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成了女配的姨母(穿书): 53. 第 53 章 阮秋韵初时还有些慌……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当我成了女配的姨母(穿书)》 53. 第 53 章 阮秋韵初时还有些慌……(第1/2页)

    阮秋韵初时还有些慌张,待注意到男人只是亲吻着自己,并没有进一步的举动后,心绪很快便平静了下来。

    本以为很快就会结束,却不曾想,直到屋子里的烛火烧了过半,揽着自己的郎君却还是没有停下来。

    唇边一片意乱情迷的热意,妇人柳眉轻蹙,呼吸紊乱,她有些艰难地垂眉望着近在咫尺的郎君,手缓缓抵着郎君胸膛处,推了推。

    唇上的举动停顿一瞬。

    很快,力度轻了一些,几息之后,炙热的触感也消失了,唇瓣也艳丽地惹眼。

    褚峻松开了衔着夫人的唇,注意到夫人略颦起的柳眉,将额头贴在夫人的额间上,揽着夫人腰肢的手不愿意松开,褚峻细细地注意着夫人的脸色,然后笑道,

    “会稽郡郡守石守卿近日调回了盛京,今日过了王府拜见。”

    阮秋韵注意力被郎君的话吸引,记忆回溯,很快便想起了当初在临淄宅院时,那位被林轩小先生引路出去的绯色官袍的身影。

    抵着的手落下,阮秋韵安静地听着。

    褚峻笑意渐深,执着夫人的手,说着今日石守卿拜见时,说他夫人仰慕平北王妃,意图拜见一事。

    他顿了顿,笑道,“不日石家就会递上帖子,夫人若是不喜,只管拒绝了。”

    王府每日都会接到一些拜帖,阮秋韵也有些经验了,闻言也只是略微颔首,表示自己明白了。

    她心里还挂念着另外一件事,“郎君说过褚家的人会过来,可知道过来的人是谁?”

    王府里的管家褚伯是褚峻从褚家带出来的老人,阮秋韵在那晚褚峻提起了褚家后,思虑了许久,也询问了一番褚伯关于褚峻的家庭情况。

    家里父母健在,叔伯不少,不同母的兄弟姊妹加起来也有二十多位。褚家虽不及世家显赫,却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原来的褚家家主是褚峻的爷爷,而褚老爷子三年前去世了,如今担任褚氏族长的人,是褚峻的亲生父亲。

    “应该都是一些平日里不太亲近的旁支叔伯。”褚峻敛眉笑道,“夫人莫忧,我那父亲继承了老爷子的族长的位置,想来也一贯会遵守老爷子留下的遗志。”

    他脸上笑意不变,毫不在意道,“也许有生之年,褚氏的主家大宗一脉,都不会轻易踏足盛京。”

    大宗一脉即褚峻的父辈祖辈上下一脉,嫡长子为大宗,旁的子嗣为小宗。

    大宗一脉的态度就是褚氏一族对外的态度,可大宗一脉的态度,有时却是和族里其他族人是相悖的。

    褚老爷子三年孝期过了,族内旁系就有不少族人想搭上这位一手遮天族人平北王了。

    阮秋韵若有所思,总归是褚峻的血脉亲人,还是想着到时候人要是到了该如何招待。

    褚峻不愿夫人在这样的事上放太多的心思,将夫人抱起,回了正屋。

    晚食过后,天已经彻底暗了下来,因着夫人身体不舒服,两人并没有在院外闲逛,而是消食了片刻,就在软榻上坐下。

    褚峻将掌心罩在夫人的小腹上,垂首看着夫人蹙着的眉目,笑意渐消,就想让人将府医医女召过来。

    阮秋韵制住了他的举动,眉目微敛,解释道,“药已经喝下了,也好了许多,不用召府医过来。”

    褚峻低应了一声,“夫人疼吗?”

