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寒门贵女》 166. 第166章 【许子冠乎】(第2/2页)
考不算进科举里,但是对于祝翾来说依旧意义重大。
四书义的题目是“许子冠乎”。
“许子冠乎”四个字出自《孟子》的《滕文公上》中,“许子”其人是当时的一个主张神农家学说的人,是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农家学派,许子带着门徒来到滕国侍奉滕文公,陈良的门徒陈相见到许子很高兴,打算抛弃自己的学问去追求“神农家学说”,孟子便针对农家学派展开了一番论战。
当时农家学派的主张非常激进,向往回到原始的处境去,排斥新的社会分工,孟子问了一系列问题去梳理农学的观点进行反驳,“许子冠乎”就是其中一句问陈相的话,文义就是问:许子戴帽子吗?
现在祝翾就要以这四个字展开论述与文章,她端着笔有些无从下手,于是她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这一段的前后文与内容,大概梳理了一下背景。
许子冠乎?许子不仅戴冠,还戴别人织的冠,许子不仅戴冠,还用别人做好的器皿,可见许子服食器用,多与人同。
一身日用之事,不可兼为,而许子竟然主张治天下与农夫兼为,这很明显是自相矛盾的。
写文章需要揣摩圣人发言的用意,所以现在祝翾就要想象自己是孟子,孟子问这句话就是为了揭穿许子学说的矛盾与伪性。
于是祝翾开头写下:“以冠诘异端,诘其必用者也。”1
许子自身言行与所推崇学说存在矛盾,在孟子眼里他是“异端”,于是祝翾写下这一句来破题。
然后祝翾接着往下写道:“盖冠非农夫事,而必为农夫用,当以此问许子耳。”1
许子希望国君和百姓一起种庄稼,种完了庄稼再处理政务,说这样才是贤者,国库粮仓的存在是剥削百姓奉养自身。
可是许子戴的帽子却是别人做的,做帽子之事并不是农务,因此孟子才觉得许子的理论是异端全是漏洞。
那后面该怎么以这个“冠”阐释孟子的思想呢,祝翾顿了一下,冠象征着一个人的体统,她就这个思想洋洋洒洒往下写,很快就把这篇文章在草稿上写完了。
正式誊抄的时候,祝翾觉得头顶一凉,抬头一看,竟然下起了雨,明弥这个乌鸦嘴!
更可恨的是祝翾的号房因为失修竟然是漏雨的,有几点雨一直漏下来打在她后背和脖子上,雨水甚至划入了她的脖子内侧,祝翾被凉的一激,忍不住“嘶”了一声,巡考的女吏看了过来,祝翾低下头闭上嘴忍着雨点打背继续考试,
她只能往不漏雨的那一侧偏了偏,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考卷不被雨水打湿。
可惜号房就这么大,她很难动身,只能委屈自己偏着头圈着卷子写,就这样写了几个时辰写得头疼脖子酸,浑身都不舒服,才好不容易把几张卷子全都写完了。
时间一到,考卷被封存收走,雨却正好停了,祝翾心里自叹倒霉,但是还是打起精神收拾考试用具。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