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门阀之上》 300-320(第15/25页)
叨扰刺史,只是乡土不靖,乱贼横生,我家一子一女俱沦亡于贼手,更有人家满门丧亡。这些作乱行凶者,神出鬼没,下手极狠,我等虽不敢妄加揣测,也知绝非普通匪贼。且各家受损者,唯独没有新平人家。我等想请使君亲领兵马,入新平剿除乡贼。”
陆归点了点头,先前他在国公府门口见到的那位范家的人,和这些人的说辞大体相同。但刺史作为一州长官,出兵干预下一级的郡守,必须要有个确凿的证据,况且新平郡交给褚潭,本身就是让其作为秦州和京畿的政治缓冲地带,一旦他出兵动手,也就难以避免各方解读。如今时局纷乱,中枢看似严整,实则风云诡谲,而河南简直就完全乱了套。此时实在不宜触动各方太过敏感的神经。
“新平郡府有没有给什么说法?”陆归问。
座中一人叹气道:“新平郡府说,时至凛冬,各地流贼多流窜于此,如今已整顿军备,准备随时清缴。只是陇山地形复杂,利于贼人藏匿,因此只能偶有小获,尚未建立全功。若乡中仍然不靖,郡府便会遣兵入乡驻守。”
另一人点头道:“郡府公言虽然在理,但如今论罪示众的只有零星小贼,实在不足以平复群情。我等每每抗议请求,郡府又会再砍一批人,但陇山附近的凶案根本就没有减少过。”
陆归此时也对整个事件有了些眉目。这些人是因为朝中无人,许多事情不好明说。这件事的真正底色就是郡府自己借流寇作乱,一旦群情不忿,便拿出几个人杀了,平息民怨。平完之后,该干什么还继续干。这些受损人家并没有新平本地人家,那么嫌疑自然就要落在当地豪族身上。等到褚潭捞够了,再找借口将本土豪强横扫干净。到时候这些豪强既没有临郡守望相助,又没有什么证据洗清自己,只能伸着脑袋被砍。
手段是真的脏,但是也颇为厉害。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脏手套来清洗盘踞于地方的豪强乡宗,是一种极清晰的追求效率的军事思维。这样事其实历史上不少为人称道的英雄都干过,闻鸡起舞的祖逖、刘琨劫掠当地,横槊赋诗的魏武在扫平青州的时候也进行过清洗。这些掌握方镇的人需要在混乱的时局中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军事积累。而史书中不过一笔带过,甚至不论褒贬。
时机上,褚潭也把握的相当到位,这个时间段,很难有人有精力有能力对新平出手。从政治能力上而言,这个褚潭绝对不弱。不过褚潭竟然敢如此屠戮乡人,本来陆归就有掌控秦州全境之心,此时更加笃定要除掉此人。
陆归在听闻乡人之言后,拱手道:“诸位放心,此事我绝对不会坐视不管。请诸位将这些事迹明陈纸上,若有证据,也可以先上交州府。只是此事涉及乃是一郡之长,朝中必然多有迂回。这段时间内,非新平境内,自会有府兵守护乡人。至于新平境内,还请诸位稍作规避,近日不要再途经此处。”
众人也知此事所涉甚大,虽然有些失落,但也能够理解陆归,愿意配合。因此这些人纷纷将自己准备好的证据陈词,甚至一些可以搜集到的物证纷纷呈送上来。
晚些的时候,陆归也拿着这些证据找到妹妹。要论罪褚潭,就要有司法和中枢的介入,做成这件事不能没有陆昭的配合。
灯下,陆昭将这些陈词阅览了一遍。陆归道:“这次也非全无所获,先前在新平受害的范家派了人来,他家小公子在途中失踪,其余部曲家丁都已遇害,却唯独找不到小公子的尸体。而这范家也是阔绰,据说他们家的货物里有不少是用来路上打点官吏的钱帛。钱帛中会放一枚刻有范家徽记的金片。这几日范家人也派人暗中前往新平郡内,在黑市上勘察,便见有何种金片流出,或许可以顺藤摸瓜,抓住罪魁祸首。”
