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寒门贵女》 140. 第140章 【撄宁也者】(第1/2页)
自从黄采薇到了京师,祝翾就仿佛找到了主心骨,旬休时就会抽空去拜访一回,也正式认识了黄采薇家真正的租户——蔡婉,这位女官目前担任门下录事的职位。
蔡婉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也是西南安西部的土司之女。
她的母亲为前任土司的第三任妻子,在丈夫死后摄政,平定部族内乱,扫荡清除先夫诸子,成为了安西部第一位女土司。
中原改朝换代从越代端,蔡婉的母亲便政治投资新朝,朝廷赐其母汉姓蔡,女爵制后赐爵安西郡侯,同时赐官贵州宣慰司使。
蔡婉自小跟随汉师习字念书,为了维系与朝廷的联系,母亲的子女里,蔡婉生为母亲长女,是安西郡侯的爵位继承人,于是自愿来到京师做官学习。
蔡婉的弟弟作为土司之位的继承人则进入了国子监学习。
到了顺天,蔡婉所思所学与汉人无异,且通经书汉学,长公主考校之后赐官门下录事之职。
蔡婉虽然是土司之女,但并不娇生惯养,只以官位俸禄自己自足,朝廷赐宅给她,她也是以自身年轻无功为由推辞,最后就租了黄采薇的半进屋子自居做官。
黄采薇不在的时候,就是这个云贵少数民族出身的姑娘招待她,蔡婉虽然只比祝翾大个七八岁,但是成熟历练远胜其自身真实年龄。
她的学问没有祝翾学得精炼,可是祝翾跟着这个姑娘也学会了不少为人处事。
其实蔡婉长相也与汉人无异,身上那种异域风格的特色还不如明弥深,她生得浓眉大眼的,面略方而五官深刻浓烈,个头与祝翾差不多,做汉家打扮也没有违和感。
祝翾知道了黄采薇真正租客是她之后,等熟悉之后还说呢:“之前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把凌大人当成租客了。”
“凌大人?”蔡婉诧异地看了她一眼。
然后祝翾给她比划“凌大人”的模样,蔡婉一听就知道凌大人是谁了,但是本尊不叫破自己的身份,蔡婉也不率先揭破。
她就跟着祝翾说:“是她啊,凌大人是长公主身边得用的女官,因为她做事做得好,就被赐了国姓。”
祝翾就问蔡婉:“那凌大人叫什么名字?凌虽然是国姓,可是姓凌的那么多,只喊她凌大人不会叫混吗?”
蔡婉张口就来:“凌大人没有具体的名字,因为排行老大,人称凌元娘,叫她元娘总不太规矩,所以都喊凌大人。”
“这样吗?”祝翾看她说得头头是道的,就已经信了。
蔡婉良心有点痛,然后对祝翾说:“你这么有才华,非池中物,总有一天会在正式场合再看见凌大人的。”
祝翾就说:“那也不知道等到何年呢?我人小位卑的。”
蔡婉就笑着肯定她:“快得很。”
黄采薇这时候走过来说:“萱娘,你来我家就蹭吃蹭喝的吗,快来帮忙,中午做三虾面吃。”
然后她看了一眼蔡婉,说:“你也没混着,快来帮忙。”
于是两个姑娘都站起身自觉去厨房帮忙和面了,祝翾从小在家里活没少做,即使到了学里也偶尔会到后厨买食材自己做吃的。
她和黄采薇都更习惯南方的细面,所以面条都做得细细的,虾籽和虾肉做浇头,虾油用虾头炸出来滚出来拌在面里。
祝翾还煮了蛋皮,薄薄一张从锅底扯出来,然后切丝,和韭菜一拌放在面上,汤就是阳春面的汤,这就是祝翾风格的三虾面。
她捞了三海碗的面,三个人一起吃了,蔡婉吃得香甜,一边吃一边还夸两个人的手艺好。
祝翾一边吃还一边可惜道:“可惜这里不是宁海县,吃海货没那么便宜,不然拿文蛤肉稍微一炒,也能做浇头,那才叫一个鲜香爽滑。”
在黄采薇家用完饭,祝翾就自觉地把碗给洗了晾好收起,又顺便把黄采薇灶间门给打扫了,黄采薇刚搬过来来不及打扫的地方,她也利用旬休一起帮忙做了。
黄采薇看见了就埋怨道:“你来我家就是来洒扫的吗,我不会雇仆役?”
祝翾于是说:“您是我的先生,虽然我念书念多了,有了无数的老师,可是我心里最好的先生还是您,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作为您正经的学生,也有尽孝的义务,以前是不得空不凑巧,现在方便,我当然要多做些事报答您。”
黄采薇就有些感动,然后回忆起她们才见的时候,忍不住感慨道:“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你才是个一点点大的孩子,扎着童发,突然闯进蒙学来,一晃快有十年了,你按年岁也快到了女子及笄的时候了,现在长得比我还高,而我也老了。”
祝翾这才好好看了一眼黄采薇,初见时黄采薇其实已经有了四十左右的年纪,只是那时候她风采依旧看起来年轻只有三十出头,如今终于露了几分真实的年龄,虽然面貌依旧精神,但是鬓角也已经有了几丝银发。
“萱娘,你越长大,我们就越会老。”黄采薇说。
祝翾沉默地靠着她坐下,黄采薇都这个年纪了,那更老的乔定原呢,七十左右的人了,还在外做事呢。
祝翾心里一直觉得这些女官还在壮年还很年轻,经过黄采薇的提醒才恍惚意识到她们并不是一辈的人。
“你小的时候,女官就是我们这些人在前面顶着立着,等你有朝一日彻底张开羽翼时,我们就已经成了飞累了歇息的鸟。”黄采薇说道。
“以后长公主身边就是你们这些年轻人了。”黄采薇忍不住感慨道。
“我以后可以去长公主身边做事?”祝翾问她,她其实已经隐隐知道自己会有一些隐形的“仕途”了,因为她在女学就是极优秀的存在,若是以才华做事,她这样的没道理会没有未来。
“你的好日子是因为朝廷是因为长公主,朝廷教你这些学问把你教得满腹经纶,总不能是叫你学完了回去种田的吧。你才华越高,背负的期望越高,以后的责任也就更大。
“你以前闷头学习没有这些意识,可是你现在已经是大孩子了,你的目光视线不可以再拘泥于学堂课本上了,你的目光得提前去看庙堂了,那是你以后的归宿。”黄采薇告诉她。
“长公主难道不会老吗?”祝翾忍不住说,她知道长公主很年轻,但是黄采薇都变老了些,经历了乱世逐鹿、开国定勋到现在,长公主具体多大了祝翾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只依稀知道公主还在壮年。
“长公主还在壮年呢,她今年才二十九岁。”黄采薇笑着说。
“什么?这么年轻?”祝翾愣住了,不可思议,现在长公主才二十九岁,那开国的时候她岂不是只有十八岁?
十八岁之前长公主就能收服一堆年纪是她几倍的能臣悍将,天呐!
祝翾一直以为长公主的成就现在至少也得三十几岁了。
然后黄采薇说:“现在说这个神童那个神童的,你们跟真神童长公主比起来简直是班门弄斧。
“长公主才是真正的神女,当年文慧皇后怀她的时候,曾做梦有一颗星星入怀,到了第二日就有一位相面大师上门说文慧皇后的怀相是‘帝星入怀’,等产下长公主之时,北辰帝星正位中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