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140-150(第9/29页)
己炼制的那颗丹药。
刚刚还惊呼“金丹”的众人,拿着几万两银票抢着要买的富豪,这会儿都沉默了。
然后众目睽睽之下,顾璋把那颗丹药喂给了兔子。
在这一瞬间,许多人心里还是有片刻挣扎——怎么就喂给兔子了?万一……那不是让一只兔子长生不老了!
兔子吃完,耳朵立马竖起来,特别精神,活蹦乱跳,看起来是一只特别健康有力的好兔子。
但帅不过三秒,在数不清的眼睛注视下,腿一蹬,噶了。
众人:杀人诛心啊!!!
顾璋知道自己胡乱捣鼓的丹药不能吃,也没想到这么毒,三秒就让兔子蹬腿。
顾璋顺水推舟,胡侃道:“看,越是玄乎的丹药越不能吃。要是不懂的人真吃死了,丹师还能忽悠一句,说你命不好,身体里杂质太多,或者没有仙根,所以承受不住火云金丹的地心之火的焚烧。”
确实是丹师能说出来的话。
有时候服用丹药没效果,丹师就会用各种理由来搪塞,是你哪里哪里有问题,没有达到标准,这才失败,没效果。
炼丹师们已经如坐针毡,看向顾璋的眼神也带着愤怒,这已经不是砸饭碗,砸锅灶的问题了,这是直接掀翻他们祖坟!
顾璋感觉背后有点凉凉的。
他这么弱小可怜又无助,哪里承受得起这么凶残的目光?
顾璋顺势开口祸水东引道:“今天的化学课就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了解到丹药的危害了,最后要感谢皇上为这节课提供的帮助。”顾璋朝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语气十分真诚又尊敬。
微服的明盛帝:!!!
顾璋这臭小子要干什么?
他为这节课提供什么帮助了?说他被丹师诓骗,还赠送丹药给臣子,这要是传出去,他还要不要脸了?
顾璋语气十分真诚,把明盛帝好好夸了一通,说他冷静又敏锐,在丹师献药的时候,察觉了不对,猜想可能对身体有害,心系百姓,不忍百姓被这些炼丹师蒙骗,于是找到了自己,要将真相研究清楚,告知大家。
明盛帝啊,真是个心系百姓的好皇帝!
明盛帝:“……”总算松了口气。
颜面是保住了,但手臂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不过也觉得有些贴心,臭小子还知道给他留点面子,没像是坑其他人一样直接坑他。
“原来这是皇上的安排!”
“皇上竟然还能为我们考虑,让顾大人这般能臣,亲自研究丹药,为我等警示丹药之害,实在是感激不尽。”
顾璋:没错,都是皇上的意思!
顾璋也一脸感动,不断点头。
了解顾璋的人,这会儿都感觉怪怪的,觉得这话最多信一半。
但从没和顾璋相处过,只听过他各种美化版传言的人,一下就信了!
是啊!
顾大人小小年纪,吃什么丹药呢?
正是最精力充沛,意气风发的年纪啊!他们都是在上了年纪之后,感觉力不从心后,才接触丹药的。
肯定是明盛帝发现的没错!
顾大人只是因为能力出众,所以被皇上委以重任,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出!
被砸饭碗、掀锅灶、挖坟掘祖宗的丹师,怒气瞬间转移。
原来是皇上!
但也只上头了一秒,怒气可不敢冲着皇上发,又齐齐调转怒□□头——是谁?是谁自不量力去给明盛帝献丹的?!
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吗?
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的道理不懂吗?没先辈忽悠皇帝造船出海,寻找仙岛的口才和本事,你去忽悠皇帝做什么啊!
露了破绽自己被下狱就算了,竟然还连累他们!
金药师瞬间成了行业公敌。
新一期的报纸发出,全国各地打着各种旗号,忽悠中老年人延寿、长生的炼丹师们纷纷连夜收拾行囊。
天工学校,一战成名。
第144章 盛世来17
这个时代娱乐少, 新鲜事更少,少有错过后续的。
几乎所有看过炼丹上篇的百姓,都眼巴巴地关注着后来的结果, 等报纸一出来,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内容。
“啥?”
“那么贵的丹药,竟然买来是有毒的?这也太丧良心了!”
“花钱给自己下毒,我怎么觉得那些富贵老爷有点傻呢?”要是能在租田给他们的时候也这么傻就好了,农人十分遗憾地想。
“我听说,官府在抓那些害死人, 随口胡说的炼丹师。”
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百姓都买不起丹药,在他们眼里, 丹药是富贵人家才能享受得起的金贵玩意。
对丹药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对报纸上精彩的炼丹故事感兴趣啊!
怎么就这么会编呢?炉子上有紫气, 还有龙在上面飞, 还跟打雷一样啪啪响, 这可太有趣了!
连那些被骗的富商什么反应都有呢!
其实被骗人的反应,在报纸上自然不会写得那么详细,但是民间早就形成了产业链, 说书先生等人会自发补全。
甚至在大宣开放的民风下,文风盛行的地区已经有了自己当地的小报纸, 其中八卦之精彩,故事之有趣, 都让人欲罢不能。
这些小报纸,还会对官方报纸的一些内容,进行“合理化加工”, 使其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传着传着,有大量发行的报纸打基础, 故事没有变得太离谱,不过“丹药长寿是骗局”“各种现象是假的”等等观念,都随之流传开来。
江陵府,杜家村。
一群小萝卜头浑身是泥土,灰头土脸地蹲着围成一个圈,看着中间的东西,表情像是在琢磨什么:“这可要怎么办?”
他们中间放着些“破烂”,表情都有些苦恼。
村长路过撇了一眼,要是以往,他肯定要骂一句调皮捣蛋,但是现在不同了,他声音嘹亮:“大河,小湖,你们又在做实验呢?要是有想法了,别管对不对,记得去书肆先留个答案。”
“好。”
“知道啦——”
小萝卜头们头也不抬,玩得专注,村长见此笑骂一声,又朝着村里排涝的水车走去。
这是他养成的一个新习惯,每次回家之前,都要去检查一下他们村排涝的宝贝。
这可是村里娃娃,为他们村的地形特地设计的,换到别的村,都没有他们村这么好使呢!
但即使是这样,十里八乡也好多人过来围观,花着钱想要借回去用一用,只因为人根本干不过它。
它能不吃不喝,从早到晚,又从晚到早干活!
杜村长珍惜地摸摸,又好生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出纰漏,这才安心往家里走。
“村长,你看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