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 208.第 208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 208.第 208 章(第2/4页)

人胆大,这就是艺高人胆大!

    ……

    徐正民和胡秀兰搬了棕绷床丢掉,这床,他们是不敢再睡了。

    潘垚有些可惜。

    还是好好的床呢,用了千根棕线编织而成的,冬日透气,夏日凉快的,劝了两句,见他们瘆得慌,也就不再多说了。

    罢了,新年有新物,买个新床也是件开心事。

    徐正民塞了红包过去,热情地要留潘垚在家吃一顿饭,

    “正好去耀祖的鸡寮里挑两只鸡,记我账上,一会儿来一盘红烧鸡肉,再来个香菇炖鸡汤,菜园子里摘个豆,再来把青菜,就很丰盛了。””

    胡里德拐着脚,还一脸喜色地站起来。

    “我去我去,小大仙,不是我自夸,我这眼睛是淬过火的,就跟火眼金睛一样,哪一只鸡的肉好吃,我一瞧就知道,别人学都学不来,这是天赋。”

    胡秀兰也劝留客,“是啊,要不是有小大仙,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事好生吓人,谁能想到,夫妻吵架也引了鬼回家,还睡床榻上了。”

    听了徐正民这几天的事,胡秀兰毛骨悚然。

    她完全无法想象,要是她遇到了这事该怎么办,吓都要被吓死了。

    “还好只找着老徐,没去我娘家那边寻我,更没睡我的床边儿上!”

    死道友不死贫道,就是夫妻也一样,胡秀兰是庆幸又好奇。

    “可是,它为何不找我呢?一次都没有,就只找了老徐。”

    徐正民苦哈哈,“你没事就好。”

    “它聪明着呢,”潘垚捏了捏上、床鬼,解释道,“伯娘你是生着气回娘家的,床上有人,自然能警觉,伯伯这边就不一样了。”

    说完,潘垚瞧了徐正民一眼。

    徐正民:……

    是是,他睡了六七日才发现,白天时候也没有关心一下媳妇,说来说去,这趟吓,还真是他自己活该!

    “再有——”

    潘垚多瞧了胡秀兰几眼,又瞅了瞅胡里德。

    徐家离李家的鸡寮倒是不会太远,这会儿,胡里德已经指挥着李耀祖抓了两只鸡回来了。

    果然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是个眼睛毒辣的。

    只见每一只鸡都是油光水滑的,皮肉紧实,眼睛机灵,精气神十足,一瞅就是平时跑得快,抢食也厉害的角色!

    潘垚的视线落在这兄妹俩的狐狸眼处,试探地问道。

    “伯娘,你家以前是不是从北边迁来的?”

    “小大仙连这都算得出来。”胡秀兰惊奇。

    潘垚笑了笑,这倒不是算出来的,是瞧出来的。

    胡家兄妹都有一双狐狸眼,身上还有一丝和寻常人不一样的炁,那是妖炁。

    胡家祖上定是有人和一狐妖结了缘,还是姻缘。

    胡里德和胡秀兰都瞪圆了眼睛,两人面面相觑,都道这事他们倒是不知道。

    “气息很淡很淡了,这位大伯的会比伯娘浓郁一点点。”潘垚指了指胡里德,又比了个指甲盖的大小。

    示意就算浓郁一点,那也非常的少。

    “应该是许多代之前的事了,放心,没有影响的。”

    至于会不会有返祖的迹象,那就是中彩票的概率,一般不中,当然,也可能中。

    心一宽,胡里德和胡秀兰颇为稀奇。

    两人都停了手边忙活的事,回想着自己是不是有和别人不同的地方。

    “难怪,咱们家从来就养不来鸡!别的牲畜行,鸡就不行!”

    大公鸡到了他们家,甭管原先是多么精神抖擞,第二天都得蔫耷着鸡冠,趴在地上,一副腿软没精神的模样。

    原来,这是嗅到了爱吃它们的天敌,狐狸的味道了啊。

    “狐狸给鸡拜年……嘿嘿嘿,原来是这个由头。”胡里德好笑得不行,想起了什么,一拍大腿儿,又道。

    “对对对,咱们家娃娃小时候背上的毛毛,那也比别人家的厚!”

    胡秀兰嗔了一语,“大哥,这事儿你还自豪上了?”

    “你们男孩子还不觉得,我和小妹不一样,小时候,我们可心烦这事了!”

    不单单是背,手脚也是,都不好穿短袖短裤的,到大了一些,这情况才好转。

    “哈哈哈。”胡里德又是一阵笑。

    “我去做饭。”胡秀兰抓了大公鸡到院子里。

    潘垚瞧过去,只见手起刀落,拔毛放血,当真是一个好把式。

    滚水烫过,鸡毛便好褪了许多。

    胡秀兰还有些坏心眼,院子很大,空余的地方也多,她偏偏拎了红皮大脚盆在小贼江新伟旁边。

    一边烫毛拔毛,一边瞅瞅江新伟的脑袋,啧啧两声。

    “秃了秃了,贼容易薅。”

    江新伟:……

    送他去公安局!

    他要去公安局!

    潘垚瞧了在一旁偷笑。

    伯娘这一招,伤害性和侮辱性都极大啊。

    ……

    白鹭湾的大队长带着人来了,后头跟着好几个乡亲,个个扛着锄头,拿着铁锹。

    威势赫赫,唬得江新伟不行,腿软又惊恐瞪眼。

    “没瞧到别的贼,会不会有人在外头接应?”

    “村子里多瞧瞧,特别是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别叫人藏着了……这大过年的,要是丢了点什么,年都不好过。“

    听了这话,村民们警醒,一些又去村子里走走瞧瞧,一些盯着江新伟,神情格外的不善。

    “大白天的就敢来做贼,别不是还想着哄走咱们村的几个小娃娃吧。”

    这话一出,群愤皆起。

    仔细想想,这话不无道理。

    都说偷拐一家亲,做这些肮脏事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道。

    有一些时候,偷了东西不算,还会偷别人家里的小娃娃,不费工夫,就顺手的事儿,转手一卖,只要联络道上的下家,自然有卖娃娃的门路,到时就又是一笔收入。

    这是没本的生意!

    当即,锄头铁锹砸地,好些人都拔高了嗓子,虎眼一瞪,神情不善地喝道。

    “丢在地上干嘛,吊起来,把他吊起来……咱们在村子里搜,一个不留神,说不定还会瞧漏眼了,狠狠地打上几顿,我就不信了,他能什么都不说?”

    李耀祖和潘垚对视一眼,苦哈哈了。

    他凑近潘垚,小声道,“小大仙别担心,闹不出人命,我刚才打电话报公安了。”

    “要不,小大仙你劝上两句?”李耀祖建议。

    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芭蕉村的小大仙啊,年纪虽小,本事不凡,说出来的话谁都信服。

    潘垚算了算镇上公安局到白鹭湾的路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