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完结+番外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完结+番外(第11/15页)



    163:还有一点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自从女子能登基后,华国皇帝的平均质量明显高了一截呢(平均哈,排除那几位大佬)

    167:好像还真是,后面的皇帝不说多有本事,至少没有很离谱的。

    172:难道是因为选择范围大了?

    175:是一个原因吧,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皇女为了继承皇位要比皇子优秀很多,不得不非常努力,皇子感觉到压力,不敢心安理得地躺平,所以整体水平就提高了。

    179:有道理诶184:请问楼里诸位大佬,唐初这段的历史知识点该怎么记啊,高中生快要狗带了。

    187:这段历史确实不好学,那段时间一会儿一个政策,一会儿又一个国家,名人和大小事太多了。

    191:是这样,幸好我已经大学了。

    192:呜呜!

    195:同大学,但我每天被陈长生和李承道折磨,一个搞发明一个搞理论,我看他们俩是想搞死我。

    202:同大学,我是天天学孙思邈。

    203:楼上学中医还是外科啊?

    205:我都学,哪边都少不了孙老。

    208:咱们国家还好啦,听说外国人学孙思邈才叫痛苦,尤其是学中医的,跟听天书一样。

    211:幸好我是华国人,不用一边学语言一边学古代文化。

    217:初中生背诗词背麻了,唐朝怎么那么多诗词啊啊啊!

    222:可能是大唐的文人太浪了吧(bushi)

    226:哈哈哈哈哈哈,不过大唐的文人确实很会玩,也很爱写。

    230:说到这个,为什么李承乾最爱《咏鹅》啊?这首诗是不错,骆宾王才六七岁就能写出这样的诗的确很有才华,但是唐朝群星璀璨,优秀的文化人和诗词不要太多,怎么就骆宾王入了李承乾的眼呢?

    235:这个历史上没有定论,有一个说法是李承乾小时候写过一首诗,跟骆宾王的这首《咏鹅》有点像,所以才偏爱一点。不过我觉得不太靠谱啦!

    239:话说我们不是在讨论李世民和李承乾谁是穿越者吗,正楼正楼!

    ……

    第 227 章 番外2

    武德六年春。

    众臣坐在坐在太极殿内,余光看向最前面隐隐对峙的父子二人,心中惴惴不安。

    今日早朝,太子和秦王又起了冲突,而圣上照旧和稀泥拉偏架,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令情况越发严重,秦王梗着脖子不肯退让,圣上十分恼怒,却又拿秦王没有办法,事情就这么尬住了。

    齐王李元吉还在火上浇油:“二哥怎么能这么跟阿耶说话呢?阿耶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朝廷好,为了咱们兄弟好,你也太不体谅阿耶了!”

    心爱的四儿子如此贴心,李渊目光柔和了些,再看白眉赤眼的李世民,心中火气更盛,没好气道:“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不必再说。”

    李世民冷笑一声,当即就要甩袖离开,小太监却急匆匆进来通报,说外面出现异象,天空中竟平白出现一个黑洞。

    众人闻言大惊,异象有好有坏,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李渊和李世民也顾不得置气,确认过没什么危险后率领众臣出殿去看。

    就在他们盯着那黑洞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黑洞突然亮了起来。

    一阵动听的音乐过后,一位女子出现在他们面前,这女子并不十分漂亮,但是气质不俗,满身书卷气,穿着一身浅紫色旗袍,露出白嫩细腻的胳膊。

    许多人下意识皱起了眉,这时候女子地位不低,但约束还是很多的,尤以贤惠贞静为美,女子出门都要带幂篱,这女子大庭广众下露面,穿着还如此大胆,实在挑战有些人的底线。

    人群中有人斥责对方不知廉耻,被李世民淡淡瞟了一眼,讪讪住嘴。

    李世民心中嗤笑,如此奇特的场景,这些人还在纠结性别穿着,实在是见小忘大。且十里不同俗,更别说这女子手段不凡,许是天上仙子也说不定,拿大唐风俗来苛责对方岂不可笑?

    在众人的注目中,女子微笑开口:[大家好,我是爱看书的安笙,今天还是跟大家谈谈历史。]

    众人不是很感兴趣,在场之人谁没还没读过几本书,更有不少博学鸿儒,哪需要一个年轻女子给他们讲历史?

    然而女子似乎听不到他们的话,更不会因为他们的反应有任何动摇,继续道:[上次大致捋了一下历史时间线,我看很多粉丝对那几位著名的皇帝很感兴趣,所以就来盘点一下千古一帝吧,也算是老生常谈了。]

    的确是老生常谈,千古一帝不就是秦皇汉武么,他们的事迹早就被研究透了,众人根本提不起听的兴趣。

    然而女子下一句就让他们惊了:[众所周知,公认的千古一帝有四位,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唐世宗。]

    众人:“???”

    他们没听错吧?是唐什么宗?什么太宗和世宗?

    李渊也愣住了,喃喃道:“如果没记错的话,历史上没有另外一个唐朝吧?”

    “没有!”回答他的是李世民,“若此唐有两位千古一帝,我们绝对不可能没听过!”

    看看这两人对标的是谁吧?秦始皇和汉武帝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能与他们齐名的唐太宗和唐世宗也不可能是无名之辈。

    可他们确实没听过此二人,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只有唯一一个可能。

    “莫非这女子乃是神仙?”

    “想必是了,凡人哪来的如此手段?”

    只是……

    众人的目光忍不住在李世民和李建成身上打转,世宗也就罢了,太宗通常是给王朝第二位皇帝的庙号,不知到底是这两位中的谁?

    李渊却没那么多想法,他从不曾想过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然认为太宗便是李建成,满意地对李建成点点头,夸赞道:“你干得不错。”

    四位千古一帝,大唐独占两位,自然是不错的。虽然李渊自己不在此列,毕竟他是开国之君,庙号该用“祖”而不是“宗”,但李渊有自知之明,本来也没有什么妄想,自然也不会失望。况且子孙争气,他的面上也有光嘛!

    李建成依旧是那副光风霁月的样子,笑容得体,举止谦和,温声道:“阿耶过誉了,即便儿臣有什么功绩,也是阿耶教导有方,诸位臣工鼎力相助的缘故。”

    李渊微微颔首,没有再说什么,心中却十分满意。大方敦厚,礼贤下士,的确有明君之相。

    再看另一边黑着脸的李世民,火气又忍不住往上涌,赶紧撇开脸,眼不见心不烦。

    光幕:[根据人气排名,我们今天先来说唐世宗。]说着画面一变,女子身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画像,也不知是什么画法,竟然十分形象生动,画上的青年二十五六岁的模样,身着帝王冕服,长相俊朗,气势不凡。

    李渊一见就十分喜爱:“这孩子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