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56. 土地达人之锄 种地效果加10(第4/5页)
芒!”
社员们死命地看,有人叫着:“真有!可是一眨眼又没有了!”
有人怎么都看不出来,焦急无比。
胡轻侯笑道:“这一层白光就是‘土地之光’。”
“只要种地姿势最虔诚,对土地饱含热爱,每一锄头都精益求精,每一颗种子撒下去都认真无比,绝不会偏差一丝的农民才会得到上天的青睐,赐予‘土地之光’。”
一群社员仔细看那老农,就这年纪了还在种地,果然是土地饱含热爱啊。
胡轻侯严肃地道:“这‘土地之光’共分七七四十九层,到了三十层以上,他每日用的力比其他人少,可是干的活却比别人多,而且不论干多久,他都不会腰酸背痛。”
一群社员死死地盯着那老农,更加信了。
有社员叫道:“不错!张老汉就是比我们干得多!”
有社员尖叫:“什么?你干一整天不会腰酸背痛?”
那老农张老汉干巴巴地看着众人,眼神中渐渐闪光。
胡轻侯道:“那老农的‘土地之光’还没有到达极致,等到了四十层以上,他一锄头下去,土地里就会随着他的锄头冒出尺许方圆的白光,地里的庄稼就会比其他人多三成。”
一群社员惊呼,羡慕妒忌恨地看着那张老汉,那可是三成的庄稼啊,这还得了!
那张老汉呆呆地站着,只觉腰板渐渐直了,血液渐渐热了,笑容渐渐止不住了,这辈子的屈辱和灾难都微不足道。
胡轻侯道:“若是‘土地之光’到了四十九层巅峰,上天就会赐予他延年益寿。”
一群社员更加惊呼了,还有这等好事?
胡轻侯笑着道:“不过这‘土地之光’越往后面,提升越是艰难,前三十层只需要卖力种地就会得到上天的认可,到了三十层以上,不论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上天的认可了。”
薛不腻惊讶地问道:“这是为何?”
无数社员一齐看着胡轻侯,同样不解。
胡轻侯严肃地道:“上天为何授予他‘土地之光’?”
“那是因为他让土地种出了最多的庄稼,养活了更多的人。”
一群社员点头,活人性命是大功德啊,自然会得到上天的赏赐。
“可是一个人能够种多少庄稼?只靠一个人,能够让天下人都吃饱饭吗?”
“他一个人再怎么卖力种地,只不过是他一个人吃饱而已。”
“天知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若是有人只想着好东西自己藏着掖着,不愿意兼济天下,上天为何要赐予他好处?”
一群社员用力点头,太认同这个道理了。
胡轻侯看着那老农,道:“这是本农庄第一个有‘土地之光’的人,本官不能轻慢了。”
“来人,赐予他一壶酒,十个鸡蛋,一斤肉。”
“本官赐予他‘土地达人’的称号,佩戴小红花。”
“他的锄头命名为‘土地达人之锄头’。”
“来人,将‘土地达人之锄头’取来,将本农庄内所有锄头都修改成一模一样的,以兹纪念。”
无数社员羡慕妒忌恨地看着那老农张老汉,这是何等荣耀啊。
那张老汉慢悠悠跪倒在地:“谢县尉大老爷!”
胡轻侯摇头:“你不用谢我,这是上天赐予你的荣耀,胡某只是替天赏赐。”
那张老汉惊喜之下,精神恍惚,听着四周的呼喊,恍如梦中,待从梦中醒来,胸口被佩戴了小红花,手里拎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是酒、鸡蛋和猪肉。
他又一次大声叫道:“谢县尉大老爷!”
消息传开,整个集体农庄无数人赶来看“土地达人”,好些人果然看到了白光。
“真的有!”无数人又是欢喜又是震惊。
有人羡慕极了,自己也种了一辈子地了,为什么没有“土地之光”?
有人大叫:“那还用问?是姿势不对!只有正确的虔诚的姿势才有用!你叩拜祖先的时候姿势不对,祖先会理睬你吗?”
众人用力点头,热切地看着那张老汉:“教我吧,教我吧!”
那张老汉又一次满脸通红,晕头转向,被人鄙视了一辈子,到了老了终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
他嘶哑着嗓子叫道:“放心,我一定教你们!”
不仅仅为了达到四十九层后延年益寿,更为了自己能够被这许多人围绕和求教,此中的美味,胜过醇酒,赛过猪肉。
数日后,整个集体农庄的所有人都换了“土地达人的锄头”。
有社员惊喜无比:“真的有效!我改了姿势后,种地竟然没有腰酸背痛!”
有社员用力点头,带着自豪:“我就说我种了一辈子,怎么就没有‘土地之光’,那就是因为我姿势不虔诚啊,现在我改了姿势,立刻就有了‘土地之光’了。”
他骄傲无比,虽然自己依然看不到“土地之光”,但是不再腰酸背痛就是最好的证明。
……
“土地之光”的谣传很快传遍整个真定县。
赵阀阀主摇头:“纯属胡说八道,老夫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土地之光’。”
一群赵阀中人却默不作声。
派去胡轻侯的学堂念书的赵氏子弟都去看了“土地之光”,个个都说看到了,可是小孩子的言语实在信不得,这“土地之光”有些真假难辨。
赵阀阀主叹了口气,道:“但是,这集体农庄的干活速度又提升了。”
按照如今的工作进度,到了耕种期结束,集体农庄耕种的总田亩数极有可能超过一万二千亩。
假如以赵阀最开始的预估数字五千亩计算,这胡轻侯的集体农庄的农民足足干了两倍半的活计啊!这个数字足够让任何一个门阀世家的人惊掉了下巴。
有赵阀中人喃喃地道:“胡轻侯到底是怎么做的?”
他收齐了详细的情报,胡轻侯有多少壮劳力,有多少头牛,每天给社员吃什么,什么时辰起床干活,什么时辰睡觉,就是没有看出什么稀奇的东西。
唯一与赵阀不同的,可能就是社员吃得比较多。
赵阀的佃农们一日只吃一碗野菜糊糊的是普遍情况,而胡轻侯的社员每日早晨一碗野菜糊糊两个野菜馒头,中午和晚上一碗野菜糊糊一个野菜馒头和一碗黍米豆子饭。
难道这就是胡轻侯的人干活数量加倍的真相?
可纵然他取了相同得到食物给佃农送去,看着佃农们当场吃了,也没看见佃农们干出加倍的活计。
到底到底到底是为了什么?
那个赵阀中人茫然不解,完全不知道胡轻侯除了这些物质上的付出,还有精神上的付出。
赵阀阀主道:“那五百人还是尽快给胡轻侯送过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