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望春记》 200-220(第13/28页)
折,又岂能怨得了他,沉吟道“江道长所言有理,他二人生来戴罪,居于庙中,正?好?侍奉神佛,亦能让他们少受些?罪孽。”
宋翰点头道“陛下仁厚,二位郎君日后若是知,必会感恩陛下。”
赵坚面带笑意,点了点头,未应这?话,殿外,爆竹声传来,震天动地,竟是已经子时了,赵坚大步踏出殿门,抬眼?见夜空中,紫薇天恒二星闪烁,心中既定?,道“今夜辛苦江道长,若无他事,你先下去吧。”
宋翰行礼道“微臣告辞。”
*
宫门附近,赵观与赵达并行,眼?见要?出宫,他道“大兄。今日之事是为了宣王吗?”
赵达垂眸,扫了他一眼?,解释道“帝星现世,父皇心思落定?,正?好?借机让父皇松口,将宣王送出宫外。”
赵观虽已经猜到大兄的计划,但听他说出来,亦有些?讶然道“未想着江道长,竟会愿意帮忙。”
赵达冷哼道“哪里是帮忙,不过?是还人情罢了,江絮曾对他有恩,他借此机会,将人情还回来。”
赵观道“原是多亏了江先生,沁娘有幸,能得江先生如此惦记。”
“只是奇怪,江先生为何未提前与我通个气,若非方才大兄及时拦住我,我险些?要?上?前拦人,届时若是误了事可就不好?了”
赵达觑了他一眼?,道“事出紧急,她?未来得及通知你,亦是正?常,再者说,你如今不居宫中,有些?事,不若我方便。”
赵观听他话中,句句都在维护江絮,心中好?笑,道“大兄,我并有怪江先生之意,只是奇怪,这?不像她?平日的作风。”
江絮的脾气,他多少还是有些?了解,小二郎如今还在他府中,若要?行事,她?第一个来寻的人,必定?是自?己,而不会是大兄,这?其中必是有他不知道的事。
赵达别过?脸去,并不解释,江絮一开始找的人确实是二郎,只是被他半路拦截了,他不告诉二郎,亦是因为他不喜欢,江絮遇事第一个想到的是二郎,纵是知道她?与二郎之间,毫无私情,亦是有些?不悦。
赵观只是随口试探,却不想大兄这?般神情,沁娘一事上?,他与大兄的立场一般,大兄拦着江先生,必定?不是因为立场问题,但剩下的那个原因,一时连他都有些?不可置信了,他憋了会道“大兄,你该知道,我对江先生一向尊重,绝无其他心思。”
赵达被他看穿,冷哼一声,道“你对她?什么心思,与我有何关系?时候不早,你该出宫了。”
赵观还想等着江松出来,这?会子自?然不会走,被赶了他只当没听到,左右大兄亦不会真的让他走。
赵达余光扫过?他,见他毫无防备的神情,心中微微叹了口气,二郎对他,警惕性还是太差了些?,如此这?般下去,可不好?。
月升半空,银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一时无人说话,只偶有几声爆竹声传来,子时将过?,两人被炮竹声惊醒。
不多时,见江松往这?处走来,二人互看一样,迎了上?去。
宋翰见太子与燕王,猜他二人多是一早就在此等着了,他看向二人,行礼道“见过?二位殿下,殿下心中所想之事,明日就会有结果,微臣家中尚有人等着微臣,先行告退。”
赵达斜睨一眼?,眼?中闪过?不屑,这?江松孤家寡人一个,哪里来的家人,去岁他就是在江絮家中过?除夕,今岁恐怕亦是如此,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孤魂野鬼,也配称之为家人?
赵观不知此事,单以?为大兄是厌恶道人,他道“多谢江道长告知,不敢拦道长,正?好?我亦要?出宫,不如与道长一同。”
宋翰应道,与太子别过?,同燕王一同离开皇宫之内。
赵达目送二人离开,神色不明,不多时,就有小内侍上?前道“太子殿下,陛下有请。”
赵达应了一声,与那小内侍一同往太乾殿而去。
*
宫门外,停着两辆等候的马车,赵观心中亦记挂这?林文,她?这?胎艰难,太医叮嘱她?要?卧床休息,是以?今日才未能来家宴,她?若知道宣王能出宫,心中必定?欢喜,遂道“江道长,今日之事,本?王不知该如何感谢,日后道长若用得上?本?王的地方,本?王定?会全?力相助。”
宋翰道“殿下客气,微臣所言句句乃是天象。”
赵观明白他的意思,只不论江松因何帮忙,若无他,宣王恐难活着出宫,知这?江道长有事,亦不在多说,道“江道长,无论如何,本?王是真心感谢,告辞。”
宋翰笑了笑,忽然靠近赵观,低语道“殿下,其实,大晋的帝星,并非陛下。”
赵观忽面色一变,欲要?多问,宋翰已经跳上?马车,高声道“燕王殿下,再会!”
*
江家,暖阁内摆满了吃食,方拿去热过?,这?会子还冒着热气,另有热气腾腾的牢丸盛在碗中,胖鼓鼓的看着十分馋人。
孟氏望了眼?门外,道“絮娘,这?江道长怎么还没回来,别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江絮知道内情,有些?担心,这?么晚没回来,不知道事情顺不顺利,她?虽信任宋翰,但心中亦有些?忐忑,站起来道“阿娘,我出去看看。”
话音方落,门外传来宋翰的说话声“不必,我来晚了,让大家担心了,路上?车轮坏了,耽误了些?时间。”
江怀瞥了他一眼?,不悦的皱了皱眉,碍于江百户与孟氏在,并未开口。
孟氏不知他的心思,忙去盛牢丸递给宋翰,宋翰咬了口,忍不住称赞几句,听得孟氏眉开眼?笑。
江絮见状笑着咬了口牢丸,门外,炮竹声断断续续不停的传来,大晋正?统二年,悄然而至。
寺庙
正统二年正月初一, 两道圣旨从太乾殿而出?,分别送完地坤宫与燕王府。
地坤宫内,宣王端坐在书案后, 一手握笔, 正在临摹今日的功课, 稚嫩的脸上, 满是专注。
一侧服侍他的嬷嬷见状, 有些心疼道“殿下, 老奴方路过?院子, 见?花园里?的梅花开的正旺, 殿下不若歇一会?,老奴陪殿下去看看。”
宣王道“嬷嬷想去, 不必管我, 这里有人研墨就行。”
那嬷嬷每日里?不少经过?院子, 可没少见?那些梅花,她提起这个, 不过?是想劝殿下歇一歇,哪家的孩子,也不能大年初一都不给出?去玩的?偏她家殿下小小年纪, 却是这般自律, 她既欣慰又心疼, 再一想殿下的身世, 心中又有几分可惜,只这些话她只敢心里?想想, 嘴上是不敢说的, 只道“殿□□恤老奴,只这屋里?的碳炉子还要?人看着, 老奴不好离开。”
她既不去,宣王亦不再多言,院中的梅花,自他有记事以来。年年都陪着外祖母看过?,只今岁还未有机会?,又想昨日家宴,外祖母早早退了,必是又与陛下起了冲突,他手下一顿,一点墨水滴在宣纸上,留下一处大大的墨痕。
宣王站起来,将笔一扔,道“去房央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