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女: 143. 第143章 【礼议之争】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寒门贵女》 143. 第143章 【礼议之争】(第1/2页)

    果然为了元新帝给先妣光慈皇后追谥为帝的事情,朝里朝外闹得乱哄哄的。

    就连京师大学都不能清净,学里的学生也在议论此事可行与否,如今言路较为开放,学子们私下里谈议朝政之事也不是什么禁忌的事情。

    祝翾一面上课学习一面听着外面的讯息与舆论,她自己很少加入到公开议论的人群里去表达自己的“高见”。

    因为祝翾自己也知道京师的水深,她太过年轻对一些朝政上的事情认知过于浅显。

    元新帝不是昏君,他做一件事情总有他的目的所在,走一步望三步的,祝翾能看到的还是太浅,她自己的观点也不能影响到什么。

    所以祝翾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在学习知识,耳朵却竖着去探听舆论试图了解朝政时事。

    八月初三,元新帝上朝正式提议尊皇妣光慈皇后为孝圣光慈皇帝,庙号显祖,陵寝待遇升格为帝陵,尊继父楚王为皇考,加谥为“楚仁王”,楚王墓作为光慈皇帝皇陵的陪陵。

    当日议政阁门下中书右侍郎、同知政事萧悫当即拒绝草拟元新帝旨意,跪请元新帝收回成命,说:“未有尊母为帝之先例,前有女帝如武,亦以皇后之名与高宗同葬昭陵。”

    与他一同跪下的还有一众臣子,元新帝便指着中书左侍郎王伯翟道:“萧相不愿为朕拟旨,王相你如何看?”

    王伯翟笑着出列道:“陛下乃何人之统?”

    元新帝说:“朕随母姓,自然是光慈皇后之统,既然朕为光慈皇后之统,何以我为帝,不可尊我先统为帝?”

    王伯翟便说:“陛下嗣统皆缘自光慈皇后,陛下已经为至尊,溯源到本统尊先妣为帝,非是无礼之举。”

    然后王伯翟盈盈下拜道:“臣为中书左侍郎,愿代陛下拟旨。”

    萧悫跪在地上看了他一眼,心里觉得王伯翟谄媚。

    元新帝让众臣起身,然后温和地看向萧悫:“萧相与王相一起为朕拟旨吧,此事无悖礼之处,无须再议,散朝。”

    然而此时御史台的御史于宗因却上前进言道:“为何无须再议?陛下虽承皇妣之姓,却不可草率尊皇妣为帝乃至立庙,名不正则言不顺,自古未有以女子为嗣统之源之事,陛下非承光慈皇后之统也。”

    元新帝看了一眼于宗因,问道:“那你说我为何人嗣统?莱国公还是楚王?你要朕行二代还宗之逆事吗?此举无义无道。

    “莱国公虽为我生父,然而为凌家赘婿,先得恩于凌家,待我大父去世之后,又反复无常妄想以下犯上,前朝官衙都不支持他,你要支持他吗?

    “楚王虽有恩于我,但我非他亲子,我可以为他子,却断没有承继他嗣统的道理。”

    于宗因于是昂着脖子朗声道:“陛下所言在理,陛下不可认皇妣为统,亦不可尊两位皇考为统。”

    元新帝给他气笑了,也懒得文绉绉说话了,直接大白话怼了过去,说:“那你放什么屁?我两个爹不是我的统,我亲母不是我的统,那我是谁的统?是你的吗?这朝我不上了,你来上吧,那个伯翟和老悫啊,你们直接拟旨给我认爹吧,让老于入皇陵去!”

    被喊了“老悫”的萧悫立马劝道:“陛下为人君,不可言语为戏!”

