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会有人嫉妒: 第98章 Chapter 98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你也会有人嫉妒》 第98章 Chapter 98(第2/3页)

价一样。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恰恰是一种性别的重新定义,告诉世人衣服本没有性别,它的阳刚和阴柔属性都是设计者和穿搭者诠释出来的,它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更可以是“中性”,刚柔并济,就是俗称的unisex。

    说穿了,美学本身没有性别,关键是看审美的人带了多少有色滤镜和自卑感。

    ……

    灵感来了,真是挡也挡不住,大概也是压抑的过久,萧绮很快就在工作间里找到这几年累积的设计草稿。

    这些都是她自己否定的,都没给人看过,因为不适合之昀的风格,也就是灵感来的时候随手画几张抒发一下。

    如今倒是有点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意思。

    于是就从这一刻开始,一直到晚上林阿姨来,萧绮就一直将自己关在工作间里。

    期间她闻到了饭菜香,手上的笔却停不下来。

    做设计工作的都知道,灵感来的时候要尽快抓住,沉浸到那个世界里,尽情享受超常发挥的状态。

    萧绮甚至直接将手机关掉,拒绝所有打搅。

    中间只有林阿姨跟她说了一句,说饭做好了在锅里,人就走了。

    萧绮应了声。

    直到她再“清醒”过来,已经过了九点。

    萧绮伸了个懒腰,舒展开四肢,打开手机便放到一旁,先去了一趟洗手间。

    等出来一看,手机里蹦出一十几条微信,还有几通未接来电。

    几乎都是工作联系,中间还有陈炘发来的消息,和一通姜禹打来的电话。

    萧绮一边吃饭一边回复工作信息,忙完一圈才点开陈炘的,只见他说,明天早上他就会落地,中午休整一下,下午可以见面吃饭,随即问她的时间。

    萧绮便托着腮回道:“去哪里吃呢?对了,不是说要教你喝酒吗?”

    至于喝酒的场所,她第一个剔除掉的就是常去的会所。

    萧绮又道:“其实上次那家小酒吧还不错,不过酒比较一般。我想他们也有好酒,但收费肯定不合理,我家里倒是有几瓶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常喝的。”

    只是这话刚发出,萧绮就有点后悔了。

    她是有暗示、试探的意思,但是么……

    就在这时,陈炘回话了:“不用几瓶,一瓶就够了。要不我来找你,你请我喝酒,我请你吃饭。我来下厨。”

    啊

    萧绮快速眨了几下眼,又惊讶又惊喜。

    可她到底不是刚恋爱的年纪了,“老司机”属性很快就统领大脑。

    萧绮:“可是我家里有做饭的阿姨了,你就这样抢了她的工作,她很失望的。”

    安静了好一会儿,陈炘都没有回。

    萧绮扫了眼上面浮动的“对方正在输入中”字样,唇角含笑,想象着陈炘耳根臊红的模样。

    直到陈炘发来几个字:“要不来我家?”

    萧绮默默数了几个数,才不紧不慢的打了两个字:“好啊。”

    这之后的几分钟,两人仔细商量了菜单,萧绮看似随意地点了几个,却刻意降低难度,陈炘一个“不”字都没说,好像都会似的。

    等陈炘将家里地址发过来,萧绮这才满意的关上窗口,点开姜禹的微信,回了一句:“之前关机了,什么事?”

    半分钟后,姜禹问:“有灵感了?”

    他是了解她的习惯的,除非灵感爆棚,否则一定一十四小时开机。

    萧绮:“嗯,发几张给你看看。”

    设计图很快发了过去,姜禹也回复的很快:“日常向,复古风,群体偏年轻。这是喜禾的转型路线?”

    萧绮:“下至十五六岁,上到四十+的时髦精,我认为都可以,年龄区间要比之昀宽。”

    姜禹:“嗯,这样的设计,面料选取一定更精细,售价不会便宜。”

    萧绮:“面向中产阶级及以上人群,四位数到五位数,这个定位更方便名人带货。等做起来,拉动的也不只是销量,反正运营权在你手里,你还可以做平替系列,不管消费者怎么选,钱都会流向一个地方。”

    这个问题萧绮早就想过了,设计师都希望做出热门服装,却不希望看到山寨和高仿,然而现实就是,越热门的品牌山寨高仿就越多,防是防不住的。

    既然防不住,那还不如推出平替,平价的和高价的都是我做的,消费者不管怎么买,都会在我这里买。

    作为商家,没必要将自己架在金字塔尖上,只赚少数有钱人的钱,下沉市场也可以走一走。

    就好像平替大户zara,无论是借鉴、抄袭,它都一把抓,而且保证消费者能用三位数的价格,穿到五位数品牌的同类单品。

    版型和面料就不要强求了,毕竟专业打版师一个细节调整就价值千金,平替穿的就是一种心气儿,一种追求美的权利,一种潮流情趣。

    而zara这种品牌的存在,威胁的不是大牌,因为它们的消费群体不会产生交集,大概率不会互相抢客户,它威胁的是那些做高仿和山寨的小作坊——同样是三位数,同样是平替,消费者会更愿意买有品牌的成衣,这就是一种消费心理认可。

    喜禾现在需要的是尽快打开知名度,占据潮流,到时候一定会出现仿品,与其那样,倒还不如将做平替的机会留给姜禹。

    仿品再快,也不如同一家公司出的平替快,推出时间还可以灵活掌握,前者带货一圈,刚火起来,后者就跟着上市。要将上流和下沉市场一起占领,时机很重要。

    萧绮又补了一句:“对了,你不是要做2c模式吗,畅销的单品,可以在改动之后融入到模式里。”

    姜禹笑问:“这么玩,你就不怕你的设计烂大街?”

    萧绮:“真要是能流行到‘烂大街’的地步,那也是一种肯定。站在有钱人的角度,他们消费的是奥斯卡.德拉伦塔的天蓝色,而在普通人的角度,他们消费的是从众审美和潮流趋势。前者负责引领、展示,后者负责推广、走量,各有各的分工,都是商业社会金字塔的一部分。”

    从众心理这方面,日韩消费群体是最明显的,他们的年轻人穿着几乎都差不多,颜色选取也高度吻合,形成了所谓的日风和韩风。

    而在国内,表面上看差异性更为突出,各种风格杂糅在一起,就像网络上各种声音交织一样,每个人都极尽可能地表达自己,追求“不同”,在潮牌街上也经常能看到奇装异服的个体。

    可事实上,这依然是一种从众消费,只不过“从”的是自己所在小圈子的审美肯定。

    或者这么说,市场更包容了,审美更多元了,从另一面也反映出消费者越来越需要肯定的心理,肯定他的穿搭就是对眼光和审美,甚至是性格的肯定。

    就着这个话题,萧绮和姜禹聊了好一会儿。

    两人都提出一些意见,它们碰撞到一起,不仅局限在设计上,还有市场和营销策略。

    萧绮趁机提出想要同期推出穿搭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