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85. 第八十五课 济世安民(二合一加更)……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85. 第八十五课 济世安民(二合一加更)……(第3/4页)

,归根究底,只能有一种答案,而且答案昭然若揭——

    “……呵,李渊啊,估计是玩脱了。”

    刘彻甩甩手,毫无意识地随口讲出现代词汇,又道:“自己玩不转权利,落得这样的境地,那就得看他舍不舍得了。”

    李晓诗从来没有提到过李渊的太子是谁,但如果李世民不是,那肯定就是李大公子了——那位李世民的兄长,李渊的第一个儿子。

    立下的太子是长子,但二儿子的优秀已经超脱掌控,甚至在天下人看来都应该是下一任的皇帝,那么李渊就应该能够判明情况了。

    这个二儿子成长到如今的地步,是离不开他这个父亲的推波助澜的。

    如果不是他这么不加节制地依仗、如果不是他这么不予留情地使用,那即便李世民再怎么天纵奇才,没有上战场的机会,也依旧不会变成现今的军功累累——想贬都没法贬。

    所以,这个太子啊……

    刘彻捏了个杯子入手把玩,神情淡然地觑着小天幕中的李晓诗,等待着她接下来的发言。

    如果李渊是个拎得清的,如果他能果断、如果能舍得,那一切就都还有挽回和补救的余地。

    虽然回不到最开始的样子、虽然可能与他自己的期望背道而驰,但,他只有这么做,才能避免一场宫廷悲剧的发生。

    “那应该怎么做才好?”

    原本是来受检查课业、得了准许就留下和父亲一起观看天幕的秦朝公子公主们都看着那个玄色身影,面露殷切。

    嬴政点向扶苏:“你觉得呢?”

    扶苏在听李晓诗讲述时就隐约意识到了哪里的不同,但始终不甚明了,如果不是嬴政方才点明,那他应该还是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如今知道了矛盾点在哪里,他沉吟片刻,缓缓摇了摇头。

    “儿以为,这已经不是太子和公子之间门的矛盾了,这更偏向于开国‘功勋集团’和皇权的矛盾……假如李渊他固执地想保太子,在儿臣看来,也并不太像是对两个儿子的权衡,更像是与‘军功集团’的博弈,他不愿意退让——只不过这个军功集团的代表,是他的儿子。”

    扶苏说得很慢,一点一点剖析着他的想法,“如果是早些时候,儿……还能想到该怎样做。李渊可以限制李世民的出征机会、将建功立业的机会均匀地给予更多的将军们,同时也能起到限制给李世民的封赏过重的情况,一点一点蚕食他手中的兵权。但到了这种时候……儿臣想不出该如何解困了。”

    对,就是“困”。

    等天下太平,李渊的处境,就是个巨大的困局。

    他必须做出调整,做出退让,才能够无风无浪地化解这一场即将到来的风雨。

    但这种对峙又怎么能是轻易可以化解的?李渊是皇帝,皇帝是有自己的立场的,皇帝很难改变自己的立场——更不要说是为了区区一个儿子而改变立场了。

    或许在他看来,无论李世民再怎么样功绩卓然,那也只是他的儿子,始终都是他的所有物,可以任由他摆布。

    但,他疏漏的是,李世民在是他儿子的同时,还是一个“人”。

    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聪慧绝顶的人。

    一个将雄才大略藏于心、集文韬武略于一身的人。

    他羽翼已丰,又怎么能容忍被随意拿捏?

    所以,他和李渊、或者说,和太子之间门,一定会有一场大型的矛盾。

    而从李世民是“大唐太宗”的结果可以看出,这场博弈的最终获胜者,是李世民。

    可如果没有天幕、从李渊的角度出发,他又该怎么样避免这场矛盾的爆发?

    扶苏惭然摇头。

    嬴政却没有责怪于他,反而点了点头,一定程度上表示了称赞:“能够看到这点,很不错。”

    “至于怎么处理,也很简单。”

    说着,他唇角稍提,勾出了一丝没有什么感情的弧度,视线着落在小天幕的李晓诗身上,道:“废太子。”

    废太子,就这么简单而已。

    在矛盾爆发前,先一步做出决定,当机立断地废太子,立老二。

    在被废后,如果太子心甘情愿认了命,那就皆大欢喜,李世民不像是个心胸狭隘的人,从他对待百姓和降将的态度就能看出,那太子这辈子应该是衣食无忧的,可以保一条命,做个吃喝玩乐的闲散公子,安享晚年;而或许,太子会心有不甘,并做出一些超出预计的事,比如造反之类,但那就有了光明正大的借口,大可以一杀了之,保天下太平。

    无非就是舍弃一个儿子罢了。

    有舍有得。

    在天下和大势面前,舍弃精心培养多年的继承人太子,选择自我野蛮生长、但成长得几乎完美的另外一个儿子、李世民,就是最优解。

    只要李渊能够当机立断。

    那么他早年那些糊涂账就都可以彻底清算,一笔勾销了。

    归根究底,只是一个皇帝该有的魄力而已。

    而之所以丢弃这个儿子,并不是因为他太废物什么的。

    换句话说,无论这个被舍弃掉的太子能力如何,只要他比不上李世民,没办法在正面博弈中力压李世民、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继承人,那他就该被抛弃。

    ——没有办法,因为他有一个拎不清的父亲。

    这也只是为了李渊这个父亲、这些年来的行为擦屁股而已。

    他拿不起放不下,哪边都想不舍得,一边想留一边想用,把优柔寡断当做理所当然,那就活该面对这样的结局。

    这都是他的错。

    冷淡的语句落入耳中,扶苏后背一麻。

    被精心培养了几十载的太子,一朝被废,有几个是愿意善罢甘休的?

    几乎是可以预见到的、必定流血的结局。

    但心里发凉归心里发凉,扶苏没有像前些年一样,直白地询问父亲这样几乎等同于“手刃亲子”的做法是否太过于冷血,他微微沉思后,不得不同意、嬴政给出的这个做法,是所有的处理中,最为干脆利落、消耗最少的那一个了。

    如果等到李世民和太子打起来,那不仅有可能死伤更多、牵连更多人,对皇室的名声也不好。

    当然,这一点是他自己补上的,他读书面广,接触得多,对这种“兄弟阋墙是为不睦”的观念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他父亲未必会在意这一点就是了。

    另外的时空中,李渊也脸色凝重起来。

    要来了。

    他一直苦恼该怎么处理调和儿子们之间门的关系,纠结该怎么平衡儿子们的势力,但始终没有解法,眼看天幕上的时间门已经来到了武德七年,李渊心中的纠结更甚。

    想知道,又不太想。

    可李晓诗的讲述才不会因为个人的想法而停滞,她继续说道:“接下来就到咱们在说唐之前讲述李世民的最后一部分了。”

    为什么是最后一部分呢?

    因为李世民快要成为皇帝了,马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