    他对于妇人月事一道上不甚了解,也是近日时常询问过府医医女后,才知道有些妇人来月事时,是会腹痛难忍的。

    阮秋韵抿唇一笑,摇了摇头。

    虽然来到这个世界后身体情况弱了很多,可月经时会出现的症状却和以前相差无几的,虽然偶尔会有一些轻微的抽疼,可更多的还是酸胀。

    褚峻没有继续询问,炙热的掌心在夫人小腹上轻揉着,试图用医者所说的法子为夫人减轻痛苦……

    几日后,石夫人果然递上了拜帖。

    拜帖被装在一个纯木匣子里,匣子表面雕刻着许多吉祥如意的图案,看起来十分地古朴郑重。

    姨父早早便上朝了,赵筠也早早就起来陪姨母用朝食了,大周官员早朝五日一次,赵筠掰着手算着日子,每到姨父上早朝,就会借着机会过来同姨母一块用朝食。

    对于外甥女的操作,阮秋韵无奈,“你天天过来都可以,不需要挑日子。”

    赵筠轻笑不言,姨父姨母新婚燕尔呢,她日日打扰算什么事啊。

    此时,她嘴里还吃着糕点,见姨母将拜匣打开,也探头来到姨母身侧,看着帖子念着,“户部左侍郎石守卿之妻,冯氏……姨母,这家夫人我倒是从未听说过。”

    赵家门第不算高,可父亲是朝中四品官员,来往的也多是一些家世相近的官宦人家,因此即便赵筠很少跟着嫡母长姊她们出门,她对于盛京中一些人家也是略有耳闻的。

    见外甥女感兴趣,阮秋韵将帖子递了过去,然后又给外甥女碟子里又夹了一个点心,才笑着解释道,“石大人是原来会稽郡的郡守,前几日才回到盛京,你以前没听说过也正常。”

    会稽郡郡守。

    会稽郡位于荆州,距离盛京不算特别远,是姨母原来住着的州郡,赵筠了然颔首,心里的好奇也放下,将帖子放入拜匣里,吃着姨母夹过来的点心。

    阮秋韵将拜匣递给春彩,看着垂首吃得十分认真的外甥女,不由轻笑询道,“今日医女课堂不上课,筠筠等一下可要出去?”

    赵筠今日是想在家里陪姨母的,自然不想出去,她放下玉箸,正想摇头,下一刻却不知想起了什么,眼眸弯弯,嬉笑地抿唇道,

    “姨母,再过几日就是乞巧节了,这几日坊市里也极热闹,不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要不然姨母整日待在王府里,看着那些诊籍脉案还有账簿名册,也太无趣了一些。

    七月初七,乞巧节,又称女儿节,是大周女郎极为喜爱的一个节日,乞巧节当日,许多女郎回会出门游玩,阮秋韵这才记起,还有四天,就到七月初七了。

    外甥女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阮秋韵没有犹豫多久,也很快含笑地应下了。

    乞巧节快到了,坊市里行走的女郎也多了不少,从马车里往外看,针织布坊,金银饰坊,各种点心铺坊……这些女郎常光顾的铺子,尤其热闹。

    还没入秋,下了马车后,坊市的热意夹杂着喧闹扑面而来,阮秋韵脸色不变,也并没有戴上幕篱,只眸色柔和地看着身侧的外甥女。

    天还是有一些热,赵筠心疼地看着姨母有些泛红的脸颊,忙将姨母带进了一家卖点心果子的铺子。

    铺子是二层楼高的小楼,装饰雅致,一楼处摆着各式各样的点心,还有一些干果果脯的零嘴,阮秋韵细细打量着,却听见身侧的外甥女介绍道,

    “姨母,这就是花月楼,姨母前几日用的糕点,都是我从花月楼买的。”

    原来这里就是花月楼。

    阮秋韵若有所思颔首。

    守在铺子里的伙计见有客人上门,很快便迎了上来,花月楼卖的点心果子是盛京独一份,平日里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