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助始皇统一全球: 48. 第 48 章 基础教育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助始皇统一全球》 48. 第 48 章 基础教育(第3/3页)



    她的语言风趣俏皮,间或夹杂着实践中遇到的难事,一下子就把氛围拉回了还在培训班上课那几个月。

    等撤了果点上茶,开始谈正事的时候,屋内的气氛已经融洽和谐了许多。

    微生雪问:“妇幼院中的这些人,你有什么安排?”

    少兰说出她早就做好的计划:“那些小孩,女孩儿我准备教他们一些针线女工或是侍弄花草的本事,等年纪大些就进入我家做工;那些男孩就教些拳脚功夫,长大了去庄子上看家护院或是种地都是不错的出路。至于那些女人,就让她们在妇幼院中照顾小孩吧。”

    这些安排井井有条,可见是认真思考过的,但有一个问题:

    “现在只是几十个人,你家中还能安排下,等以后人多了,难不成都塞进你家吗?”

    少兰自信满满地说:“我少氏虽说不是什么世卿大族,但安排百八十个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微生雪一默,然后说:“我说的是几百上千人。”

    少兰:“啊?”

    几百上千人……她是想博些好名声,不是想造反啊!

    几百上千人,她怎么敢啊!

    都不用陛下出手,现在席上坐着的阳滋公主就能活撕了她。

    微生雪眨眨眼,看着突然沉默下来的两人,疑惑地歪头:“你不是想开私人人才培养机构吗?”

    在星际,有很多富豪开办的私人学校,专门招收被收养的孩子,这些人学有所成后就会进入富豪所在的势力工作,大部分人都会成为一枚普通的螺丝钉。但这其中一旦出现超级天才,这项投资就获得难以预料的回报。

    她以为少兰也是想走这个路子。

    她把这个想法跟她们一说,然后就看到,少兰吧唧一下跪了。

    物理意义上的,跪下了。

    少兰在心里嘶吼:我真的没有谋逆之心啊!公主殿下,我是清白的!

    阳滋公主也这想法震惊到了,卡了好一会儿才从jpg变回avid,她揉搓脸颊,让僵硬的脸恢复原样,缓缓的、郑重的,

    “仙人,这种事除了皇帝陛下,其他人都不能做。”

    微生雪眨眨眼,点头。

    好吧,她跟嬴政说。

    “但这些人也不能全靠你出钱养着,这样单方面的投入无法长久。”她抬手止住少兰想开口的动作,

    “而且习惯了在妇幼院中的不劳而获,他们会失去生存的能力。你也不想费钱费时养出来的人,全是一事无成的废物吧”

    于是少兰闭嘴了。

    微生雪的设想与少兰相似,甚至比她的计划还要理想化,让听完的两人心中暗叹:设想很美好,但不切实际。

    一技之长不是想学就能学的,那些都是爷传父、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传下去的传家宝,是一家子安身立命的本事。

    “仙人有所不知。”阳滋公主在心中打好腹稿,才缓缓开口。

    她没有说技术传承的事,而是提出了这件事面临的困难,

    “以纺织为例,抽麻为丝极为麻烦,仅纺纱一步就耗费良久,熟练的妇人一天也不过能纺几锭纱。还有织布,巧手的织女一天最多也只能出六七尺布。”

    而且这些还是宫中顶级的织女才能做到,寻常人家的妇人能织出五尺就算不错了。

    但这些在微生雪看来都不是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不足最大的原因是技术太落后,这时候要增加的不是人手,而是改良技术。

    与此同时,任务提示音也适时响起:

    【滴!任务3:建造一架水力纺纱机

    任务4:建造一架水力织布机

    任务奖励:最适合的纺织厂选址】

    【滴!任务5:建造水力纺织厂,为二十个人解决就业问题】

    微生雪招手,一副卖安利的‘可靠’模样:“你们听说过‘技术学院’吗?”

    专人专岗,定向培养,其他都不学,只学这一种。

    至于技术,这不是有系统在嘛。

    ‘对吧。’

    【啊对对对】

    ‘只是一点技术,我们这是双赢啊。’

    【啊对对对】

    ‘等会你把资料整理好,我们去找嬴政道友。’

    【啊对对对】

    ‘统妹,你今天有点阴阳怪气。’

    【啊对对对,不不不,我没有!】

    【系统只是在摸鱼,顺便敷衍宿主】

    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系统迅速翻了翻最近的记录,真诚地建议:【宿主,在职业技术培养之前,你得先解决一件事。】

    微生雪脑子飞转,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缺了哪种人才,那就培养哪方面的技术人员,这思路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

    系统目前在检测范围内的大秦人口信息,拍到宿主眼前,文盲率一行加重加粗:

    文盲率95

    按照大秦的人口换算,识字的人不到两百万。

    听起来很多,但去掉官吏,再去掉贵族中不会参与工作的一批,那就没剩多少人了。

    这其中大部分还是诸子百家的弟子,许多都不愿侍秦。

    结果下来,就是连底层官吏都缺失严重,不得不依靠本地的豪族世卿治理。

    ------

    章台宫,关于人手不足的事又一次被提出。

    起因是下面某个县的官员上书,大致意思就是:这里缺了一半人,活要干不完啦,陛下能不能给我补几个人啊。

    朝中分为两派:

    卷王派认为,先搁置话题,整个大秦只有军队不缺人,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总能把活干完,以李斯为代表。

    劳逸结合派认为,这事必须提上日程,等人都累死了,就真的没人干活了!这一派以老臣王绾为首。

    最后卷王派呈压倒性优势,原因很简单。

    ——大秦没人。

    咸阳城中,连看门的狗都在007,实在抽不出多余的人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