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七零奇葩一家人》 第22章 第 22 章(第2/3页)
小哥哥的粉条做好了,吸溜,她要去看一看,就看一看哒。
留下几名知青处于震惊和激动之中,连小桃桃走也没有注意。
这当老师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不用干活
这一个月的秋收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还真不是下地干活的料。
现在有这么个机会摆在面前,他们能不激动?
但是现在只有两个岗位,他们却有五个人,几个知青互相看了看对方,眼中都是势在必得。
等小桃桃晃晃悠悠来到蔺清和家中的时候,他此刻正在厨房里忙活。
在厨房外面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堆堆分好的粉丝,上面还单独编了号,每一堆粉条的形状颜色都有细微的差别,
等到他面前的大铁锅烧里的热水滚烫翻涌的时候,蔺清和又拿起放着粉条的木漏勺,把粉条放下去煮,并且再那里计算时间。
等到粉条都熟了以后,一堆堆粉条被放入一个个大碗中,蔺清和再放入简单油盐,放入酱油辣椒酱料,一碗碗冒着热气的粉条就做好了。
“香”小桃桃眼巴巴地看着
蔺清和:“这些是拿去给宋叔他们尝的,他们尝试好哪种最好吃以后,我再给你弄。”
“那我帮你端”小桃桃眨眼睛
“别,小心烫着,你去把宋叔他们叫过来就好。”
于是,小桃桃又朝着家里面跑去,没一会,带着宋行几人走了过来,又眼巴巴地在摆满了各种粉条的桌子边上看着,看上去可怜兮兮的。
“咳”几个大人有些看不过眼
“这些粉条都还没吃过,不知道哪些好吃哪些不好吃。”蔺清和很坚持,“等选出来那种最好吃的再给小桃桃吃”
那看着他们的眼神,就彷如再看实验小老鼠一样。
“你这小子”
宋行几人眉头跳了跳,然后各自拿起筷子,开始一碗碗吃起了粉条,每个人每碗吃一筷子,有时候眉头皱起,有时候舒展。
等到所有的粉条都尝了一边以后,大家也将近半饱。
为了减少时间先后和饱腹对于粉条的影响,他们吃的时候都是岔开的,这样选出来的会较为公正一点。
这里有十六碗粉条,都是蔺清和一点点精确调出来的。
除了味道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量的区别的,最好的粉条当然是用最少的粉做出最好吃的粉条。
最后宋行几个人非常统一地选出了三碗粉条
一碗宽一点的粉
两碗细一点的粉
“最有嚼劲”
“好吃一些”
至于让他们选哪一个最好吃,那就有争议了,毕竟这个就是口味问题了。
但是没关系,这三碗已经足够了。
蔺清和看了看标签,高兴道,“这一碗最好,用的粉最少,精确的话,基本上一斤粉加上半两就差不多了,不过需要仔细控制。”
“相比较正常的,一斤粉条省下两三量,一万斤粉就能省下上千斤,好几百块。”
当然,这对于蔺清和而言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可算是找到事情做了,并且也做成功了。
“很好,那可能省下不少钱。”宋行高兴,“等会再去大队上开一次会,等把人给找到以后,粉条厂就可以开业了。”
刚好这段时间大队上的红薯也都挖起来了,粉条作坊开业刚刚好。
不然等到时候红薯都发下去了,再回收还要麻烦一点。
“不过这也不能让阿和你白忙和,让我想想”
直接说给钱或者给粮,大队上人肯定是不同意的,说出去还对他们母子不太好,不过如果换一个方式,让大队都参与进来……
宋行脑子飞快转动,还没转完,就对上自家闺女幽怨的小眼神。
“吃,吃完了啊”
小桃桃看着几个大人把桌子上一大堆粉条吃的光光的,还没人理自己,颤颤巍巍开口。
“没有桃桃的哇?”小眼神可是伤心了
一口,一口都没有啊
“……”
_______
有倒是有的,不只是小桃桃,这次大队上都有。
今年的向阳大队可算是大丰收,这粮食产量比往年任何一年都好,就算是上交了公粮以后,剩下的粮食各家换成钱,工分换成钱,每家也能拿个小一百。
虽然说这还没到算工分的时候,但是大家心里可都是有谱的。
在这个大丰收的时候,在这个小崽子马上就要开学的时候,在大队上粉条作坊就要开工的时候
宋行大手一挥
“为了粉条作坊发展得更好,这次从全大队找最好的粉条,谁家粉条最好吃,最省粉最划算,以后手工坊就按着他家的来。”
“并且,这次选上的人家,有十块钱奖励,不过,每户参赛人家,必须提供一斤的粉到时候让大家评选”
“到时候,所有人都可以吃,最后每家再派一人出来,公平竞选。”
这消息直接让大队上所有人家都震惊了
一斤粉成本也就在一毛多的样子,但是赢了却是可以有十块钱奖金,这谁不愿意?
至于这钱从哪里来,谁在意呢,反正钱到自家手里了就是最划算的。一个个摩拳擦掌,大队上热闹非凡。
至于背后的
“一斤粉十块钱,大队上五十九户人家,我就不信哪家会没想法的,这三四十户人家参与,成本也得是小十块了。”
“这到时候就算是选不上,谁家也说不出什么,这粉条,可都是他们吃了的。”宋行摩拳擦掌
“这大家也忙活了一年来了,刚好也热闹热闹。”
等到这天的时候,那确实是热闹得不行了。
每家每户拿着自家的铁锅陶锅在坝子上搭了个架子,就开始下锅煮起了粉条。
为了保证不偷减材料,所有人家的粉条都是先上交到了大队上测量过以后这才发了下来。
偷工减料的人不少,但是为了赢比赛,往里面加料的‘清醒’人家也不少。
宋行乐见其成,让蔺清和他们把名单编号都弄好以后,打乱顺序发了下去。
反正嘛,这都是为了公平和大队发展。
自然是要选出最好最划算的粉条
那些个人家还不知道这手中粉条被换了,各种发挥自己最好的厨艺,粉条不够材料凑,就算是平日里里最抠门的女人家也往里面多放了一勺油。
这五十多户人家齐齐烧火下粉,这不一会,这坝子上就飘满了各种香气。
酸菜粉条
白菜粉条
粉条乱炖
炒粉
……
各家拿出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