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 157.第 157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 157.第 157 章(第1/3页)

    契断开了,像丝絮一般,轻盈又脆弱。

    不消片刻,这契约就不见踪迹,快得让潘垚觉得,方才那道契只是她的错觉。

    白纸上的赊条一式两份,红印按下了,小江哥连忙收了红泥,动作利索。

    大江吹了吹白纸,拿了其中一份给来人,笑着道。

    “喏,你一份我一份,这锅啊,你就拿回去用吧。”

    “给我用?”来人接过白纸,另一手接过锅,犹难以置信模样,吭哧了两下,脸有些红。

    “真、真给我用了?”

    真白给一口锅?按个手印就成?

    这可是一口锅啊,值三张大团结的大黑锅。

    普通人,那也得用大半月的工资去买的!

    提着锅柄,来人觉得,他今儿好像是走大运了,简直是白捡几张钱。

    “对对。”大江笑得爽快,“我们生意人可不吹大牛,一口唾沫一口钉,说给你就是给你。”

    “喏,拿着吧!”

    “放心,我这也不是白给,等猪过千,牛过万,地瓜一斤一块了,我就带着这赊条寻来,到时,大哥你可得给我一百四,白纸黑字,可不兴赖账啊。”

    一百四这个词,大江加重语气,咬了咬重音。

    买东西的人听了,都不禁咋舌。

    一百四呢!

    好贵好贵!

    “成成,到时保准还你。”来人也肉痛了下。

    不过,到底眼下困难,想着还债还不知道是多久后的事情,他又放松了些。

    “大哥,还要买些别的吗?”大江热情,招呼来人挑东西,“不是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们江氏兄弟的东西好着嘞,便宜又实用,东西还齐全,您瞧瞧,您瞧瞧,有需要的就带两个?”

    “还给赊?”来人瞪大了眼睛。

    “哈哈,”大江笑得豪爽,“那不能够,我们兄弟也得吃饭的,对不?”

    他微微侧了个身,将挑东西的位置让出来。

    “就砍刀剪子和大锅可以赊,别的都是卖的。”

    “我就说嘛!”听到这话,来人松了口气。

    要都是赊的,他心里还莫名犯嘀咕,操心别人怎么赚钱,有些不安心。

    视线一转,看着三轮车上挂着的东西,来人颇为心动。

    大东西买不起,零散的小东西买一买,花个几毛一块的,他倒是能承受。

    像那头花就不错,红艳艳的,边沿再有些碎金色,他家丫头戴了,一准儿好看!

    三轮车这处热热闹闹,财炁如水势,越涌越多。

    不过,潘垚瞧了,赊锅赊剪子的人还是少。

    “不敢哩。”

    “就是,人老祖宗都说了,天上不掉馅饼,掉下来的都是陷阱,我胆子小,咱们还是自己花点钱,心里也舒坦。”

    “对,有多大碗就吃多少饭,别跟老刘头一样,还去赊,不踏实!”

    细细碎碎的声音响起。

    老刘头,说的便是赊了锅的汉子,他是头一个赊锅,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个赊锅的客人。

    这会儿,老刘头拿着锅和一张赊条,带着给孩子买的一朵头花,往家的方向走去了。

    见人不在了,大家伙儿便说了老刘头两句。

    都是踏实过日子的,老刘头这样,在大家眼里,他就像是借了利子钱一样。不单单是利子钱,它还像赌!赌以后会不会猪过千,牛过万,地瓜一斤一块钱。

    “唉,他家也不容易。”有知情的乡亲帮着说了一句。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婆娘还是个脚跛的,一家生计都在他身上,顾着现在的日子都不容易了,还考虑以后作甚?眼下能省一点就是一点了。”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话一出,潘垚瞧到,买东西的人叹了口气,不再说老刘头,只埋头挑自己要买的东西。

    ……

    小江一直站在长条凳上,除了招揽客人,站得高,看得也清,他得瞧着有没有别人浑水摸鱼。

    大江在收钱拿货,时不时还得拍拍手掌,支着脚抖一抖,添一份招揽客人的热闹。

    ……

    因为人多,榕树下,潘三金的西瓜生意都被带得好卖,毕竟这天儿是真的热,大汗淋漓时候,吃上一口沁凉又甜爽的瓜,绝对是快活赛神仙。

    日头一点点往上爬,晒得地面都飘起了浮土。

    市集的人少了,摊主也准备回去。

    江家兄弟收拾着摊子,油门踩了踩,车子突突突的响起,这是准备走了。

    “盘盘,咱们也得家去喽。”潘三金招呼了一声,将东西整了整,尤其是潘垚新买的鸡公碗,这东西脆得很,得装好,不然,路上的路不平,多磕绊几下,非得把碗磕成几瓣不可。

    没听到应声,潘三金抬起头,就见潘垚还坐在树干上。

    顺着她的视线看去,正好瞧到柴油三轮车颠簸了下,沿着路开远。

    “怎么了?”潘三金问,“刚刚就看你一直看江家兄弟那边,想买啥呀,下次市集,爸爸再带你来这儿买。”

    “不买啥呢,家里都有。”潘垚摇了摇头。

    “爸,我帮你呀。”她跳下树枝,跟着潘三金一起,将摊子收拾妥了,推着板车往偏僻的胡同里走去。

    再出来时,轻车简行。

    ……

    路上,潘垚和潘三金说起了赊锅时,两方定了契的事。

    潘三金惊了惊,“借运?那刚刚那个老大哥——”

    “没事,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大江哥修行不行,契才立下就断了,被借走的运寻不到落处,又还回去了。”

    要不是这样,刚刚这大江哥小江哥哪里有这么好做生意,摊子都得被潘垚闹翻了。

    “那就好,那就好。”潘三金庆幸。

    会去赊锅,除了贪便宜的,还有的便是日子实在难过。

    这种时候要是再被借运,那就是雪上添霜,屋漏偏逢连夜雨了。

    潘三金方才瞧了好一会儿热闹,知道赊锅的不多,就一个老大哥。

    “看来,老祖宗实在明智,说的话都是有道理的。”

    “贪小便宜就是容易吃大亏!”

    “是呀,还好咱们刚才都没有贪便宜。”

    日光晒得江面一片银灿灿的,客船行驶在江面,船行破水,发出突突的声音,潘垚拿着爸爸给的零花钱,买了两瓶橘子味的汽水,喝上一口,被汽泡激得眯了眯眼睛。

    回头时候,她得再去瞅瞅。

    赊刀、赊锅做生意可以,借运可不成!

    ……

    夏日天气疏朗,夜空都格外的明亮,漫天的繁星点缀,天幕幽蓝,一轮明月高挂树梢头。

    忠关街的一处老宅子后门处,一辆三轮车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