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驸马: 第 20 章 求娶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驸马》 第 20 章 求娶(第4/6页)

,仍旧开了口:“蛊毒一事,殿下打算怎么办?”

    李青梧低头去看自己的绣花鞋,轻声一叹:“得过且过,船到桥头直吧……反正,暂时也死不了人。”

    也确实别无他法了。

    秋澈无言以对。

    心中却愈发愧疚,决定不管如何,哪怕无法解毒,也要想尽办法让对方的蛊毒发作时能好过一些。

    转身时,她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自从她坦白自己是女子后,李青梧面对她的状态,似乎反而更轻松了些?

    ……

    回到秋家时,夜幕已经降临。

    秋家父子两个还被关在大理寺里,但柳夫人只接到了父子俩犯事被关押起来的消息。

    听说她回来了,便慌慌张张来找她:“你父亲和兄长呢?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你回来了,他们还在宫里?”

    秋澈堂而皇之地坐在秋哲的院子里,提笔写信,闻言抬头看了她一眼,淡淡道:“那就要问父亲和兄长自己了。”

    柳夫人质

    疑道:“说谎!你和他们同去的!你怎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秋澈似笑非笑:“夫人这话说的有些武断了,听人说这是件大案子&adash;而我只是个从六品小官9_[]9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又怎会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呢?”

    柳夫人皱着眉打量了她几眼,冷哼一声,转身又慌慌张张地走了。

    约莫是凑银子去打听消息了。

    她走后,秋澈不慌不忙地写完了信,将信纸用飞鸽传走,随即起身,离开了空无一人的院子。

    途中看到府中匆匆路过的下人,也仍面不改色,径直朝王姨娘的住所去。

    她想起,十一年前,秋府走水时,似乎也是这样乱成一团的。

    那是她噩梦的开始。

    从小身为庶子,父亲对她的要求就总要比嫡子秋哲更严格一些。

    有时秋哲犯错,赖到她头上,她无需辩驳,就会被偏心的父亲骂个狗血淋头。

    王氏总和她说,这是是对她心怀期许,寄予厚望,所以才会格外严厉。

    秋澈深以为然,也一直是这样相信着的。

    ——因为七岁的小秋澈并不知道,除了相信这个理由,她还能怎么面对父亲严厉的那张脸。

    直到那场意外的走水,彻底打破了这个善意的谎言。

    十一年前她七岁,秋哲八岁,都是要入学的年纪。

    当时秋府尚未落败,是她的祖母——上一代的秋府掌权人林曦,刚刚去世的第三年。

    按大夏律法,家中有亲人去世,眷属需守孝三年,才能入学或科考。

    秋哲以这个理由拖了三年没有入学,直到守孝结束,拖无可拖。

    他闹着不肯上学,在地上撒泼打滚,哭叫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然后打翻了烛台。

    当时秋澈正站在一旁,站在王氏身边,听着秋哲的哭喊声,低眉顺眼。

    心中却在想,为什么父亲要在兄长五岁时就让他入学。

    为什么从没有和自己提过。

    然后桌布被秋哲一手拽翻,烛台倒下来时,正正砸在她手腕处。

    王氏惊呼着扑上来给她灭火,但烛台又迅速点燃了其他物品,火光连天,烧成一片。

    秋初冬迅速抱起两个儿子跑了出去,看都没看一眼落在身后的王氏。

    火灭了之后,秋初冬第一个检查秋哲的伤势。

    见他无碍,便又转而去扒拉秋澈的衣服。

    ——然后看到了秋澈的缠胸布。

    七岁的孩子,按理说还没有开始发育。

    可王氏向来小心谨慎,处处留意,生怕被秋初冬发现异样,提前便给秋澈裹上了。

    秋澈记得,面前的父亲先是一脸担忧,接着表情凝固。

    然后派了两个嬷嬷,不顾王氏的哭喊,去扒了秋澈的衣服,检查了她的身体。

    结果当然是不喜人的。

    乍然得知养了七年的儿子是个女儿,秋初冬的脸都黑了个彻底。

    秋澈的头被母亲按着磕在了地上。

    秋初冬怒气冲天,当即就要把这对母女都赶出门去?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秋哲也在一旁,虽懵懂无知,不懂发生了什么事,却恶劣地拍手叫好。

    但最后,这个决策被姗姗来迟的柳夫人拦住了。

    她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秋初冬也嫌被骗了这么久,丢脸,不肯告诉她。

    柳夫人便无视了跪在地上的母女,温声劝着秋初冬:既然秋哲不肯入学,不如送秋澈去吧。

    反正两个孩子还没张开,容貌也很像,年岁又差不多。

    这样皆大欢喜,不是吗?

    秋初冬考虑了很久,终于点了头。

    秋澈就这样顶着秋哲的名字,在国子监上了八年的学。

    但当时的秋澈母女还是没逃开一顿罚。

    她跪在地上,看着母亲替自己受罚。

    长板一下一下落在王氏身上,打得皮开肉绽,打得七岁的孩子心底发凉。

    那时的秋澈看着手腕上蝴蝶一般振翅欲飞的伤痕,茫然地想:

    明明是哥哥做错了事,为什么她要跪在这里?

    为什么最后受罚的是她的母亲?

    ——从那时起,她觉醒了一丝反抗之心。

    也是从那时起,秋初冬一不顺心,就对她们母女非打即骂。

    把王氏打成了风一吹就倒的病秧子,把秋澈骂成了沉默寡言的书呆子。

    在国子监那几年,秋澈一直表现得平平无奇,不想顶着秋哲的名头引人注目。

    私底下却疯狂地读书,拼命汲取一切能吸收到的知识。

    她的身体腐败不堪,她的精神充实饱满。

    当时的秋初冬可能也没想到,后来的秋澈会一举考上状元。

    所以当秋澈向他索要银子参加科考时,他也是抱着一种“能考上就有俸禄拿,秋澈的俸禄就是他的俸禄”的随意想法,没有追问她填的是谁的名字。

    而恰好秋澈也抱了一分私心,参考时写的是自己的真名。

    她想让父亲看看,真正到底,也只是孩子般的赌气罢了。

    于是才子“秋澈”,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那阴差阳错般的一个决定,也让她彻底扭转了之后的人生。

    不再是她需要费尽心思顶替兄长,而是兄长,需要绞尽脑汁地顶替她的功名。

    但直到今日,秋澈都想不明白,那一次,究竟是柳夫人刻薄之中突然的良心发现,还是只是因为太过溺爱孩子,才顺势将秋澈推了出去。

    毕竟后来十一年里,柳夫人对她们母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