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46.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不对,是暴躁 上中……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46.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不对,是暴躁 上中……(第2/5页)

丫头怎么会有“轻侯”这个名字,一定是某个名士给她取的名。

    这个名士是谁?是皇帝刘洪?是十常侍?是杨赐?是袁隗?

    轻侯,轻侯,若是“轻王侯,慢公卿”,这个名士又想做什么?

    胡轻侯松开两个小不点的手,两个小不点乖乖地站在原地,睁大眼睛看着胡轻侯,一声不吭。

    胡轻侯踏出一步,没有回答刘暠的质疑,慢慢地道:“胡某从洛阳到元氏,一路行将千里。”

    刘暠冷冷看胡轻侯,你一路远行关本王屁事。

    胡轻侯继续道:“自出洛阳之后,流民日盛。”

    “自三五人,到几十人,几百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骨瘦如柴。”

    “自出洛阳,哨卡日稀。”

    “自百步一哨,到几十里一哨。”

    “胡某出洛阳之时,随从百余人,到元氏之时,随从三四千人。”

    她没有多说那些流民有多么的可怜,只说了自己的见闻,以及人数越来越多。

    “其人多为胡某半路收留的流民。”

    “胡某出洛阳之时,日行百里,住驿站,下酒楼,到元氏之时,胡某日行三十里,露宿荒野。”

    “篝火连天,夜色变红,不见日月。”

    “胡某的前方,枯树遍野,胡某的身后,寸草不留。”

    刘暠冷冷地看着胡轻侯,道:“元氏城外有流民吗?常山国有流民吗?”

    胡轻侯看着刘暠,道:“胡某没有在元氏城外见到流民,殿下也不知常山国有几许流民。”

    “胡某窃思,这元氏是不是就像洛阳,距离越近,哨卡越多,流民越少,距离越远,哨卡越少,流民越多呢?”

    “胡某又想,胡某从洛阳到元氏不过千里,经历城池不过十几个,如此就收留了三四千流民,这冀州,这天下的流民只怕百倍千倍于此。”

    胡轻侯淡淡地道:“殿下看不到流民,元氏没有流民,真定县没有流民,其实只是因为流民经历了寒冷的冬天,要么已经成为了官员与门阀的奴隶,要么已经成为了一抔黄土。”

    “胡某不需要问,不需要调查,不需要指证某个官员或者门阀中人。”

    “因为这些都是胡某亲身经历。”

    “殿下也知胡某本是常山国人士,胡某就是流民的一份子,若不是机缘巧合,胡某就是那一抔黄土罢了。”

    刘暠冷冷地道:“世人皆以为胡轻侯聪明机灵,八面玲珑,原来顽固至此。”

    胡轻侯笑了笑,继续道:“为何殿下看不到流民?”

    “因为官员和门阀以十几文、几十文钱将流民变成了奴仆。”

    “为何这天下有这许多流民?”

    “因为高达八成的佃租和赋税,不成为流民,难道吃黄土吗?”

    刘暠笑了:“你想要说官府搜刮民脂民膏?门阀大肆购买田地?你可知道本朝的赋税是多少?”

    他的笑容中带着轻蔑,胡轻侯一个文盲流民暴发户懂得什么:“你不会以为本朝的赋税是三十税一吧?”

    胡轻侯笑了:“殿下,胡某很清楚本朝的赋税。”

    “本朝田税三十税一,此外还有‘口税’,也就是人头税,前汉初立的时候是七岁之后不分男女收税,汉武帝改为三岁之后就收‘口税’。”

    “十五岁之后就改为教‘算赋’,不想到千里之外服徭役,还要缴纳‘更赋’。”

    “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叫‘献费’,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税赋。”

    “仅仅这些朝廷规定的税负,就可以占普通人家四成的收入。”

    “朝廷又时不时追加一些税赋,当地官员又巧立名目搜刮,门阀的佃租还有收佃租。”

    “这八成佃租和税赋只怕还是遇到了一个‘好官’,刮得不算太狠。”

    “若是遇到个狠的,只怕全部收入缴了税赋还不够,唯有卖地、卖身为奴,还有逃亡了。”

    “《汉书贡禹传》记载,‘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輒杀。’”

    “老百姓交不起‘口赋’,不分男女,开始杀婴了。”

    胡轻侯冷笑几声,自古以来,其实都一样,有钱就生孩子,没钱就不要孩子。

    刘暠微微一惊,道:“想不到你倒是知道得清楚。”

    他绝不相信一个乡下小丫头能够知道清楚知道朝廷律法,多少人一辈子没有搞清楚朝廷有多少种税赋。

    他也不信胡轻侯是在真定县查看过往公文而知道了真相,胡轻侯就算识字,愿意看书,也会将精力用在情情爱爱的诗歌上,怎么会有空翻看枯燥的律法书。

    刘暠淡定地看着胡轻侯,背后一定有人,是谁?皇帝知不知道?

    胡轻侯看了一眼意味深长看着她的刘暠,几乎将刘暠的心思猜得清清楚楚。

    她暗暗叹气,继续道:“胡某不仅知道前汉朝以及铜马朝的赋税,还知道前朝汉武帝是如何管理天下的。”

    “《汉书??食货志》有记载:“‘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

    胡轻侯淡淡地道:“这是把老百姓都关在‘里’之内,小吏早上点名,每天监督大家出去劳动,晚上回来也要点名了。”

    “‘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织。’这是冬天也要集体干活。”

    “‘筑障塞匿,一道路,专出入,审闾阎,慎管键。管藏于里尉,置闾有司,以时开闭。’这是进出必须接受管理。”

    胡轻侯道:“这‘犯我大汉,虽远必诛’,这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

    “……背后就是无数的大汉百姓从早做到晚,活活饿死累死,为了不交税而杀婴。”

    “真是好一个大汉朝啊,真是好一个汉武帝啊。”

    胡轻侯冷笑着,然后看着面色古怪的刘暠,道:“不要误会,胡某丝毫不在意百姓是不是被强制劳动。”

    “因为胡某很快也会强制劳动。”

    “胡某也要将流民关在一起,每天鸡叫起床干活,狗睡了,流民还在干活。”

    “一年春夏秋冬,每一天都有做不完的活。”

    胡轻侯平静无比,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马列社会,好像想要提高社会产出唯有强迫劳动。

    刘暠惊愕地看胡轻侯,然后冷笑:“那你多说什么?”

    胡轻侯嘴角露出冷笑,她究竟会是奴隶主,还是伟大的马列先锋?

    谁知道呢。

    她唯一确定的是汉武帝的时候百姓吃不饱,野菜糊糊都吃不饱,她会给她的“农奴”们吃饱穿暖。

    胡轻侯看着刘暠,轻轻笑道:“殿下,胡某废话这许多,是想告诉殿下,胡某还是有资格在这与殿下谈论时事的。”

    刘暠冷冷地看胡轻侯,有资格个p。

    胡轻侯继续道:“对了,这铜马朝有这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