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六零]》 50-60(第31/34页)
算。之前接知青的时候,我和他们公社当时派过来的代表交流的,还挺友好的。”
田庆丰深知苏曼谈判能力和交友能力有多强,一听这话,也没了顾虑,点头道:“那等过几天吧,等工人都到齐、安顿好了以后,我再联系张家邬公社,让他们把你认识的那个同志派来!”
两个人正说着,就听见了“轰隆隆”的拖拉机响。
——是来自各生产大队的女工们,到公社了。
……
赵翠翠今年16岁,是杨家店生产大队的社员,也是妇女培训基地里年纪最小,却学得最认真,并夺得过两次“学习周冠军”的人。
同大队里,和赵翠翠差不多年纪的姑娘,没有一个人像她这样,做出敢反抗父母的意愿,拒绝包办婚姻不说,还跑去参加扫盲班和妇女培训的事情。
但作为曾经见过苏曼,看过她站在台上,听她讲过话的人,赵翠翠做梦都想要成为像苏主任那样飒爽英姿的人,同大队的知青告诉她,想要成为那样多优秀的人,不光要努力干活,还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摒弃错误思想,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才可以。
为此,向来懦弱,不敢反抗父母和家里兄弟的赵翠翠,第一次有了反抗的勇气,拒绝了爹妈想要拿她换亲,好给弟弟娶媳妇儿的安排,借着苏曼的威名,成功获取了自由,不光加入到培训基地里学习,她还参加了队里头的扫盲班,现在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就在赵翠翠觉得自己这样继续生活下去也挺好,就是有些遗憾自己所在杨家店离公社太远,总也看不到偶像苏曼,正想着自己上一次看见偶像还是在七一活动表演上当主持人模样的时候,培训基地的负责人就喊到了她的名字。
“赵翠翠!”
“到!”
赵翠翠下意识地站了起来,茫然地看着喊着自己名字的知青负责人,为自己刚刚走神而没能听到负责人前面所讲的内容,而感到一丢丢的懊恼。
郝知青突然喊她名字,不会是想当众批评她刚刚走神儿的事吧?赵翠翠正忐忑不安呢,却发现周围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并不是看热闹,反而是都带着羡慕嫉妒……的样子?
正在赵翠翠疑惑的时候,站在前面正在喊名字的郝知青已经念完了名单上的所有名字,她没理会仍傻愣愣站起来的赵翠翠,扬声对所有点到名字的人说道:“点到名字的同志都是符合公社服装厂招工要求的同志,明天的时候会由公社过来的拖拉机车过来,接你们去公社。这一次的工作机会来之不易,希望你们都能够好好表现,好好珍惜的同时,也希望你们吃水不忘挖井人,不要忘记公社对你们的栽培,更不要忘记苏主任为我们妇女同志提供的学习机会!”
公社服装厂?
拖拉机接送?
一直等到今天的学习培训结束以后,赵翠翠才在众人朝自己和其他几个被点名的同志围过来时,所说的或是恭喜或是阴阳怪气的话中彻底反应过来——她这是,被选中,能去公社服装厂,当工人了?!
“二丫姐,你掐我一下呗?”赵翠翠仍有些不敢相信,让和自己一样都被点名的孙二丫掐自己一下,看看疼不疼。孙二丫是个手劲儿十足的人,狠狠地掐了赵翠翠一下后,只听见她“嗷”的一声喊了出来,却是一边捂着被掐的地方,一边傻乐着。
她能去公社当工人了——
她能去公社见偶像了!!
像赵翠翠这样,在被点名,并得知自己能去公社服装厂当工人的消息以后,就激动得整宿都没能睡着的人可谓是大有人在。
而也是这一天,公社要建服装厂的事情,也彻底随着苏曼带着和纺织厂的订单,并通知了各个生产大队妇女培训基地里学习态度最高涨,学习成果也最好的120人,说要给她们安排一份能赚钱的新工作等消息的传出后,被这群被选中的当工人的女同志,给传遍了整个公社,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一时间,整个公社,包括六个生产大队,全都沸腾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1]来自百度百科“投机倒把罪”词条;
[2]来自百度百科“工分”词条(工分单价要看当年收成效益,基本范围在两分到五分钱左右,这里设定的工分单价为三分钱——
一件衣服15块钱的确是不便宜,但不要布票这件事就等于是最大的优惠力度,那个年代很多人对新衣服的渴望就就是因为没有布票,所以衣服是不愁卖的——
一万字真的太难肝了,滚去睡觉啦,晚安~
第60章
麦秆公社的拖拉机是由县里统一分配的,属于公家财产。之所以他们公社能有拖拉机,也是苏曼特意去和县里边借来的,为的就是方便离公社比较远的几个生产大队的工人上工。
现在眼瞅着就要九月份了,等把这批货忙活完以后,正是秋装成衣该上市的时候不说,紧接着就又该忙活一年秋收秋种了。对于农村社员而言,地里头的生产是绝对不能放下的工作,关乎着他们接下来一年的口粮,是绝对不能耽误的。
苏曼必须要在秋收秋种来临以前,就先把服装厂建立起来,把制作出来的第一批成衣销售出去,不说为了先收拢回第一批资金,也起码得先给厂子打个名号出去,让大伙儿知道,他们麦秆公社办了厂子,开始卖衣服的事情,吸一波路人粉再说。
为了尽快完成这个指标,苏曼是宁可跟县里那边费点嘴皮子,再自费拖拉机的机油钱,也不愿意让工人将时间耽误在路上。
麦秆公社所属的生产大队虽然只有六个,但整个公社在县里所占的面积却是最大的。这其中有很大一片都是不适合耕种粮食的荒地,这也是为啥公社会占着最大的一片地,却排名整个县里收成的倒数第一,就是因为太荒凉了。
就说从离公社最近的郭屯生产大队出发,骑自行车都要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行,要是光靠两条腿的话,那至少也要四十分钟才能到,更别说其他离得更远的大队了,那光是过来公社,就至少需要四十分钟,甚至是一个小时四十分钟不止的时间。
所以,苏曼思来想去,便去县里借来了两辆拖拉机,专门早上六点去各生产大队接工人来公社,这样就能节省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
为此,苏曼还特意将上工时间规定为,早上的七点到下午四点,中午十二点到一点是吃午饭、休息的时间,公社管中午饭,算起来是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完全符合后世的劳动时间规定。
七点上工的安排是为了能让工人们早点下工。因为拖拉机只负责早上接她们过来,其他时间还要回县里继续其他的工作,没办法一天两趟来公社这里只为了接送这群工人上下班,所以晚上就只能让工人们结伴而归了。
今天是这120名女工在这个临时厂房里作业的第四天,也是她们在结束了只有三天的,对成衣版型制作的学习,和分组分工作业的培训以后,正式开工,将布匹变成成衣的一天。
大伙儿的心情都激动得不得了,看着那成匹成匹的布料,都有些不敢上手,全都围着布料看来看去,纷纷议论道:
“娘嘞,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布料,也没有用这么好的布料做过衣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