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360-3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360-370(第11/20页)

着去跟康熙说今日处理的折子。

    “河道总督张鹏翮题报秋汛水势情形疏……修筑工程尽心尽力。动用钱粮绝无靡费。比年两河安晏、堤岸无虞……这是儿臣的批示,您请看。”

    康熙看了一眼,说:“有功就赏,你这赏得太少了,改成:所带革职、着与开复。应追赔银两、俱着豁免。”

    张鹏翮身上还担着赔偿,这事儿从康熙四十二年说起,张鹏翮去山东赈灾,但是赈灾粮食很快吃完了,张鹏翮下令开一处储备粮仓。山东巡抚王国昌和布政使刘皑见张鹏翮开仓就动了歪心思,把仓内粮食隐匿一部分转卖脱手,然后状告张鹏翮私自开仓。张鹏翮在康熙跟前自辩论的时候说人命关天,不开仓要饿死很多人,开仓了导致朝廷储备粮流失,愿意用俸禄赔偿储备粮,这就是他身上担着的赔偿,此次康熙免去张鹏翮的赔偿等于把这件事一笔勾销。状告他的王、刘二人也没好过,第二年就事发伏法。

    海棠飞快地用笔涂抹了自己写过的,把康熙的话写好贴在折子上。“下面是一些八旗升迁:升正黄旗护军统领图海为正红旗汉军都统……”

    海棠把今儿的事儿说完带着太监把东西收拾了赶紧离开。实在是这里的气氛太尴尬了,两个娘娘跪着,她实在是不敢抬头多看,这时候留的越久越像是看两位娘娘的笑话。

    这一跑又想起忘了一件事,太后身边的端顺太妃不行了,太医的意思是熬不过今年了。去年还一起打牌的端顺太妃得意地说自己的身体好,肯定比太后和淑惠太妃活得久,没想到要第一个走了,有时候说话就不能太绝对。

    但是海棠也不想再回去跟康熙说这件事了,明日再说吧!

    想着裹紧了斗篷打算赶紧走,回家吃饭去,家里有可爱的儿子。

    海棠招呼着盐宝:“走啊盐宝,今儿吃锅子,给你煮肉吃。”

    第366章 计划中

    “昨天吃了酸菜、冬笋、白菜、玉米……”弘阳掰着指头在康熙跟前说昨天的晚饭,康熙打断他:“等等,玉米也能放进去煮?”

    “嗯!玉米嫩嫩的,吃嫩玉米的时候摘下来放在冰窖里能留到现在。皇玛法您要吃吗?我让人拿来孝敬您啊。”

    “不用不用,玛法不吃。虽然这个办法很取巧,但是在什么季节吃什么东西要顺应天时,此乃是养生。”康熙就开始给弘阳传授养生心得,那是从住宿到运动到饮食无所不包,康熙自己的养生心得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理论,而且逻辑自洽,听得弘阳一愣一愣的。

    要说多奢靡那也没有,就是康熙自己执行得很彻底,吃饭七分饱,平日里不饮酒,每日运动,吃的东西要新鲜,在什么季节吃什么。这一套理论坚持下来如今看到成果了,毕竟他的同辈人除了他也就是庄亲王还活着。

    但是庄亲王活着就是反驳他养生理论的最好人选,因为庄亲王酒色财气都沾,大鱼大肉过日子,夜夜笙歌说的就是他,和康熙都是反着来的,目前就看他们堂兄弟谁能活到最后吧。

    有海棠在忙活,康熙就像是放假了一样悠然自得地过日子了。他让人砸开畅春园的湖面打了一个洞,坐着钓鱼。旁边还有裹得严严实实的弘阳,弘阳还是个话痨,一直嘴不停跟康熙讲他在西北遇到的人和事儿,从青海湖讲到草原,从草原讲到群山。包括集市里的肉铺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什么回人不吃猪肉,满人不吃狗肉,汉人不吃牛肉。

    康熙就给他讲为什么各族有各族的忌讳:“……也不是汉人不吃牛肉,历朝历代杀牛都是要上报县衙,病牛老牛死牛是可以宰杀的。但是西北那里各族混居,草原上的牛有些是肉牛,杀了也就杀了。实际上耕牛汉人是不吃的,不仅不吃,对待耕牛十分爱惜。”

    “我额娘也是这么说的,她说有些人家的牛和我们家盐宝是一样的,都是家里人。”

    这时候有人跑来小声地跟康熙说:“禀皇上,端顺太妃没了。”

    康熙说:“让内务府按例准备吧。”

    弘阳安静了下来,康熙觉得不习惯,就问;“怎么不说话了啊?”

    “太妃没了。”

    “你和太妃不熟。”

    “可是也见过啊!去年宁太妃没了,今年是这位太妃没了,唉!”

    “小小年纪居然学会叹气了,”康熙觉得好笑的同时,还发现这孩子学了她额娘一身毛病,心太软,容易伤春悲秋,这不好。

    此时刑部送来一封折子,海棠知道刑部送来的折子都是大案,可是打开看了才发现这也太大了!

    刑部这是对朱三太子案的最后总结。

    康熙十一年,康熙十六年,康熙十八年,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四十六年都有人自称是朱三太子拉动旗帜造反。特别是康熙十六年,同一年的时间,两个月内有人在河南自称是朱三太子,有人在漳州自称是朱三太子。

    折子里说已经查明,此次案件中的父子几人系假冒朱三太子,均已行刑。明发天下,告诫百姓。

    朱三太子就是活着此时也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权贵也很少能活到七十的,真正的朱明太子就是活着也已经行将就木。海棠相信崇祯的后人绝对有人活着,隐姓埋名藏在某处地方,时至今日他们自己也不会再提起祖宗了。

    当日司马懿洛水背誓追杀曹家的人,那么他司马家的子孙也会被取代者追杀。当日陈桥兵变赵匡胤夺了孤儿寡母的江山,就有了后来一帝被掳的故事。这大概就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吧。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而小金爷这种人,也有可能要步入漩涡了。

    海棠叹口气平复心情,把折子放到一边开始处理其他事情。

    折子里面很多是关于当地受灾,粮价波动的报告。粮食价格有波动,证明社会不安定,海棠忍不住叹口气。

    下一封折子是关于铜陵铜矿的报告,这很重要,海棠看了看,发现里面说铜陵铜矿似乎有枯竭的兆头。海棠忍不住想说难道非要用铜来做货币吗?

    这乱七八糟的事儿让人看了心烦,果然做个好皇帝太难了,还是做个昏君心情好。

    此时到了年底,各衙门都要做年底总结,这种年底总结是户部要把开支算清楚交上来。吏部对官员的考评交上来。工部把今年的工程进度交上来,顺便再把明年的计划和预算提交,跟户部扯皮要一拨预算。刑部把今年的死刑犯名单交上来。兵部要自己和皇帝说,海棠也不想听。

    就是礼部交得最多,最不重要,这里面有他们在很多场合下写的文章,还有对各地节妇的表彰,连今年八公主出嫁和十四皇子成亲都算他们的业绩,这分明是内务府出钱出力!

    要不是场合不合适身份不合适,海棠就想问一下:“你们怎么不把废太子的事儿写上,废太子的诏书也是你们写的吧!”

    最讨厌这群酸文假醋的读书人了,海棠拍着他们一叠折子问:“今年全国有多少学子?国子监有多少学生?京城的蒙生有多少?私塾有几家?教化啊教化,你们今年教化了多少人?”

    礼部觉得她在故意刁难!

    教化地方是地方官的责任,与礼部何干!

    海棠都不知道这个衙门再这么摆烂下去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