陆昭看完这些陈词和证据,道:“这些证词和所谓证据的金片,于褚潭来讲,不过是衣上巣泥。即便拿到朝中去,也不会被轻易问罪。一旦朝中问罪,就是鼓励地方见疑方伯,只怕到时候天下都要大乱。”
单凭乡人的控告和举证,并不足以将褚潭治罪。这些证据即便摆在中枢大老们的面前,也一定会被定性成当地乡人攻讦府官。时下政治生态,以此治理郡府的并不在少数。况且郡府的存在本身就是防止豪强继续做大,两者是相互拮抗的关系,怎么可能因为乡人的举证和时评,来削弱郡府本身的军事力和统治力。
“这样的先例不能开,开了其他人家还玩不玩?且褚潭在新平秣马厉兵,也正遂了不少人制约兄长的心愿。等到咱们和中枢的世家们推诿扯皮完,褚潭早就成了不可轻动的独立军镇,违背你我之愿啊。”
让褚潭这样的人跌落,有没有罪根本就不重要。褚潭有没有力量,力量会波及到哪一方,这才最重要。
“不妨先去查查郡府最近是否有征辟新员,在编的,编外的,都要查。”陆昭道,“人立于世,有人就有站位。查他的班底,就知道谁可能成为他的敌人,谁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弄清楚了谁是朋友,咱们就该试着交朋友,试着和朋友们相互托付了。”
烛光幽幽着燃着。
陆归会意,后续的问题也就不需要再讨论。待送走兄长没过多久后,忽然有宫里人传来旨意,说皇帝请了高僧,这几日要为皇后祈福,需要陆家一名女眷入宫,为皇后抄经祝颂,斋戒祈福。陆昭本人并不大喜欢参与这些宗教活动,然而片刻后又有人来报,天师道的道长陆增广带着僧徒从南面北上,据说是奉天师道宝典《灵宝经》而来,已经快到长安了,想要过府一叙。
陆增广算是南天师道陆修静一派的后继,同样也是吴郡陆氏之后,算是陆昭的同宗。陆修静撰写《灵宝经目》,将《灵宝经》分为“三洞四辅十二类”,并对道教戒律和斋醮仪式做出了规范和统一。或许是因小时候见这位陆道长在自家跳大神,有了诸多不好的回忆,陆昭长叹一口气道:“那……那我明日先入宫吧。”
第313章 正祚
太子大婚之礼涉及两个使持节, 同时长安禁军也有人员调动。王济加崇德卫尉,分领骁骑校尉、长水校尉两千人。吴淼则从太子右卫率调三千人,作为迎使之用。
军事层面的调动从来都是最敏感的, 伴随着陆昭再次入宫,陆振身为父亲, 执掌护军府, 便很少留在家中。而陆归也借此机会回到秦州,调查新平褚潭。而在陆昭入宫两日后,一个名字便被送到了宫中——蒋云。与之一齐抵达的, 还有秦州各家送往廷尉属蒋云屠杀百姓的大量证据。
新平郡屡屡发生虐杀惨事,虽然郡府只是作为流贼作乱上报, 但是新平毕竟居于京畿之畔,政治意味极不寻常。况且陆归已经归镇, 陆振又成日不着家,陆昭入宫以后, 几乎所有人都在提心吊胆,生怕又出什么变故。
这些身在中枢的人又不是傻子, 怎能可能无视新平各种动作而没有警戒之心。当这个名字坠入宫城这一张蛛网内, 便有众人依线索骥一般追踪上来。吏部新任的大尚书武功苏昀似乎最为热衷此事,一番追查后,连同早年蒋云与其叔父蒋弘济参与豫州剿匪的随员名单都扫了出来。
不过黑历史谁都有, 眼下中枢关注的重点乃是蒋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前往了新平,担任了员外军职。然而有些秘密, 即便在宫城, 终其一生都无法追查到底。很快,御史台忽然将矛头直对汝南王元漳, 讽议其大肆为阳翟县主陆氏封地属官越级增封。此事闹得沸沸扬扬,蒋云的来历也就乏人关注。最终后来还是皇帝出面将增封之事平息,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