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88. 第八十八课 无字碑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88. 第八十八课 无字碑(第1/3页)

    这还真的是一条充满真情实感的弹幕,因为那位叫做“洪迈”的南宋前缀观众,又重复了一遍。

    李晓诗下意识念出来的这句、一下子把仅从明面上看几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二武”给捆绑在一起了的评论,引得刘彻大为不解。

    汉武帝刘彻,武周则天大圣皇帝武曌,一个汉一个唐、一个男一个女,怎么看都是搭不上的,怎么会有人把他俩放一起谈?

    难道,这个武则天也是个开疆拓土穷兵黩……咳、重视军事的皇帝?

    都怪这些后世人,张嘴闭嘴穷兵黩武,搞得他现在也不觉得是贬义黑称了,甚至还能拿来自嘲。

    刘彻在心里给下意识的联想甩了一下锅,看着天幕的双眼中兴致大涨。

    他是真的好奇了——好奇这个自名为“曌”的女人,是怎么在混乱的政治舞台上站住脚的、以及……她又究竟做了什么?

    见到刘彻的问题,李晓诗蹭了蹭鼻子。

    她觉得,她可能知道。

    但是吧……

    “为什么会把武则天和汉武帝一样并称二武……嗯…这个的话,咱们应该还是得从武则天的功过上来说。”

    李晓诗道:“只听武则天的性别和身份,大家就应该能够想得到、在她登基之后,李唐皇室的宗室们,以及当时一路跟随李世民过来的、大唐的忠臣良将们,会是什么反应了吧?”

    李世民没说话。

    还能什么反应?

    当然是很不满。

    他当时被耶耶那样对待,他的爱卿们就看不下去,鼓动发动玄武门之变,那还是他有血缘关系的父兄弟呢……

    别说武则天了。

    一个后宫里的……看样子应该还是连个什么位份都没有的小女子——说不定那个时候他的儿子要把武则天从感业寺弄回来,都会有人反对呢。

    更何况是这女子要称帝。

    当时跟随他的,那怕不是忠于他的,也是忠于李唐王室的,等到他去世后,肯定是要忠于他儿子的,儿子没了,那自然而然会过渡到孙子身上,怎么可能会对一个根本不是李氏的女子称帝当政而感到满意呢?

    要知道,就连他李世民的亲姐姐,姓李的女子、嫡亲的血脉,还是个能够堂堂正正上战场打仗、为李唐天下出大力的公主,都没能得到个正视……

    即便武曌已经涉政数十年,她想要登基、想要改天换日,也绝非易事。

    事实也确实大都如李世民所想,但——就算是他,也是有想当然的地方的。

    “当时的朝廷上下对武则天持反对态度的不在少数,不过这也没有出乎她的意料,因为就算在唐高宗时期,朝上那些李世民时期的老臣们就已经对皇帝的权利各种掣肘了,唐高宗和武则天夫妻俩没少在这方面下功夫,现在连唐高宗都没有了,武则天又要实行‘撺掇李唐江山’的计划,自然是明白自己要面对什么样的情况的。”

    “所以——她选择了比较强硬的手段,俗称酷吏治国。”

    刘彻:“哦。”

    一下子就懂了为什么说是“二武”了,好吧,就是这么容易懂。

    不过李唐的臣子对李世民的儿子也敢有指摘么……只能说,这个唐王朝,强大是强大于李世民,混乱也是混乱于李世民了。

    不管是臣子对上的要求过高、还是皇室内部关于皇位的争夺过于激烈,都离不开李世民的缘故。

    李晓诗:“武则天大量任用酷吏,还开启了全民举报这么一个途径。”

    “她用酷吏去纠察整治那些反对她的李唐宗室以及一些上下的官员等,杀了无数人。据记载,被杀掉的李唐宗室有数百人,反对她的大臣啊贵族啊等有数百家、其中包含了许多刺史郎将等,在这些之下的更是多到数不清。所以也有人说,武则天杀光了大半个朝堂。”

    酷吏,不管是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尤其是还得皇帝信任、被皇帝委任的酷吏们,就更是可怕。

    就算老百姓们不大懂这个主要针对“官僚贵族”的酷吏代表着什么,可等他们听到后边的数字时,也都惊骇不已。

    皇亲国戚杀了几百个,又把大臣啥的杀了……几百家?

    这……

    是不是太狠了?

    武则天手中捻着串珠,双目沉静地看着面前的小天幕。

    确实是她杀的,也知道杀得太多,但她没有选择。

    就算手上沾满血,就算知道这会成为诟病自己的点,但为了野心、为了自己,她也从来没有后悔过这样做。

    倒是吕雉也在点头。

    能有这种气魄,已经很不容易了。

    一名女子,想要在这种政治风暴中稳定身形、占据上风,是一定一定一定需要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努力的,所以她们要承受的也更多。

    必要的时候,是很需要一些果决的。

    李晓诗说着:“但是,问题就来了呀。杀贵族和宗室,那带来的影响多数是骂名和反对,不会对国家的运行有什么影响,可是,杀了那么多大臣,他们的官职空下来,没有人顶替上,又该怎么办呢?那么多该有人来做的工作,都空了下来,该怎么办?”

    嬴政悠悠地敲了一下桌子,暗忖:科举?

    但是科举的话,能够及时供得上她需要的人才么,还是大量的空缺、又是要能够忠于自己、符合自己心理预期,为自己巩固政权的人才。

    仅凭隋唐新开的科举制,即便有李世民他们新定的科目之类,也不一定就能够为她达成招揽人才培养心腹的目的吧?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考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是最主要的选官用人的途径。”

    “而且在原有的基础上,武则天又开创了殿试、武举、自举、试官等制度。”

    这些制度仅听名字也不难理解,但李晓诗还是很负责任地一一解释了一下。

    “殿试呢,就是在原先的考试环节之后,又加了一个皇帝在大殿中面见这些被选拔而出的部分。由武则天本人亲自到场,对这些通过了层层考试的人才进行测验。相当于是亲自为自己挑选心腹和臣子,先检验这些人才的水平和能力,以及是否合自己的心意,然后再授予他们官职。后世一直沿用的殿试制度就是从这里、从武则天的时候开始的。”

    “武举嘛,就是武术、武力等方面的科举。”

    “一直以来的科举考试都是选拔文官的,考试诗词经赋以及儒学经典那些,但在武则天的时候,她又加额外开创了武力类的科举考试,让不会读书、但身体素质很好,有武将才能的人才们也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当然,这其实也离不开武则天杀掉的那些政敌里有很多武将的缘故。

    她不仅缺文官用,也同样缺武官。

    但不管是不是有私心在内,不可否认的是,武举的开创及使用,确实给了不少人才入仕的机会。

    而且她任用的各种女子,也都是因为她是皇帝,才得到了这样成为女官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