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美食在后宫躺赢(清穿): 第175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靠美食在后宫躺赢(清穿)》 第175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第1/2页)

    9.痕迹

    前朝再是喧闹,后宫的日子也是一如既往的宁静。前有皇太后、皇帝和皇后三尊大佛,后有逐渐长大的胤禛、胤裪和温瑶,万安然的后宫生活宛如easy模式,最多的就是和宫妃聊聊如何养孩子……

    这日子着实无聊了些。

    万安然发散思维,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留下点什么给后人?起初她想尝试着奋斗一下,比如做个青霉素的发明人什么的……

    万安然说做就做。

    就是捣鼓一半,她不得不开始青霉素要如何培养出来的……?唔……时间太长有点忘记了。万安然随随便便捣鼓,培养皿里也随随便便长出一些霉菌,看着都差不多?

    万安然:…………

    盯着各种古古怪怪的霉菌半响,她迅速果断的放弃这个想法。

    在此之前……要不先折腾个显微镜什么的?

    比较起研究出青霉素,显微镜的制作竟是出乎意料的简单容易。

    万安然对这样的速度也很诧异。

    她召来内务府宫人询问一二,很快恍然大悟。若是没有前面的琉璃技术,想要制作自然难度颇高,而现在嘛……对于已经发展几十年的琉璃技术,镜片早已经法难倒大清的工匠们,高倍数的镜片也只是稍稍阻拦了下,很快也被攻克。

    拥有显微镜后人们头一回知道了微生物的存在。原来在他们肉眼看不见的世界里,居然存在着这么多奇形怪状的小东西。

    这个发现轰动整个大清。

    很快又有人发现,或许生病也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的萌芽在大清土地里生根发芽。

    万安然听着儿女们叽叽喳喳的话,若有所思:只要再这样下去,想必有一天青霉素会真的出现。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万安然辗转许久,忽然想起关于第三次生产时那痛彻心扉的经历。她决定从产科研究起,比如侧切术,又比如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羊肠线进行的缝合术,同时在发现微生物和细菌以后提出的生产期间消毒卫生问题……

    当然起初身为贵妃的万安然研究这些,也遭到不少人的阻拦。要知道接生婆产婆被列为三姑六婆之中,在这个时代她们的存在很重要却完全不收人尊重,而像万安然这般地位的人处理这些事,更是让不少宗室命妇们惊疑不定。

    万安然却是无所畏惧。

    感受过生产疼痛的她,能改变的只要一点点,多一点点也好,她毫无遮掩的将她研究成果传授出去。

    当然皇太后、皇帝和皇后的支持也是原因之一。即便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知识也无人在意,转机是在康熙四十八年。

    那一年的六月二十一日,远在蒙古的和硕温恪公主难产,在危急时刻产婆用了琪贵妃传授的办法。

    温恪公主平安诞下双胞胎女儿。

    虽然出血过多,但是她还是保住了一条性命,等消息传入京城,十三阿哥胤祥特意登门跪谢。

    后头也不用说了。

    有温恪公主的奇迹在前,侧切以及缝合术一时间传遍整个大清,居于深宫无忧无虑的万安然也并不知道,她的名字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

    此刻的万安然早已把兴趣挪到别处。

    品尝着御膳房新呈递的美食,在御厨们期待且忐忑的目光中,万安然忽然眼前一亮。

    各种稀奇古怪的美食。

    这不就是自己最了解,也最值得记录的东西吗?从香的到臭的,从大陆到海外,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再到水里游的,只有万安然上辈子没见过的,就没她这辈子没吃过的。

    在没有视频的这个时代,万安然用文字和简笔画记录每日的吃食,偶尔新制的点心,绘制的内容很快堆积如山,被整理成一本厚厚的日记。

    皇后笑称这是吃货日记。

    万安然非但没觉得不好听,而且还美滋滋的,拍板敲定不说还使人去做一做封面。

    这下倒是皇后麻爪了。

    好说歹说万安然不甘不愿的换成饕餮日记,再换?不干,万安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身为吃货有什么不好的吗?

    万安然:骄傲.jpg

    10.顺嫔

    皇上废了太子。

    先是大阿哥被斥为乱臣贼子,随后皇上又是斥三阿哥不仁不悌,两者皆被革除郡王爵位,幽禁于各自的郡王府。

    得闻消息的惠妃和顺嫔病倒了。

    惠妃缠绵病榻数月之后逐渐好转,顺嫔却是没有。风寒入体的她,非但没有痊愈的迹象,而且还突发高热,眼看就要不行了。

    消息传开,康熙和皇后都无动于衷。

    正和宣妃说笑的万安然手微微一抖,脸上的笑意逐渐褪去。她垂眸落在茶盏里,心思飘飞到了远处,宣妃叹气:“想去就去见一面吧。”

    分道扬镳已有二十年,那时候被背叛的愤怒早已消失殆尽,宣妃反而比万安然更看得开。养育身体健壮,憨厚活泼的胤俄时,宣妃也多少有点明白顺嫔当年的心思,只是明白却不代表可以原谅。

    终究是道不同。

    万安然本不想去的,可是最终还是起身过去了。

    犹记得多年前踏入永寿宫时,整个院子里花团锦簇,瞧着便是一派富贵升平的好景象,而如今满地皆是残枝枯叶,久未打理的萧索模样。

    万安然脚步沉重。

    永寿宫的宫人面目麻木,掀帘请着贵妃和宣妃走进寝殿。

    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药气。

    万安然脚步一顿,又往病榻走去,顺嫔沉沉谁在厚重棉被下,身形消瘦,面色蜡黄,眼眶深凹,头发斑白。

    万安然看了许久,顺嫔也没有任何反应。

    直到询问了御医以后,才知道顺嫔早已昏迷数日,时日不多了。

    万安然怔愣的立在原地,心底涌现出一抹淡淡的悲伤。她沉默良久,最终冲着宣妃摇摇头,两人转身朝着门外走去。

    却没想到顺嫔在此刻睁开双眼。

    她吃力的伸出手,似乎想要喊住离去的两人,最终又失去了力气,仅仅只是指尖颤抖了两下。

    顺嫔闭上了双眼。

    四周暖洋洋的,热乎乎的,她的脑海里浮现出许许多多的画面,最后一幕是三人并排坐在廊上,肆无忌惮大笑的场景。

    后悔吗?

    或许是……后悔的吧?

    眼前的画面逐渐破裂。

    顺嫔眼角滑落一滴泪珠,随后跌入永恒的黑夜之中。

    11.重病

    康熙五十六年冬,皇太后去世。

    后宫一片悲伤,尚未从皇太后逝世的阴云中回过神来,本就带病在身,加之劳累过度的皇后也随之病倒。

    病如山倒。

    皇帝焦急之下,连下数道圣旨令固伦温宪公主、和硕纯禧公主回宫探望。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