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不就是个奥运冠军[花滑]》 220-230(第1/16页)
第二百二十一章-冬奥(六)
火车的鸣笛声中, 冰场上的少年睁开眼,眼底没有一丝迷惘与犹豫,只有灼热的, 仿佛能将人烫伤的坚定与决心。
人们只见他垂眸看向自己手腕, 那宫廷风的复杂且繁华的衣袖明明应该显地厚重,少年却柔软又丝滑地翻转了手腕, 衣袖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度, 厚重感瞬间消失不见, 只余轻巧和飘逸。
与此同时, 少年也以这只手为轴心, 脚下冰刀在冰面上画出一个完美的圆弧, 身体优雅地转了一个圈,于是特意加长的衣摆也画出了好看的圈。
从正上方往下看去, 冰场上的少年身着大红色的考斯藤,纤细却有力的身影在瞬间舒展,在空旷而洁白的冰场中, 艳丽而绚烂的颜色让人瞬间眼前一亮。
而后, 他抬起手, 抚上自己的心脏, 仰起头。
华国的冰迷们更加清晰地对上了少年的视线, 却也无比清楚地认识到, 少年视线的落点并未落于他们身上。
他的神情认真, 作出了倾听的姿态,仿佛虚空之中有人对他提出了神圣且庄重的提问。
看过池惊澜上一次《安卡》的华国冰迷们已经意识到,这绝对是一版全新的《安卡》。
开头就与上一次在俄罗斯大奖赛上池惊澜展现的《安卡》完全不同, 但池惊澜在冰场上讲故事的能力实在太强了,尽管他什么都没说, 尽管只是开头简简单单的两个动作,可是他的表情,他的眼神,就已经一切尽在不言中。
带着宏大史诗感的吟唱声响起,红色的身影踩着音乐的节奏在洁白的冰场上踩着摇滚步摇曳而过,仿佛只是瞬间,那朵绚丽的红梅便从冰场中央瞬移到了裁判们的眼前。
在裁判们正后方的最佳观赛位置上的华国冰迷们瞬间睁大了双眼。
开头的音乐依然是《列车长的咏叹调》,宏大的吟唱声越来越响,配合着那悠长的火车鸣笛声,就像是列车在不断逼近,压迫感扑面而来。
就连看直播的冰迷们隔着镜头都不由自主地捏紧了心,然而冰上的少年却不退反进。
他丝毫不畏惧虚空中那个严肃的质问,而他倾听的神情太认真,眼神也太决绝,以至于人们好似也和他一起,听见了那质问的内容。
——安娜·卡列尼娜,你是否愿意为了爱情,放弃你所拥有的一切富贵,安宁吗?
——安娜·卡列尼娜,你是否愿意为了自由付出代价,包括名声,乃至自己的生命?
而后,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答案。
少年脸上甚至挂上了浅浅的笑意,脚下冰刀与冰面摩擦,发出极其悦耳的声响。
唰——
下一秒,少年笑着注视着裁判们的方向,双手打开,利落地打了一个响指之后,几个轻巧的转体,然后在再一次转到面对裁判们的方向的时候,左腿膝盖轻轻弯曲,右腿浮腿向后扬起,没有任何前摇,骤然腾空而起。
——3A,阿克塞尔三周半!
并且是Twizzle(捻转步)进的阿克塞尔三周半跳。
这个花样滑冰中难度极高的跳跃,这个大多数运动员都要有漫长的前摇和压步才能勉强跳出来的跳跃,在池惊澜的脚下,却仿佛如吃饭喝水一般简单。
直至此刻,现场观众席上的所有人,才彻底打起了精神,挺直了腰板,身躯前顷,原本还微微有些杂乱的观众席也彻底安静,犹如军训一般,所有人的动作前所未有的整齐划一。
好奇的,震惊的……各式各样的目光瞬间落到了冰场中凌空跃起的少年身上,完全代表了观众们的心情。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由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著作的长篇巨作,在漫长的岁月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音乐、影视作品,在花样滑冰这个项目中本就是很受欢迎的存在。
而会在这一场比冬奥会开幕式开始的还早的花样滑冰团体赛短节目就买票来到现场看比赛的冰迷们,或许称不上非常热爱,但至少都是喜爱且熟悉这个项目的。
毕竟韩国主办方为了自己的面子,票卖不完,肯定是会送出去的,但从现场稀稀拉拉基本只坐满了一半的观众席可以看出,对花滑没有感情的人,即便送了票,也根本懒得过来。
所以《安娜·卡列尼娜》这个在花样滑冰的节目中经常出现的作品,现场的观众们都很是熟悉。
而因为熟悉,所以才会更加挑剔和严格。
上一次池惊澜在俄罗斯大奖赛上表演的《安卡》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但很快,后面的退赛以及华国的体坛风波,便压过了这一场出色的短节目的热度,因此池惊澜的那一次《安卡》,除了俄罗斯和华国的冰迷们印象深刻,再之外就并不出圈了。
现场的大多数观众都是韩国本土的,对于他们来说,很多都是第一次看到一名男单的选手会把这个题材放进短节目中来。
《安卡》在女选手中常见,在男选手中就太稀有了。
而且池惊澜的出场顺序也算不上好。
第五个出场,一共十个队伍,正正好好排在中间。
许多现场观众一大早上的过来,看了前几场水平一般的短节目之后,已经无聊地走神干自己的事情了。
作为东道主的韩国因为正好最后一名挤进团体赛,更是第一个出场,很早就结束了自己的戏份,现场的大多本地观众们还坐在这里,基本只是在等最后几位出场的明星选手们。
而池惊澜迄今为止,成年组的比赛可以说只参加了半场,虽然在花滑圈里也挺出名,但出名出在了敢硬刚自家滑联,而不是他的能力上。
华国花滑圈乃至体育圈的动荡,全世界都有所耳闻。
而这样的出名方式,在不了解池惊澜实力的许多人看来,无疑是有些投机取巧的,这个“许多人”,就包括了此刻现场的大多数本土观众们。
所以在池惊澜上场之前,听到MC报幕的大多现场观众基本都是意外且漫不经心,甚至可以说有些轻视的。
本身就对华国带着敌意的他们并不认为,一个来自华国的男运动员,可以表演好这个知名的巨作。
除了华国的冰迷们开场就打起了十足的精神,其他带着偏见的人们甚至连池惊澜的上场都没怎么注意,很多人都还在低头玩手机,而原本,他们也会就这么掠过他们以为的一个普通又无聊的节目。
但池惊澜开场一声惊雷,把所有人炸回了神。
玩手机的人们也因身旁轻轻的惊呼声抬头,而只要一个抬头,他们便再也不可能移开眼神。
高难度的进入;干净利落,没有任何冰屑扬起,优雅至极的起跳;没有任何偏移,稳定得像定海神针般的轴心,还有那令人惊叹得高度。
其中任何一点,想要做到都有着巨大的难度,更别说将这些融合起来,还每一点都做到了极致的完美。
和教科书一样干净完美的跳跃,以及远超教科书的难度和视觉效果。
一瞬间,少年仿佛停滞于空中,考斯藤上的那些原本乖巧垂下,层层叠起的细纱,也在高速的旋转中完全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