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长安开食肆》 32、游子(第2/2页)
带“南北甜咸之争”流量的月饼。
萧懿低头抿了一口月团,小时候分食的蛋黄莲蓉月饼,好像要甜很多。唉,中秋到处都是落寞的思乡人啊!不过话说回来,崔明远比她幸运很多,她的家乡是努力也到不了的地方。
她转头看一旁的崔明远,婆娑树影在他背后或明或暗地挪走。他和热聊的人群中间有道无形的屏障,默默无言的样子显得很忧郁。
萧懿尝试打破他的寂寥气息,轻声问道:“崔郎君今日怎会在长兴坊?”
“某出城耽搁了,来不及赶回,只得在本坊逆旅暂住一日。”
“郎君几时来长安的?”
“六年前了,”崔明远用悠长的语调,“当时官话还说不清呢。”
“新罗和大唐有什么不一样吗?”
这个话题大家都很有兴致,就算在现代交通发达的时候,出国都是新鲜的事儿,更别提唐朝了。
崔明远被一个又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轰炸,但他脾气是真好,一点都没读书人的凌人傲气,不论什么问题都会真诚耐心地回答。
交流场面一度非常热闹,就像新闻发布会现场。众人充当记者,而崔明远则是被访人。
入秋的夜带有丝丝凉意,崔明远离开食肆后漫步在空无一人坊街上,手里拎着店家小娘子赠送的月团。月团很沉,有些压手。明明没饮多少酒,他却有微醺之感,即使飒飒晚风,也吹不散心头的灼热。
“滞留在外坊的中秋,好像也不错。”崔明远暗想。
同一轮圆月普照下的长兴坊于府,正处在其乐融融的和乐之中。三代人十几口人围桌而坐,一家之主于静见人丁兴旺难掩欣慰。
“蜜糖裹着酥脆鸭皮和肥嫩的鸭肉,微甜带咸,卤香味层层递进,不错!府里哪位厨丁做的?看赏!”
“郎君可是猜错了,是妾差人去坊内有间食肆买来的。”于静的老妻摇摇头。
“哦?竟不知那食肆除了烤鱼还有好吃的鸭。”
随从见主家对食肆有兴趣,眉飞色舞地介绍起来:“还有不少好吃食哩,奴每经过食肆,都有人排队争相购买。”
“哈哈,倒真想去一次了。”于静捋捋须髯。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