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67. 快看,有菜鸡送人头 高手眼中的破绽……(第2/5页)
,什么本朝第一名将,这个时候只求把皇甫高推得高高的,没有把皇甫高说成千古第一名将已经很有廉耻了。
有官员捋须道:“神州板荡,妖孽丛生,此时此刻非皇甫高不可。”
皇甫高就是士人对抗皇权的棋子,只要皇甫高复出,那就是士人赢了一局。
刘洪冷冷地看着袁述和袁隗,胡轻侯只杀了一个袁韶真是太不懂事了,应该灭了汝南袁氏满门才对。
有官员看了一眼何井,目光冰凉,你是站在士人这一边,是站在皇帝这一边,还是站在宦官这一边?何去何从,一样可决。
何井如芒在背,微笑道:“不错,太平道反贼肆虐本朝八州,仅仅卢植一人何以平叛?皇甫高乃军中名将,有皇甫高在,平定叛乱易如反掌。”
他努力真诚地看着刘洪,我真的不是站在士人这一边,我是为了本朝的安稳考虑。
刘洪冷冷地看着何井,你要不是我大舅子,我今日就砍下你的脑袋!
张让微笑道:“何大将军此言差矣,何谓只有卢植一人?胡轻侯围剿太平道贼首张角,难道功劳小了吗?”
他将“贼首”两个字念得特别大声:“蛇无头不行,贼人以贼首张角为号,胡轻侯牵制住了贼首张角,太平道贼人失去了指挥,各自为战,功莫大焉。”
张让盯着何井,道:“胡轻侯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尉,属下不过几十人,起义军不过数千人,便就能与贼首张角对峙,卢植有朝廷最精锐的十数万北军,难道还不能平定一群残兵吗?何以还需要有大将领军?”
刘洪重重点头,心中对胡轻侯和《太平经》再有疑虑,此刻万万不能误了大局,道:“不错,胡轻侯力敌太平道贼首张角,余人不足道也。卢爱卿定然可以平定太平道余众。”
大司农张温道:“非也。太平道贼人在八州作乱,胡轻侯、卢植可定几州?平定叛乱唯恐人不多,力不尽,速不快,岂有只依赖一两个人的道理?当请再拜皇甫高为将。”
刘洪冷冷地看着张温,你一个管农事的人说个p!
杨彪道:“天下百姓限于危难之中,朝廷当倾尽全力救民与水火之中,皇甫高必须为将。”
刘洪冷冷地看着杨彪,你老子被朕罢免了,你也想罢免吗?
大殿内数百文武官员一齐道:“为天下计,请拜皇甫高为将!”
刘洪手轻轻发抖,这群王八蛋又逼宫!他心中颤抖,只有允了,可是怎么都不甘心。
张让道:“诸位公卿说得有理,平定叛乱唯恐人不多,力不尽,不如拜胡轻侯为将,统辖皇甫高平定冀州、幽州,拜卢植朱隽为将,平定中原。”
一群官员冷冷地看着张让,将朱隽也拜将倒是在预料之内,这叫互相退让一步,可是“胡轻侯统辖皇甫高”,这不是摆明了让胡轻侯干掉皇甫高吗?
张让微笑着向刘洪行礼:“如此,天下大定矣。”
一群文武百官坚决不同意,定你个头!
有官员道:“中原危急,何以让皇甫高去幽州冀州?”
有官员甩袖子:“胡轻侯只是一个县尉,无才无德,岂可拜将?”
有官员道:“胡轻侯与太平道蛇鼠一窝,万万不可轻信。”
刘洪看着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坚决反对,再无片刻前逼宫的嚣张,心中有种莫名的快意,每次都是朕妥协,现在也该轮到你们妥协了。
他看了一眼张让,果然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张让啊
刘洪微笑着道:“拜卢植为北中郎将……”
一群官员死死地看着刘洪。
刘洪继续道:“……胡轻侯为左中郎将,朱隽为右中郎将,皇甫高为羽林中郎将……”
刘洪看着带着愤怒和紧张的文武官员,心中满满的快意,道:“……令胡轻侯率皇甫高即日平定冀州幽州太平道贼乱……”
大殿内无数文武官员愤怒地看着刘洪,飞快寻思这次交锋算是赢了还是输了。
袁隗傲然看着众人,当然是赢了!皇甫高复出就是赢,而是大赢特赢!以后全天下都知道只要听士人的言语与皇帝作对,根本不会有任何损失。
纷乱的大殿中,朱隽在角落感慨万千,终于有机会施展抱负了,可是这次竟然是宦官出了大力,他以后难道是宦官一党了吗?会不会从此更加被士人敌视?
朱隽看了一眼身边,哪怕近在咫尺,依然没有一个士人对他表示祝贺或者善意。他心中默然,想到了“凉州三明”。
当日“凉州三明”为了前程而各自选择立场,结果没有一个善终,今日同样出自草莽的他,皇甫高,胡轻侯,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真是越想越心寒啊。
……
退朝后,袁述看也不看袁基和袁隗,大步当先出了皇宫。
他很清楚袁基此刻愤怒到了极点,但他没空与袁基废话或者与袁隗解释,他此刻没有这许多时间。
袁述上了马车,不断地催促:“快些!快些!”
马车疾驰,出了洛阳城,在城外某个宅院停下。
袁述不等马车停稳就跳了下来,大步冲进了宅院:“皇甫将军,你已经是羽林中郎将了。”
皇甫高穿着农夫的衣衫,拿着锄头,愕然看着袁述,泪水陡然涌了出来,扔掉锄头,跪倒在泥土之中,嚎啕大哭:“二公子!主公!”
袁述伸手将皇甫高搀扶起来,道:“皇甫将军国之重臣,为天下计而欲除奸佞,天下自然记得皇甫将军的忠义,绝不会辜负了皇甫将军。”
袁述一个字都不提汝南袁氏,也不提他出了多少力,皇甫高只要略微打听就能知道今日是他为皇甫高争取了机会,何需他亲自说明。
袁述微笑着道:“来人,拿衣衫骏马宝剑来。”几个仆役捧着华丽的衣衫进来,门外,有马嘶声传来。
袁述看着泪流满面的皇甫高道:“皇甫将军速速沐浴,而后进京受封。”
皇甫高再次大哭:“主公!主公!皇甫高愿为主公肝脑涂地!”
袁述柔声安慰着:“皇甫将军何以如此见外?”心中欢喜无限。
当年袁韶死后,袁基轻易接手了袁韶的党羽,一举成为汝南袁氏下任阀主的热门人选,袁述愕然之际反复深思,自己到底缺了什么,为何屡次被别人抢了先机?
袁述认为自己有名望,有计谋,有才华,有威仪,与袁基和袁韶相比,唯一缺少的就是演技。
不错,演技!
袁韶为了权力可以假装豪迈,招揽无数市井之徒,有了洛阳第一人的名头;袁基可以在袁韶势大的时候假装支持袁韶,在袁韶死后嚎啕大哭,表演兄友弟恭,进而尽数接收了袁韶的党羽。
只有他袁述实诚无比,不肯低三下四的演戏。
袁述痛定思痛,决定同样走袁韶的道路,招揽各路亡命之徒。但他实在是看不起那些市井之徒。
袁韶手下几百个市井之徒起到了什么作用了?是杀了宦官,是杀了胡轻侯,还是杀了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