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76. 第七十六课 旗帜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76. 第七十六课 旗帜(第2/3页)

个是蒙犽,嗯,就是蒙恬的儿子。”

    “喏,这个是蒙恬。”

    蒙恬:…………

    啥?

    他什么时候有个叫蒙犽的儿子了?

    不是,他要听的是和陛下的羁绊,不是这些乱七八糟的!!

    李晓诗好歹也是个说历史的小主播,见她哥一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样子,就提建议:“按照时期来吧?夏商周的有没有呀?”

    李珉:“给,这个是姜子牙,不过他不能算是夏商周,他是神仙阵营的,这游戏分得挺复杂的。”

    “再往后春秋战国,孙膑庄子墨子老子这些,孔子?孔子没有。”

    “还有西施……这个是大秦宣太后,然后白起、嬴政、蒙恬,然后秦朝就没有什么了吧。”

    李斯:……

    我呢?

    为什么没有??

    “喏,刘邦张良韩信,三人组。”

    李晓诗神色又一次微妙了起来,欲言又止:“……”

    刘邦也无语。

    当然了,他不是无语那个什么“不客观地说我是个好人”的台词,他无语的是:怎么会是韩信和他还有张良成三人组了?

    韩信确实很厉害,但,萧何呢?

    他的萧何呢?

    刘彻招呼到来的卫霍坐下,一起等待“火锅”的上场,顺便嘲笑他家老祖宗:“看,竟然连自家肱骨都没有,等到朕,一定会有你们的。”

    李珉对历史只能说是了解大概范围,广而泛,对各个朝代的细节和人倒不是很了解。

    完全不像李晓诗现在这样,少而精,学的不多,但学过去的朝代她基本都能按照课本复述的程度。

    所以李珉的记忆也有不少疏漏,一时顾不得是不是漏了谁,只拣着记得起来的说。

    “这些是三国的,孙策大乔周瑜小乔……”

    刘彻听得津津有味,也时不时会对那些角色哪个好看哪个不好看做出些点评。

    直到李珉已经说到了成吉思汗,他才猛地回过神。

    不对啊,三国那么多,三国之前是高祖时候,那……他呢?

    他一个“千古一帝”,还不能往这儿放的!?

    有嬴政没他,这看不起谁呢。

    李世民:淡定,被忽略的不止一个人。

    少看点也是好事,不然……就拿三国举例吧,像是刚刚那种,貂蝉的“阵亡”语音在喊“子龙哥哥”的,是貂蝉无颜见人、还是赵云被调侃得只能流汗?

    还有那什么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语音嘴仗、孙策的骑狗乱创、刘禅的“少爷我从不坑爹”……这要是真的有了他们的角色,那谁更尴尬还真不好说。

    不过,李白,这个李晓诗之前说过是来自大唐的诗人,是真的潇洒啊……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好魄力。

    但为什么,介绍他的势力时,那个自称“朕”的,是个年轻女子?

    他不是大唐的诗人吗,武则天是周的皇帝吧?

    可在游戏里,叫做“武则天”的是个女子,难道说……?

    上次的皇帝游戏中,前十录像公开后是有女子的,但那个游戏性别可以随便选,没看刘彻也做了一把女子么,所以他当时还真没想到那个“武则天”是个女子。

    但现在再看,这个游戏里的“武则天”,就是当初皇帝们游戏时候的那个“武则天”吧?

    本身就是个女子。

    大唐在贞观后是接了个“周”的,之前看史诗时候已经知道了,那时候还在感慨为什么这个周的皇帝会把位置还给李姓,而不是自己的孩子。

    ……至于现在嘛。

    李世民叹气,又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个武则天是个女子的话,她传位置给李姓,李姓和她想必也是有关系的,那,血缘关系?

    那,是……

    答案似乎昭然若揭。

    万万没想到还没到唐朝,他就从一个“现代”的游戏里把事情拼凑了个差不多,李世民喝茶,心情十分微妙。

    只能说是李珉忘记了把阿珂和荆轲说一下,不然大唐太宗陛下推测事情的真相反而要更难一点。

    狄仁杰看看天幕,又看看身边的李元芳,再看看天幕里的大耳朵耗子,再看看李元芳。

    狄仁杰:……

    李元芳也很贴心地没去提他们家大人头上那搓绿毛。

    等李晓诗兄妹俩从地铁站出来,重新回到广场时,各大位面中的观众们已经被“现代”的同人和“二创”文化给深深洗礼了一番。

    其中数被迫害到的人受到的冲击要更大一点,没被迫害到的也就是看个热闹,或者是刘彻这种疑惑为什么没有自己的。

    冬天黑得早,加上时间也晚了,天上已经黑沉沉的,没有一点光了,不过广场中依旧灯火通明,人也一点没少,但就是没在门前晃悠了而已。

    ——大家都在各处聚集着。

    把手机重新给李珉拿着,李晓诗站着整理整理衣服,然后清清嗓子,解说道:“这是在排队呀。”

    不少学生放假,加上这里从来不缺人,来看升旗的人是真的不少,大家都赶在前一晚的半夜到场,以备第二天凌晨的安检和进入。

    这些已经抽空做过功课了,李晓诗说起来也不啃巴:“旗是要和太阳一起升起来的,每天每天都很准时。所以想要看,只能提前来;而且想看的人太多了,进入时候又要保证安全,安检之类的,就要再往前提一提;如果想占个好位置,那就更要再提前了,所以在假期和人多的时候,都是提前一天晚上来的。”

    “攻略上说现在要提前1-9天预约,不知道等会儿我们现场预约还来得及来不及。等到早上四点才开始放人进去,所以现在我们要在这里等啦。”

    李晓诗的声音里有点感慨,提前一天晚上就在这里等着,有点久呀。毕竟听说工作日的时候都不用的,早上早点来就好了。结果哪里能想到,到了假期要这——么多人。

    但这些在李晓诗看来有一点点夸张的情况,古代观众们听着却又都觉得很理所应当。

    达官贵族派:来皇城朝圣,虔诚一些不是很正常?

    老百姓派:平时为了进城都要赶黑起来,去城门口排队,哎,没办法呀。

    霍去病涮着肉片,蘸了一下他们家陛下抽到的芝麻酱辣椒油,呼呼吹气。

    “小诗这次要一晚上不睡啊?”

    李晓诗点头:“是啊。不过可能还是会困……到时候就靠哥哥身边睡一会儿好啦。”

    “你们困了的话也不用等,快去睡觉就好,我尽量少说话,不打扰你们。千万不要错过明早哦!”

    长夜漫漫,寒风凌冽。

    但排队口等候的人却越来越多,各个脸上都是期待,似乎一点也不觉得冷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