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当我成了女配的姨母(穿书)》 130-140(第10/14页)
后脑,也欣然享受着夫人难得的亲近。
夜深,褚峻并未睡下。
微弱烛光透过帷幔映入,他眸光沉沉地望着夫人熟睡的侧颜,漫不经心地抚上夫人微敛的眉。
他不是个自负的人,也从未觉得天命就一定会落在自己身上,可当敏锐地从夫人某些态度上察觉到在夫人所预知或者说知道的未来里,他败了,他还是会觉得意外。
战场上,如今叛军虽成气候,却远不及冀州铁骑骁勇善战,如今更是在三路冀州军的追击下,节节败退;朝堂上,小皇帝在他命人暗地扶持下也勉强立了起来,太后党与保皇党针锋相对,却也还是被姚伯羽等人死死压着……无论怎么看,颓势都不该是他才对。
可他偏偏就是败了。
想来不仅仅只是是败了,还不明不白地死了,所以才连累了夫人多日来忧心忡忡,坐卧不安。
褚峻将夫人拢进怀中,闭上了眼。
之前冲动下险些遇险惹得母亲生了气,褚明筠这段时日也安分了许多,也不再带着底下的人横冲直撞,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地跟在几位大人叔伯身后学习兵法。
只是近来父亲和老师对她越发严厉了,策论,骑射,兵法……她几乎整个人浸在学习的汪洋中,学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借着修整的功夫有了半日空闲,立即想去见母亲。
大雨滂沱,褚明筠上了长廊,正想要绕过前院前往后院,却在收伞间瞥见不远处雨中一前一后的两个身影,雨雾朦胧,两人的脸庞俱不甚清晰。
“那是谁?”
歇息的府邸是临时安置的,里外都有足够的私兵部曲守着,而能够来往前院的无非就是随军的几个幕僚和将士,他们褚明筠都是认识的,这一位却是从未见过。
跟在她身后的许意打量看了几眼雨幕中为首的粗布的中年男人,思忖了片刻,低声回道,“那是临洮郡郡守,周守良。”
是那位同杨师伯一样死守郡城的临洮郡守,她近来也常听老师提起。毕竟在文人堆里,铁血丹心的臣子总是备受称赞的。
褚明筠若有所思,注意到雨幕中瘦骨嶙峋的中年男子似已经看到了自己,遥遥地对着自己施礼作揖,她怔了怔,随后亦含笑施了一礼,才抬步离开。
雨渐渐大了,众星捧月的女郎很快消失在长廊尽头,中年男人静静地看着对方离去,瘦削的面上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古怪笑意。
权势可真是好东西,那国朝的权柄哪怕不过是上沾染半分,也足以让一只灰扑扑的麻雀蜕变成为耀武扬威的凰鸟了。
压抑的权欲如火般在胸腔四处蔓延缭绕,中年男人闭了闭眼,压抑着眼底浮现出来的几分灼热,他收起笑转身离开,架着车马来到了临洮郡郡城最西的街巷,挑起帘子看着街巷里来来往往的黔首,神色幽幽。
城西是整个临洮郡城最贫困的地域,低矮的屋舍住着的全是低微贫贱的黔首。这段时日大雨连绵,本就不通的河沟被彻底堵死,雨水携着各种脏污早早溢出河沟,甚至已经闯入了黔首家中,整片屋舍近乎是浸在脏水中,散发着浓浓恶臭。
河沟堵塞容易导致屋舍受浸,而连日浸在污水中不仅容易造成屋舍损毁,还容易让很多黔首发热生病,所以以往他每年都会派人在雨季来临前清理河沟,让黔首们免除水患的困扰。除此之外,他还关心农耕,会在每年春耕时巡视田地,有时还会同黔首们一起下地开荒……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逐渐有了爱民如子的名声,也备受临洮黔首的爱戴,乡间老者夸赞他,垂髫小儿不畏他,年轻青壮更是拥戴他。
可那又如何?
周守良闭了闭眼。
他在临洮待了太久太久了。
这个连进士都少有出现的荒凉地。
马车在角落里停留了许久,天色渐渐暗淡,细雨蒙蒙,淌着脏污雨水的街道人来人往,中年男人放下帘子,吩咐车夫离开。
第138章 第 138 章 “爹爹,水又跑进……
“爹爹, 水又跑进来了。”
不断从门缝里涌入的积水惹得小儿惊呼,才休息没多久的父亲见状,很快披起蓑衣出了门。厅堂弥漫着恶臭, 上了年岁的老妇揽着孩子进了干燥的里屋。
里屋没点灯油,一片昏暗,老人家给孙儿喂着吃食,看着窗外的雨,混浊的眼里划过担忧。
“祖母, 我还要……”
一碗稀薄米粥显然填不抱孩子的胃口,孩子嘴里唤着饿,一旁孩子的母亲见状, 忍不住面露心疼。
连绵大雨,城外的庄稼大多都遭了灾, 又逢战祸,连日来坊间米铺的米粮大多都涨了价, 如今为了来年能够有米粮果腹,他们如今也只能省吃俭用些。
妇人思绪飘散,却也到底爱子心切,她看了眼婆母, 还是接过了婆母手里空荡荡的碗,到外头案上本就不多的木盆里再舀了半碗的米汤, 一点点地给孩子喂上。
老人家没说什么,孩子是饿不得的, 如今这种境况, 为了生计,也只有委屈一下他们这些大人了。
不多时,出去清理积水的男人回来了, 他浑身湿漉漉,黢黑憨厚的面上却带着淡淡的喜色,语气带着几分激动,“娘,我听别人说郡守大人已经被放出来了。”
老妇闻言,眼底一亮,“真的?你听谁说的?”
“真的,我听隔壁街的张罗亲口说的,娘你是知道的,张罗他那二姐夫不是在衙门当差吗?”中年男人顾不上擦拭,只激动地捶着掌心,“他说前两天朝廷大军进城,第二日他们就把郡守大人给放出来了。”
“那应该是真的了,那就好,那就好,郡守大人是好官啊……”老妇连声嘴里不停喃喃,又步履蹒跚地进了厨房,摸出了几个鸡蛋,“郡守大人被关了许久,家眷也被困在府里,家里还有这几个鸡蛋,你明日送到官衙去吧。”
“娘,那几个鸡蛋不是说留给娃娃的吗……”妇人眼巴巴地看着那最后的几个鸡蛋,欲言又止。
如今米粮金贵,家里养着的几个家禽都已经被尽数宰杀了,那最后留下的几个鸡蛋,原本是要留给孩子补身体的。
“那就留下两个给娃娃,其他的送过去吧。”看了眼年幼的孙儿,老妇咬了咬牙,到底还是心疼孩子。
见自家娃娃有得吃,妇人见状,也不再多言,而屋里其他人面面相觑,最后也也没有异议。
如今日子不像以往好过了,暴雨连绵、粮价上涨、兵荒马乱……这些都像一颗累一颗的巨石一样把他们这些人压的喘不过气。
这些年郡守大人爱民如子,是个顶顶好的好官,也多亏有郡守大人在,他们这些年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如今郡守大人否极泰来,有了郡守大人这枚定海神针在,他们也能安心许多。
男人提起装着几个鸡蛋的竹篮披着蓑衣出了门,妇人见榻上的孩子昏昏欲睡,也接过孩子打算抱入里屋,只是当手触摸到孩子滚烫的额间后,脸色猛然一变。
“母亲,娃娃起热了……”
小儿起热最易夭折。
老妇脸色一变,忙伸手去探,掌心触及孩子的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