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之上: 360-3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门阀之上》 360-380(第21/26页)

既不能够,也不可以。此时的元澈仿佛走到了黑暗长廊的尽头,面对一堵巨大的高墙。

    “陛下……若陛下还无法决定,好歹看看先帝吧。”

    元澈心里那片遮盖着巨大空洞的墙皮脱落了,恐惧也好,不安也罢,此时如同潮水一般,从巨大的空洞中一泻而下。朱雀桥的火光,蛛蝥的暗语,凭借记忆与想象跃至眼前、耳畔。火光烧断了铁锚,暗语催促着板桨,那艘书海中的小帆船随波逐流一般,在黑暗之中消泯了。

    元澈眨了眨干涩的眼睛,没有眼泪:“你把他们都支出去,就是要死谏的吧。也怕死谏不成掀起党争,对吧?”元澈的目光失焦一般看向卢霑,语气和问话都如机械一般走着流程,“民部那里,你们想好说辞了没有?”

    元澈早已默认这是一场寒门的密谋,或者说是忠臣们的密谋。崛起的寒门与崛起的世族一样,用一个个数字,一句句谏言,将他催促至角落,逼他审视一个又一个鲜血淋淋的事实。

    而一个君王一生身不由己的事实,就像核算好的国库账目一样,在他还没有读懂过程的时候,就得出了结果。他只需要朱批,认可,就足够了。

    卢霑此时才跪的稍稍直一些:“只要陛下下诏,度支走账拨给京兆去修河堤,民部也没有什么办法。”

    “陆扩不是糊涂的人,这么做,矛盾也就公开了。”元澈自顾自地说。

    “陛下。”卢霑的声音也低沉了下来,“既然已经做了这样的决定,那么矛盾是否公开也就不重要了。”

    “那么,发书吧。”

    雨水顺着廊檐滑下来,拍打在地面上,溅起水花的节奏与帝王鞋履的踏步声一样充满着暴躁。元澈感受着刚才下令后充满冷酷的陶醉。宫门已经落锁,文书明日一早才会发出去,他还有机会改变主意。然而恐惧与不安随着雨水与雷鸣,变得繁杂而浩大,绞杀着最后的余暇。

    不知不觉,他竟回到东宫。

    周恢不敢作声,替他开了门锁。荒芜萧索的尽头,是另一扇上锁的门。

    “陛下,这个院子的钥匙,东宫没有。”周恢善意地提醒着,并尽量避免提及某人。

    钥匙在陆昭那里。

    他只一个人站在原地,面对着那扇门,面对着爱.欲的渴望,命运的禁锢;面对着不切实际的心愿,也面对着权力之下的自我辩护。

    她也从未打开它。

    “回去吧。”

    金玉靡靡的宫室内,大婚时的利器依旧整整齐齐地陈列着。

    元澈枯坐在香炉旁,苏合香、衙香、龙脑香,各色名贵的香料从元澈的手中一点一点的漏下去,坠落在香炉中,泛起一缕缕青烟,继而是绫罗绸缎化为灰烬。

    仅仅为遮去宫室里那一丝特殊的香气。

    仅仅是为了亲手毁灭那一份记忆。

    他亲手毁灭,凭着这股力量来对抗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毁灭是快乐的。青瓷与裂纹一同碾碎,洁白皮肤与血污一道埋葬。

    香气馥郁,他把头深深埋进了锦被中。黑暗中,陆昭炽热的身体在黑暗中走近了。

    梦里他攀附在她的身上。

    她安静地坐着,执起发梳,梳齿连同她细伶伶的手腕相向而行,服帖而契合。鹤羽灰的衣袖从元澈的侧颊轻轻掠过,便如乌云翻风,带落了一片黄金雨,顺着他的眼梢与鬓角,抵死缠绵。

