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 第115章 发现暗物质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 第115章 发现暗物质(第2/3页)

按照陈颂的方法进行实验也有几年时间了,这是他最接近成功的一次,真的很难说服自己放弃。

    所以他还原了得到这组数据的那次实验的一切参数,进行了无数次的重复试验。

    但命运好像是在跟他开玩笑,伺候不管他重复了多少次实验,都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他的学生也是愁眉苦脸的,课题没有结果,等于他也不能毕业。

    看了看皱眉看着屏幕的郑教授,学生小心地问道:“教授,还继续吗?”

    郑教授半天没有说话,过了许久才道:“重新检查一下那天的实验参数,确定没有问题的话,继续实验。”

    “好的,教授。”学生很快答应,然后去做了。

    虽然他其实也有些怀疑,这样无止境的重复实验,真的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吗?

    可是做点什么,总比什么事情都不做来的好。

    他还记得刚刚发现那组异常数据的时候整个课题组的兴奋,以及当发现无法重复得到数据的时候的失落。

    人生啊,果真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当学生们正在重新检查数据的时候,郑教授的手机弹窗提示他的邮箱收到了一封新邮件,发件人正是陈颂。

    也在怀疑人生之中的郑教授顿时振奋了起来,连忙点开了这封邮件,仔细阅读起来。

    “郑教授,欣闻您对暗物质的研究取得了可惜的成果,但囿于工作的忙碌,时至今日才给您回复,万分抱歉。经过对您提供其他数据和异常数据的分析,我判断您捕捉到的异常信号确实是暗物质的可能性很高。至于之后您进行重复实验得到的数据,除了没有异常信号之外,其他数据和那次也有细微差别。

    因此我推测,您此后进行的重复试验,可能有参数上的细微差错。我对此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几个可能错误的参数和可以尝试的正确参数,具体的论证和计算过程在附件中。

    希望我所做的工作能够对你们的工作有所帮助。”

    郑教授看完,连忙下载了附件打开,附件的开头就是陈颂给出了几个参数,下面才是论证和计算过程。

    还没等郑教授仔细看计算过程,就听到了学生有些兴奋地声音,“教授,参数有问题!”

    正常情况下,参数有问题当然不值得高兴,但现在这个时候,发现参数有问题,就说明他们还有希望。

    郑教授听到暂时也顾不上看论证过程了,赶紧走了过去,“什么问题?”

    学生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道:“那天的数据,因为程序的一点小故障,错了一位数,而我们记录的数据,是按照原本设定的参数来的。”

    郑教授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确实附件里陈颂给出来的参数,其中第一对正好就是电脑屏幕上的那个数字。

    郑教授忍不住低头看了看手机屏幕,又抬头看了看电脑屏幕,低声说道:“厉害啊……这就是菲奖得主吗?”

    同样对着这些数据,郑教授包括课题组的其他人,就完全没有发生有什么不对,今天郑教授之所以提议重新检查参数,纯粹就是死马当活马医的盲猜。

    而陈颂,手里只有这些数据,也把数据都玩出花儿来了,简直就跟算命一样,一说一个准。

    当然,郑教授不是说陈颂跟算命一样没有科学根据,他只是想要表达一下陈颂的神奇。

    郑教授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他旁边的学生还是听到他好像说了什么,因为没听清楚所以问了一下,“教授,您刚刚说什么了吗?”

    郑教授也没有隐瞒,说道:“陈院士那边刚刚给我回了一封邮件,他从我们给出去的数据之中,发现了参数的错误,还给出了几组可能正确的参数,其中第一组就是这个。另外,陈院士说,我们发现的信号就是暗物质的可能性很大。”

    听到这话,郑教授明显感觉到,课题组所有人的精神都变得更加振奋了,显然来自陈颂的认可让他们信心大增。

    这就是这个年轻院士现在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吗?

    陈颂的年纪比起当年当然已经没有那么年轻了,但是在学术圈还是年轻得过分,和郑教授的年纪都差不多大,这让郑教授不免心里复杂。

    但复杂归复杂,郑教授也不得不承认,来自陈颂的认可,不仅让他课题组的年轻人振奋,他自己其实也是振奋的。

    心中百转千回,表面上郑教授只是沉稳地说道:“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在哪里,那就改动参数,继续重复试验。”

    吩咐下去之后,郑教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给陈颂写回信。

    “陈院士,非常感谢您拨冗帮助我们分析了这些数据,您的帮助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再次检查了实验参数之后,果然发现了参数的错误,正确的参数正是您给出的第一组数据。现在我们正在进行重复试验,期盼能够为您带去好消息。您的论据我还未来得及细看,但若是重复实验成功,论文可能会用到您的论证过程,希望得到您的许可。”

    当然数据肯定是不能白用的,到时候论文的作者肯定也会有陈颂的名字,这也是默认的,就不必多说了。

    陈颂那边看到之后也很快简单地回了一封信。

    “郑教授,很高兴能够帮到你们,我同样期待你们能够传来好消息。至于论证过程,你们可以使用。”

    此时的陈颂其实刚刚结束对几家企业的考察回来,关上电脑看着童一淮,笑道:“郑教授他们那边已经发现问题,看来暗物质的神秘面纱即将被揭开一角。师兄,你对希格斯粒子的研究进展如何?搞不好我可能要比你先拿诺奖了哦。”

    童一淮揉了一把他软绒绒的头毛,笑道:“还不错。至于谁能先拿诺奖,那还真说不准,诺奖可没有那么强的时效性。”

    诺奖……确实没有那么强的时效性,并不是研究成果出来之后就一定能拿到的,评委有种种不同的考虑,比如资历啊,比如研究成果是否需要时间的验证啊之类的。

    甚至还有人排着队等着领奖,有时候还有点排排坐分果果的既视感,只是排队的人和研究成功更高大上而已。

    陈颂也不在意,笑盈盈地看着童一淮,“师兄,我们要不要打个赌,看谁先拿到诺奖?”

    看起来对他们能拿到诺奖非常有信心,也不知道概算是自信还是狂妄了。

    童一淮也不在意,他本来也是个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他确信自己的研究成果会有资格拿诺奖,如果没有拿到,那一定不是他的问题,是诺奖的问题。

    童一淮问道:“赌什么?”

    陈颂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一时之间我居然想不到有什么想要的,那么就输的人答应赢的人一个不过分的要求怎么样?”

    童一淮严谨地问道:“过分的界限由谁定?”

    陈颂:“输的人定。”

    童一淮微笑:“好。要定个契约吗?”

    陈颂也露出了笑容,“那就不用了,我相信童院士的信誉。不过如果童院士不信我的话,那也不是不能定契约。”

    这是个送分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