶被车撵碎都不好定责,交规也没规定司机正常行驶结果撞到自己爬出来的古董要蹲几年。

    是的,因为这件事,他们甚至还在连夜修改交通法规。

    除了大夏古都,其他国家历史稍微厚重一点的地方,时不时就会从土里爬出来一样文物,目前全国的考古学家都在那里,进行疯狂的抢救性挖掘。

    只有阿美莉卡无事发生。

    询问过后,一直没有理会过众人的历史见证者做出回答。

    武士的佩刀在地面刻下文字:求神。

    古老的狮身人面像开口:觐见。

    淡黄的羊皮纸上浮现出痕迹:朝圣。

    世人皆知、微笑着的女性画像做出口型:礼拜。

    书法名家所写的作品上墨迹变换:叩谢上苍。

    它们要去见神。

    是的,作为人造的物品,人类历史的象征,有些诞生于宗教,但更多甚至与宗教都毫无关系,但它们的回答无一例外。

    ——它们要去见神。

    拂晓的贤者,是他们在世间所知的神,可能也有永夜的那位,有人推测,极大可能也是神明。

    印地亚问:“神说的指示?”

    五面三眼四臂的神像口述:“没有,神不在乎。”

    弗朗斯问:“这是神的命令?”

    画卷上断头的皇帝回答:“是我们的意志。”

    大夏问:“你们非得见到祂不可吗?”

    记录历史的古书墨迹重新构造:“非得如此。”

    阿美莉卡说:“你们可以停下来,我们可以代替你们。”

    古老到已经无法启动的战机拒绝:“除非我们得偿所愿。”

    另一个文明残留的古国询问:“为什么?”

    “漫长的历史与光阴,我们本身就是铭刻。”

    “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你们。”

    “我们得去求神——庇护你们。”

    人造的或自然的、无生命的历史见证者们。

    它们的回答无一例外。

    为了人,它们要去见神。

    第109章

    这是一场朝圣与礼拜。

    只要是有圣地存在的国家,许多人都见到过这一幕。

    一步一拜,一步一叩首的朝圣者。

    无论目的地是雪山还是草原,是城市还是荒野。

    如果它们是别的目的,人类还可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挽留,但这个原因……

    无法拒绝的人类做出了妥协。

    “既然如此,我们陪你们走。”

    于是一个漫长而又奇特的队伍诞生。

    文物并不打算坐车,要不是有些文物隔了一片大海,它们甚至不打算坐船。

    是的,轮船,连飞机都被它们拒绝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负责护送文物的人,与这些人造的历史见证者们也愈发熟稔起来。

    “唉?你说这个皇帝吗?我和他不熟的,我是他死后宫廷画师才画的。”皇帝的画像砸吧着嘴,对面前的颜料做出评价:“这个、这个、还有这个牌子的颜料好吃,其他不行。”

    它身上之前无法修补的痕迹,在它食用过颜料后,被逐渐填充完整。

    陪同者本来只是在和古物们闲聊,结果没想到它们一个接一个抖出了不为人知的历史。

    “我的后半部分?我当然还记得,我诞生的时候还是完整的嘛。”早已失传的大夏书籍说道:“所谓天工……”

    它直接将历史学家们费劲千辛万苦都没能找到的残卷背了出来。

    许许多多的历史,不为人知的过往,对它们这些无法开口的见证者们而言,仿佛仍在昨日。

    第一个历史学家发现这件事之后,陪同的护送者们,就不再只有战士与超凡者,而是多了一群对文明与历史如痴如狂的人。

    他们完全不辞辛苦,无论男女,都捧着一个小本子或者拿着录音笔,在旅途之中不断与文物交谈。

    “也就是说,当时的历史并非是记载的那样?”

    “是的,比记载更加惨烈。”青铜大鼎回答道:“不过还有一点你们搞错了,我不是祭奠用的器皿,而是香炉……只不过后来被乱贼把里面的香灰倒掉,拿来当做煮人的锅。”

    这是生于太平,而在乱世失踪的鼎。

    人们都以为它只存在于记载之中,没想到它本身的踪迹早已被人发现。

    “我的画家……在画完我之后不是病逝的。”另一幅画卷如此说道:“他是因为吃核桃没咽下去被噎死的,只不过病逝比较好听一点。”

    这是某位宫廷画师的遗作,在他死后,他的画价值千金。

    某本县志对自己面前求知若渴的女人说:“当时这里打起来没有你们说的这么多原因啦,什么两国之间早已蓄积已久什么的,最开始的原因只是两个村子因为水源械斗,然后人越死越多,最后兜不住了,到后面两国开战。”

    它们见证历史,也被历史埋葬。

    在它们重见天日之后,许多蒙尘的历史也重新拭去尘土,化为簇新的面貌。

    可以预想,在历史学家们将这段旅程得知的情况整理完毕,整个历史教学书都将迎来大换血。

    有一批学生的书即将白背,可喜可贺。

    然而某些真的被埋藏于历史的事物,它们也无能为力。

    缺失便是缺失,无法挽回的缺损。

    一行人前去觐见神明的路上,神正在进行《万物生灵》的后续阶段。

    顾茵猜得没错。

    万物生灵,指的是万事万物,并不单单只是古董。

    山川与河流,岩石与草木。

    她赋予的,是给万物的灵气基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