    窗外天地如晦,室内黯然生香,元澈的眉眼渐渐舒平,战场上的杀伐,人心间的周旋,所有的疲惫皆被一一抹去。他只蜷缩在她带来的这片细细光尘之中,只要今朝,不问千古。

    第377章 夺器

    长安即将发书洛阳, 最先感到不寻常的是陆扩。京兆府、度支部和皇帝联合下令,拨款修缮渭水河渠,即便有司徒吴淼的阻碍, 但是在三公权柄削弱的今天,也无法影响结果。

    好在长安也要体面, 给陆扩加侍中衔, 可直接入觐常伴皇帝身畔,面上的意思就是有委屈可以直接说。洛阳方面,更是派出魏钰庭去亲传旨意。陆扩也明白根本没人愿意自己在皇帝近畔招摇, 因此接过旨意,直接前往丹阳郡公府。

    时人都说民部尚书是实权之职, 具体事务也没有特别纷杂。但只有处在陆扩这个位置上才知道,身在这个职位除了职务上本身的责任外, 还为家族掌握更为宏观信息来源。

    自陆昭离开行台之后,为了保证陆家对朝中局势上的明晰, 陆扩简直战战兢兢。如今陆家因陆归服丧,实力大大减弱, 这是朝廷对陆家动手的最好机会。但陆家在秦州、荆江、扬州一带的力量之所以没有被迅速瓦解, 就在于许多手段在陆扩这里就已经发觉,进而被瓦解、预防。

    在意识到此次朝廷忽然兴修河渠有些古怪,陆扩立刻上了心。果然, 丹阳郡公府里也已经紧张起来。陆柔手里拿着长姐的书信,在门口就将陆扩迎了进去。在一间私密的别室里,连尚在休养的钟长悦都硬撑着到场。

    钟长悦道:“行台新政, 皇后本与河东各家商议好, 若再反悔,司州各家便都会知道行台与长安的矛盾难以调和, 届时风向必然有变。”

    陆扩本是个武人,当即从席中跃起,一脚踢翻旁边的几案,怒声道:“朝廷意欲何为?莫非不识我陆家刀剑之利?”

    陆柔连忙规劝:“叔父莫急,朝廷即便要对陆家动手,也不会现在下令。如今朝中所惧,一是秦州、江州不容有失,二是世子已扶陵至扬州,一旦有变,扬州也要交付。此次发书兴修水渠,仅仅是暂缓之计,目的只在行台和皇后。”

    “二娘子说得有理。”钟长悦道,“不过叔父的担忧也有道理,京中仍需警戒。三辅之地,我家仍有甲士,今日可即可调往长安附近。京中原护军府将士虽然死得惨烈,但也留下来一批,都是陆家的死士,可随时联络发动。世子临行前,也安排了一批秦州游侠入京,如有危急,可在各地引起骚乱。”

    “然而兵戎相见已是下策,只要长安一日不拨款给洛阳,洛阳的危机便不能解除。我等还是要筹谋如何协助皇后,让朝廷把款拨下来。” 钟长悦说话一多,也不由得轻咳几声。

    此时陆扩也冷静下来,如果是朝廷针对陆家整体做出打击,那么他身在中枢不会感受不到,司徒吴淼也不会感受不到。

    钟长悦看着墙壁上挂着的舆图,若有所思道:“如今北镇不安,未来归属或是重中之重。祝悦的母亲受封女尚书后便回南凉州家中养老。朝廷或想将祝雍夫妇接回京中,以施掌控。我等可修书一封去秦州刺史府,请陆放公子帮忙将祝雍夫妇接到秦州。世子那里也要派人去扬州告知,扬州刺史苏瀛不是善茬,一定要让世子多加小心。剩下的就等行台方面的消息,我们再作配合。”

    陆扩点了点头,虽然心情平和了不少,但脸色依旧阴郁:“是谁想出修河堤的法子,来日我必让此獠滚出长安。”

    洛阳宫内已是熙熙攘攘的景象,河东各家都派出了代表入行台任职,其中以薛珪最受礼遇。陆昭孕期已足五个月,小腹微微隆起,但走路还算轻快。下午避开日头后,陆昭便与薛珪一边闲庭信步,一边谈起政事。

    陆昭缓步前行:“司州去年旱灾,世道仍需重治,数万生民期盼安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