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48. 天意未必会站在我这边 民心尽失的狗官……(第4/5页)
“三四月的时候,这几万亩田地必须开始种豆子。”
“胡某知道粟米产量比豆子高,铜马朝粟米产量每亩280斤,豆子只有每亩260斤。种豆子后几万亩地最后会少很多收成。”
“但是一来这块地此刻未必肥沃,种粟只怕产量会暴跌,不如种豆子来得稳妥,若是运气好,这里能够支撑到明年三四月,胡某还能收获一波冬小麦。”
“一来胡某要存粮食了,必须开始给众人吃野菜。可是……”
胡轻侯冷笑:“……吃惯了黍米豆子饭和肉汤的人对吃野菜会怎么想?”
她在冬天给几千流民吃黍米豆子饭和肉汤有多种原因,有冬天没有野菜,有流民们又冷又饿,身体普遍很差,吃黍米豆子饭和肉汤或许还能救一条小命,也有想要收拢人心,带着这么多流民最后千万别被流民反噬了。
这造成了流民们习惯了如今的伙食,若是下降,又会如何?
没有粮食就是最好的理由。
炜千和紫玉罗互相看了一眼,炜千慢慢地问道:“兵灾会很久?”
胡轻侯长叹,道:“会超出想象得久。”
炜千和紫玉罗倒抽一口凉气,两人都不怀疑胡轻侯的言语,胡轻侯是官老爷,自然会有内(幕)消息,多半是西凉或者并州又有蛮夷作乱了。
胡轻侯淡淡地道:“等解决了水源问题,我们就要开始练兵。”
炜千和紫玉罗脸色更差了,缓缓点头。
远处,一群山贼和流民正在认真讨论种什么野菜,都是流民出身,草根树皮都吃过,谁没有曾经饿得眼睛发绿?
世上再也没有比吃食更重要的东西了,多一口吃食就是一条性命。
哪怕那一口吃食是野菜也是一样。
……
第一天。
炜千呆呆地看着天空,喃喃地道:“下雨了……”
附近的篝火边有人无奈地向县城走,虽然现在还是濛濛细雨,但是下雨怎么干活?
胡轻侯恶狠狠地看着天空,阴沉着脸,问道:“这雨会下几天?”
一个山贼看着天空,这种细雨最麻烦了,可能就半个时辰,也有可能是几天,春天嘛,几天小雨有什么奇怪的?
那山贼挤出笑容恭喜胡轻侯:“老大,春雨贵如油。”
胡轻侯冷冷地看着那山贼,喝道:“滚!”
若是下几日下雨,对她的计划会有很大影响吗?
胡轻侯真的不知道,按理是没有的。野菜早几日种和晚几日种应该不会有大区别。
可是……
胡轻侯握紧了拳头,她不喜欢计划被意外打断的感觉,谁知道意外会不会一个连着一个。
身为股市韭菜就该牢记浮盈不是盈,没有拿到手的东西不是自己的。
以及天意未必会站在自己这边。
胡轻侯眼神凶狠,厉声道:“来人!”
片刻后,锣鼓声响了起来。
有山贼厉声喝道:“都回去干活!”
一个山贼鄙夷地看着一群百姓,道:“一点小雨都怕,是不是男人啊!”
另一个山贼呵斥道:“官老爷说了,别说下雨,就是下刀子都必须干活!”
一个山贼恶狠狠地威胁:“不干活,就没得饭吃!”
另一个山贼冷笑道:“今日是徭役,谁敢逃跑就是逃徭役,等着全家坐牢吧。”
一个山贼贴心地说着温暖的言语:“官老爷的五日期限还有四日,如是时日到了没有完成,你的脑袋有官老爷的刀子硬吗?”
无数百姓死死地看着拿着刀剑的恶狠狠的山贼们,谁忒么的说胡县尉是好人来着?
一群百姓互相劝着:“回去干活吧。”
“这点小雨,死不了人的。”
“庄稼人怎么会在乎这点小雨,干活,干活!”
“泥土被雨水湿润了,锄地更轻松。”
一群百姓三三两两地回到了工地,不时有人低声咒骂:“狗官!”“不得好死!”
锣鼓声又响了起来,一群人大声叫着:“抢晴天,抓阴天,牛毛细雨当好天。”
“月亮底下当白天,晴天一天顶两天。”
“小雨大干,大雨硬干,暴雨钻空干,没雨拼命干。”
“干!干!干!”
无数百姓愤怒地看着锣鼓队,官老爷真是毫无良心啊。
煮饭的篝火边,一辆马车停下,有山贼叫着:“过来拿生姜,胡县尉说了,今日多煮姜汤,每人每个时辰喝一碗。”
一群老弱妇孺淋着细雨,有的忙着搭草棚,有的在编草帽,谁都没看生姜一眼,官老爷不把人当人,只有自己爱护自己。
那山贼叹了口气,他能够理解百姓们对老大的态度的大变,也不理解老大为什么忽然这么黑心,下雨都不让人休息。
他只能喃喃地道:“老大就是心狠手辣啊。”
……
胡轻侯运气不错,沟渠并没有遇到岩石层,细雨下了半天就止住了。
当日的工程进度完全没有影响,整个工程历时四天就算顺利完工了。
有百姓欢喜地道:“终于可以回去了!”虽然下雨天干活受了一肚子窝囊气,但是能够顺利完成今年的徭役,并且早早回家,比什么都好。
“谁说完工的?”胡轻侯厉声呵斥。
“以为挖一条人工河流这么简单吗?就没想过水会不会渗透下去,两边的农田会不会坍塌吗?”
一群百姓面面相觑,河流边上的田地多得是,没见过谁家的田地坍塌啊。
胡轻侯厉声道:“别人怎么干,本官不管,本官的沟渠就必须按照本官的标准干!”
胡轻侯完全不知道挖河流需要做什么,真的只需要挖个土坑就可以了?
她没能从附近郡县找到一个懂得河流的河工指导,是附近真的没有这类专业人才,还是在自绝于门阀和官员之后被人刁难了?
胡轻侯深深后悔,做事情没有计划啊,竟然没有先找齐了需要的技术人员或者物资再与门阀和官员翻脸。
以后不能再这么愚蠢了,不走一步想百步,怎么死都不知道。
没了专家指导,胡轻侯只能胡来。
“沟渠两边的泥土尽量拍打严实,要比土坯还要硬!”
“沟渠底部的泥土不仅仅要拍打严实,还要铺一层碎石头来。”
胡轻侯隐约记得古代建造土坯城墙的时候会用糯米还是糯米水固定和填补缝隙,但是她既不确定自己没记错,也舍不得买糯米。
一十里长的沟渠,需要多少糯米?
为了产出粮食而浪费粮食,是不是太不理智了?
胡轻侯看着简陋的沟渠,这条沟渠乃至这几万亩田地的战略价值就是今年,只要今年可以大丰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