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210-220(第5/19页)

    李治奶声奶气地问:“大哥,劳模是什么?”

    “就是劳动模范,是给办差勤谨之人的荣誉称号,可惜大唐没有,不然陈郎中一定榜上有名。”

    说到这里,李承乾心念一动,大唐没有劳动模范,他可以设置啊!有这个胡萝卜在前面吊着,朝臣们还不得卷生卷死?

    想到大臣们拼命工作,大唐欣欣向荣的样子,李承乾就十分心动。

    回去就办!

    陈淑慧没说话,只是微微笑了一下。她不能不努力,她是第一个迈入朝堂的女子,必须长成冲天的大树,证明女子不比男子弱,不只为了后来的女子,更是为了她自己。

    否则她不知哪天就会被挤下去,像无根的树般轰然倒塌。

    “你还是在研究蒸汽机吗?”李承乾又问。陈淑慧点头:“是。”

    李治眨眨眼,疑惑道:“蒸汽机不是已经研究出来了吗?”

    李承乾跟他解释:“实验室的确把蒸汽机研究出来了,但是理论是理论,应用是应用,想要蒸汽机能用、能用的好,还需要不断做改进。”

    李治挠挠头,弱弱地说:“不是很明白。”

    李承乾指着不远处的桌子:“举个例子,很久很久之前,有人发现将木棍绑起来,上面搭一块木板,可以在上面摆放东西,这东西叫做桌子。但是他们绑得不牢固,桌子晃晃悠悠,根本没办法用。所以他们开始改良,先是把绳子绑得牢固一点,桌腿做粗一点,或者用钉子钉起来,桌子总算能勉强用了。但是这样的桌子不好看,钉子的成本也很高,于是他们改良卯榫结构、做出各种形状和材质的桌子,在上面雕刻花纹,还在表面涂上漆,这才成了我们现在用的桌子。蒸汽机现在就是刚刚发明的桌子,想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还需要不断完善,这就是工部现在做的事。”

    李治恍然大悟:“那我们的蒸汽机能用了吗?”

    陈淑慧:“可能快了。”

    李治好奇:“你们把蒸汽机做成什么样了?”

    陈淑慧对他神秘道:“这个暂且不能说,到时候殿下自然就知道了。”

    “那好吧,我不问了。”李治乖巧地说。

    大家说着话,李承乾不知不觉睡了过去,再醒来时去挖笋的人已经回来了,周围却是安安静静的。

    李泰和李恪又在抄书,苏琛和杜荷在处理奏表,陈淑慧已经走了,李治和李宜也睡着,李丽质和苏瑶拿着本书在看,三公主和王敬直凑在一起说悄悄话。

    李承乾掀开不知何时盖到身上的毯子,走到竹桌边低声对苏琛道:“让你来放松休息的,政务就不用管了。”

    苏琛:“我没事,看些奏表不算什么,我不觉得累。”

    “那也不用,你最近太辛苦,彻底放松几天,回宫再好好帮我的忙。”

    “那这几天呢?”

    苏琛知道李承乾带了东宫两位属官一起来,但那两位主要职责是教导李承乾处理政务,而不是替李承乾处理政务。就像先生教导知识,但消化理解、以及课堂课后功课都要自己做,没人帮忙也太辛苦了些。

    李承乾倒不觉得如何辛苦,毕竟李世民还替他分担了一部分,其实要他处理的真不多,再说了……

    李承乾指指杜荷和李泰李恪:“这不是还有他们呢嘛。”

    三人:“??”

    杜荷也就算了,李泰和李恪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但也不敢反驳,只能放下笔等李承乾吩咐。

    李承乾:“杜荷你教一教他们,我还有事,等会儿再来。”

    杜荷应了下来。

    李泰和李恪没有处理政务的经验,好在他们要做的并不难,主要就是将奏表大致看一遍,将重点提炼总结到一张纸上夹在奏表里,再按重要性与紧急性分类,剩下的就是等李承乾看的时候偶尔有问题,他们要解答一下。

    李泰和李恪负责提炼重点,这一步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基本上能看懂就会干。之所以加这一步,不是因为奏表内容多丰富,正是因为废话太多,正经事就那么几句或者几段,将之找出来即可。李泰和李恪完全可以胜任。

    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分类就由杜荷负责。

    这样分配下来,杜荷竟是非常轻松,基本等同于没活儿。

    殿下说的果然没错,不会带团队就只能干到死。他会带团队,这不就轻松了吗?他可真聪明啊!

    只有李泰和李恪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至于李承乾,他的确有事——未婚妻在,怎么能只顾着干活呢?

    当然要抓紧机会培养感情啦!

    第 213 章

    跟苏瑶培养了一会儿感情,李承乾才美滋滋地回去处理政务。

    第二天杜荷和陈淑慧就走了,三公主和王敬直也告辞离开,他们打算在附近逛一逛,今天就回京城。走的时候还带上了亲自挖出来的竹笋,打算带回去给家人吃,也算是一片心意。

    送走他们,李承乾一行彻底进入休闲模式,日常就是在园子里闲逛,看看花钓钓鱼,吃点好吃的,偶尔需要处理政务,但有苏琛和李泰李恪帮忙,也不费什么心思。

    是的,苏琛到底还是闲不住,跑过来帮李承乾干活。

    他们中间最忙的大概就是李泰、李恪和陆德明,李泰和李恪是因为被李承乾罚抄写《礼记》,虽然李承乾说了在园子里这几天不算在一个月内,但两人怕以后日子太难过,没事的时候还是会抄一抄。

    除此之外还要帮忙分奏表,虽然不难,但是耗时间啊!大臣们写奏表主打的就是花团锦簇,有没有内容先不说,文采一定要好,两个还在学习中的小少年看得头晕眼花,还不敢少看了哪一句,生怕错过可能藏在三言两语之间的正事。

    几天下来真的学到不少东西。

    李泰和李恪:努力微笑.jpg他们当初就不该偷偷出宫,如果不偷偷出宫大哥就不会生气,如果大哥不生气,就不会罚他们抄书和处理政务,如果不抄书和处理政务,他们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真是痛并快乐着。

    至于陆德明,他倒是没什么正事,就是朋友比较多,年纪大没什么事的文人,日常就是到处散心,来曲江池的人更多,陆德明天天出去与老友见面,日子滋润得不行。

    李承乾:“这就是老年人的生活啊!”

    有钱有闲,只要不缺钱花,真是过得美滋滋,李承乾都要羡慕了。

    羡慕之余,他又想起提高各部门待遇的事,陈淑慧怀孕了又不愿意休息,这件事还是早早办了为好,于是就给李世民写信,顺便提了一下模范荣誉称号的事。

    把信交给侍卫,他还叮嘱对方去东宫将阿牧带过来。

    来的时候太匆忙,忘了把阿牧带来,园子里山清水秀,地方又开阔,很适合阿牧过来跑一跑。

    李承乾倒是快活,京城里接到信的李世民无语住了。

    “他自己的主意,让他自己回来办!”

    还嫌朕不够忙吗?

    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