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30-140(第9/16页)

道雪影不影响产量,而且有时候小麦也会被冻到。”

    以前没有办法只能瞎种,现在有人能问了,就忍不住想来问一问。况且他们也知道李承乾很看重冬小麦,万一产量不尽如人意,李承乾不高兴怎么办?

    “现在我们知道了。”为首的青年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目光看陈长生,继修水车和代耕架之后,陈长生连田地上的事都能解决了,越来越厉害了。

    百姓听说雪对小麦有好处,顿时就不担心了。而小孩子更兴奋,一下课就冲到雪里玩起来。

    这也是他们少有的玩雪机会,在棉花普及之前,他们没有足够的衣服御寒,冬天只能穿着所有的衣服,盖着所有被子和家人挤在一起取暖。玩雪就相当于作死。

    现在家家户户种棉花,人人穿得上棉衣,他们才能跑出去玩雪。

    李承乾见他们玩雪,也有些跃跃欲试,他还没和这么多人一起玩雪呢。碍于做小先生的威严矜持了一会儿,还是没忍住“嗷”的一声冲了出去,和众人闹成一团。

    李承乾玩得累了,回去之后被灌了一碗姜汤,然后就裹着小被子睡了过去。

    第二天下午,他照样去陈家河村上课,却有好几个孩子没来,一问才知道是生病了。

    李承乾挠头:“是不是昨天玩雪受凉了?”

    “也不全是这个缘故,村里其他人也生病了,可能就是突然下雪,大家难免受凉。每年到了冬天都是这样,很多老人和小孩都熬不过去,今年得病的人已经少很多了。”

    因为吃得饱,百姓身体好,抵抗力变高了。又因为穿的暖和,没那么容易着凉,也就没那么容易生病。百姓已经很感恩了。

    然而不说最后两句还好,一说李承乾就坐不住了,下课后就要去生病的人家看看,别人拦也拦不住。

    李承乾并不担心,他有七十八郎在,即便生病了也不会有事的。

    在村里逛了一圈,百姓生病倒是不重,只是这个年头一点小病也可能死人,尤其老人和小孩抵抗力弱,还有一些人有其他病。

    李承乾对陪同探望的村长道:“我庄子上有大夫,请来给他们看病吧。”

    村长叹气道:“草民等不是请不起大夫,而是买不起药材啊。”

    请大夫把个脉要不了多少钱,但药材却很贵,一般人根本吃不起。

    李承乾皱起眉毛,这不是三五个人,他农庄上也没那么多药。且如果一力包揽,那也不能只管陈家河村,而不管附近的其他村子吧?

    可若几个村子都管,事情就闹大了。

    想了想,李承乾道:“我可以找人给你们治病,药材他们也会承担,但是他们的医术可能不是很好,你们愿意吗?”

    “这……”村长犹豫,“医术有多差啊?”

    李承乾:“也不能说差吧,应该比一般的乡间大夫厉害一些,但是比不上太医。”

    村长:“……”

    他还以为是比不上游方郎中的那种,说不定会治死人那种,原来是比不上太医院,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村长欣喜道:“不用太医!不用太医!乡间大夫就可以了,草民多谢殿下。”

    李承乾点点头,回去就给孙思邈写信。

    是的,李承乾想请来给村民看病的就是太医署的学生。

    太医署招生也有好几年了,第一批入学的现在小有所成,开始偶尔去各个地方义诊,一则锤炼医术,二也是便利百姓。

    他们有朝廷的拨款,药材也可以免费赠送,虽然大都是便宜的药材,种类也不是很多,但对百姓来说也差不多够用了。

    李承乾就是请孙思邈和太医署令商量一下,派几个学生来陈家河村这边义诊。

    信使走之前,李承乾又叫住了他,重新写了一封信:“把这一封送给工部尚书段纶。”

    信使应了一声,带着两封信走了。

    长安城里的孙思邈和段纶收到李承乾的信,孙思邈也就罢了,学生去哪义诊都是义诊,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区别。

    段纶却是忍不住扶了扶额:“太子殿下又给我找事了。”

    旁边的几位尚书好奇地探头探脑:“什么事啊?”“让我派几个工匠去农庄上,研究什么火炕。”段纶长吁短叹,“前些日子那水转翻车和代耕架的事还没完呢,工部正缺人手,还要调走我的人,我们的活可怎么干啊!”

    “……”其余几位尚书心里狂翻白眼,如果他们知道‘凡尔赛’这个词,一定会送给段纶。

    不就是殿下又来给工部送功劳了吗?装什么装!

    如果段纶知道他们的想法,一定会大呼冤枉。送功劳是真的,但缺人手也是真的。这功劳拿得真的很累!

    如果殿下能慢一点就好了。

    但李承乾要人,段纶不愿意也得给,他们当臣属的不就是要给君上解决麻烦吗?

    李承乾等了两天,太医署和工部匠人就到了,带队的居然是孙思邈。

    “孙阿翁,你不在京城守着阿耶,怎么亲自来了?”李承乾问。

    孙思邈笑呵呵道:“就是圣上令下臣来的,如今风寒盛行,您与太上皇都在农庄,圣上放心不下。”

    李承乾便没有再说,先让他们收拾安置,同时派人去附近几个村通知一声,让他们需要看病的去陈家河村排队。

    孙思邈几人简单收拾一下,就随李承乾去陈家河村,义诊的简易医棚早就搭好了,现在直接就可以用。

    村长见大夫都是一水的年轻人,原本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低声问李承乾:“他们真的能行吗?”

    李承乾安慰他:“你别怕,他们水平还可以的,肯定治不死人。”

    村长讪讪:“……殿下说笑了,草民以前乱想的。不过这些小大夫是不是太年轻了点,大夫不是越老越厉害吗?”

    李承乾:“那也不一定啊,这些都是我们从全大唐挑选的天赋最好的学生,教他们的先生也都是太医院的太医,或者名满天下的神医,天赋好先生好,他们当然比较厉害。”

    村长的心落回去一点。

    之后学生们的表现也证明了李承乾的话,他们诊脉快速准确,表现得相当有范儿,比乡野大夫强多了。

    村长的心又落回去一点。

    这时候其中一个学生的医棚里来了一个病人,可能是病得比较严重,或者是学生不擅长的病症,他把了好一会儿的脉都说不出所以然,表情逐渐变得纠结。

    村长的心又提了起来:“殿下……”

    李承乾淡定地一挥手:“别怕,他们还有隐藏技能。”

    村长:“?什么技能?”

    正好那年轻大夫似乎确定自己看不了这病了,探头往医棚外看了一会儿,对孙思邈挥了挥手,孙思邈便往那医棚里去了。

    李承乾对村长嘿嘿一笑:“他们会摇人!”

    第 136 章

    年轻大夫的摇人行为使村长彻底放下心,再也没有异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