    于宗因却立着不卑不亢地继续说:“陛下乃皇祖吴王之统。”

    吴王就是光慈皇后的父亲,元新帝登基之后尊自己大父为皇祖吴王。

    于宗因此言一出,整个朝廷寂静无声。

    于宗因继续说:“吴王乃陛下祖父,光慈皇后之父,光慈皇后昔年入赘两婿乃是因为吴王无子,光慈皇后代吴王传宗接嗣,这乃无可奈何之举,非寻常传嗣之道。

    ”陛下血脉乃为吴王血脉,陛下姓氏乃承吴王姓氏,陛下乃为吴王之嗣,皇室血脉自古祖传父、父传子,光慈皇后为陛下母,非父也,假为陛下代父,代父非父,陛下不可尊其为帝立庙。

    “以臣之见,陛下应先尊皇祖吴王为帝,光慈皇后改封皇妣光慈长公主,二位皇考为皇考驸马都尉,此乃名正言顺,各居其位。一不违背陛下孝心,二顺应天地法统、正本清源。”

    于宗因说完,朝上面的帝王一拜,身姿挺直,然而皇帝却对他怒目而视,就连长公主凌太月也回首冷漠地瞥了他一眼。

    中书右侍郎萧悫听完满意地笑了一下,也对皇帝说:“臣觉得于御史所言在理。”

    王伯翟一言不发,依旧立着。

    另一位御史金尧臣却驳斥道:“此乃悖逆之言,于宗因你置光慈皇后于何地耶?

    “光慈皇后既然承吴王血脉传嗣,亦为凌家嗣统,她非嗣统,两位皇考也非嗣统,如何能名正言顺生出一个嗣统来?

    “自古子承父、父承祖,光慈皇后为陛下生母,代以父位,父立、子才可立,前朝有太孙,立太孙,必先立太孙父为太子,未闻越父由祖承孙之事。

    “陛下继承光慈皇后嗣统,光慈皇后继承吴王嗣统,如此才全人伦之理。

    “倘若改封光慈皇后为皇妣光慈长公主,此乃悖逆孝道之举,光慈皇后以自身骨血生育陛下,姓氏传承与陛下,父母之德双全,却越其追祖,于宗因你又将陛下孝心置于何地?”

    然后两边大臣就人伦大理吵了起来,却未吵出个输赢来,元新帝听得头疼,在上面道:“散朝,此事搁议。”

    等事情传到祝翾一行人耳中时,已经是朝后几日了,她们几个人私下里也忍不住议论起来。

    上官灵韫先说:“竟然要跳过光慈皇后追谥吴王,果然是我们女子厉害了显着他们了。”

    谢寄真也说:“倘若光慈皇后为男子,此事无须饶舌,可是她是女人,所以就有了这么多礼法来。

    “其实这件事的争端核心就是女人作为母亲能不能成为嗣统之源。

    “自古嗣统之源都是父亲,母亲为祖却落在父之后,然而光慈皇后两任夫婿都是入赘的,赘婿是断了自己成为嗣统之源可能的男子,陛下也没有改宗改姓之意。

    “陛下长亲里只能从吴王身上找他们能够接受的嗣统之源了,多聪明啊,一来表现了陛下的仁德不背祖,二来又断了女子成为嗣统之源的可能,所以‘正本清源’了。”

    祝翾听谢寄真这样说,也已经明白了,说:“如果陛下尊吴王为嗣统之源,改封其母为皇妣长公主,那么现在的长公主就可能也失去了承继正统的可能。

    “因为尊吴王为嗣统之源了,就意味着女子哪怕招婿入赘了,其子孙继承的也不是自己的姓氏血脉,而是女子父亲的姓氏血脉,女子只是一个连接祖孙血脉的工具。”

    “没错,那之后即使长公主继位了,她之后的皇帝哪怕是亲子亲女,都有可能改口为陛下血脉,长公主代传血嗣而已。更何况现在陛下有子,何须她代传血嗣呢?”谢寄真说。

    祝翾听完觉得可笑极了,她站起来不忿地说:“在他们的法理上,女子哪怕得到了他们口中的‘父亲’的地位,也不过是假父,是代祖传嗣的工具!

    “明明我们女子亲自生育子嗣、抚育子嗣,哪怕可以让孩子随母姓了,竟然也不算嗣统之源!随的原来不是母姓,是母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