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150-160(第15/24页)

 一群古埃及人在建房子。

    他们需要找到一个直角来确定墙的位置。

    聪明的古埃及人拿来了一段长绳,然后将绳子标记了十二段的等长距离。待他们把绳子放到地上的时候,轻松一拉,正好就形成了边长分别是三四五的直角三角形。

    开建!

    【勾三股四弦五,问小学生都能知道。但单看挺简单,要是出现在试卷最后两道综合了其他知识点的大题里面的话,简直能折磨得人想要发脾气。】

    【但发脾气也是没有用的。】

    【你一气之下可以倒拔垂杨柳,但再气,做不出来的数学题还是做不出来。】【因为,数学,不会就是不会。】年轻的学生正趴在书桌上做着数学题。越做,他的表情就越痛苦。

    在他的幻想里,他已经怒气爆棚,然后化身为狂暴巨人,爆发了小宇宙,几拳就把路边的大树击倒。

    但是在现实中,却只能对着试卷抓耳挠腮。

    最终,颓然一叹,将脑子贴在桌子上,笔往旁边一放。不会,不会,还是不会!绝望的呢喃在室内响起。

    爱咋咋地吧!

    秦朝。

    扶苏在自己的脑海里认真搜索了一下《周髀算经》这本书,然后有些惭愧的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什么印象。

    他只学过《九章算术》。

    他悄悄的问站在身边的公子高,可看过这本。

    公子高扯了扯嘴角,似乎想到了什么痛苦的回忆: “看过,但似乎和没看过也没什么区别。”扶苏好奇的问: 怎会如此?

    公子高叹口气,看了看天幕: 就和她说的一样,数学,不会,就是不会!就算是想破了脑袋,那也不会!

    所以,他已经放弃了。

    扶苏: .…懂了。

    但他还是决定把这本书找出来看看。在另一边的嬴政也正在和李斯等讨论。

    嬴政眉头皱起: “听起来,后世似乎每个人都要学数学?”连小学生都知道勾股定理。

    “即使这东西建房子的时候可以用上,但又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这门手艺,何必如此重视?”

    如今的大秦有《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作为王室子弟,嬴政当然学过,懂得一些算术知识,而且在座的这些人,数学知识应该在整个大秦来说都是靠前的。

    毕竟,如果不懂算术,那朝廷钱财的核算、税赋的计算还有各种调兵遣将的粮草后勤等等,都没法搞了。

    想到这里,嬴政轻轻的扬起眉毛,忽然意识到,数学的确是挺重要的,浸润到了整个国度运转的方方面面,

    他开始生出了一些兴趣。

    南北朝。

    祖冲之和祖眶看得聚精会神。

    祖家一些没什么数学天赋的小孩子们躲在角落里满脸苦色,又一脸同情:

    原来,还有人和咱们一样惨啊!

    别人家的小孩,学学经史就行了,他们家的小孩,要学算术,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算术。没想到,居然有人和自己一样惨。

    心里忽然就平衡了不少呢。

    这时候,听到旁边的大孩子含笑着问他们: “说起来,你们的阿拉伯数字适应得怎么样了?小心祖父明日抽查。

    小朋友们一愣,脸皱得更苦了。换来旁人愉快的笑声。

    【在商高和周公对答之后的几百年,古希腊文明开始进入到了数学的繁盛期。】

    【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这些辉煌的名字铭刻在了那一片历史的天穹下。】

    在恢弘的希腊神庙前,一位位身穿长袍的赫赫有名的大学者出现了。

    画面定格在其中一个人身上。

    【这里面,影响最深远的当属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在公元前300年就写出了《几何原本》,然后,就被誉为“数学的起点”, “科学的圣经。评价非常的高。这本书的确是很牛的,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欧洲的数学教科书都是它。】

    【甚至到现在,全世界中小学生所学的几何知识,大部分都还能在这里面被找到。】少年时期的牛顿在剑桥的书店里买了一本《几何原本》。

    考官对他道: “你的几何基础知识太过贫乏,如果不补上这块短板的话,再怎么样都是没有用的。

    牛顿回到家后,立刻就拿出了那本已经积了一层灰的《几何原本》。这本书也成了他常常翻看的一本书。

    【《几何原本》直到明朝末期的时候,才传入华夏。】

    【带它进入华夏的,是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而看出了它的价值的,是大名鼎鼎的徐光启。】【这个故事之前我们也讲过。】徐光启跟随利玛窦学习西方科技,甚至为此皈依了教会。

    在翻译了一大批文稿之后,徐光启对利玛窦说: “关于道德和信仰的书籍已经翻译得够多了,接下来我们应该印一些关于西方科技的书籍。

    利玛窦欣然同意。

    两人一致选择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利玛窦对他道: 这是我们欧洲人学数学必须要学到的教科书。徐光启问: “和大明所学有何不同?”

    利玛窦思索了一下后给出自己的感受: 华夏的数学也很好,但风格不同。这里的数学有着各种各样的命题,但是都没有证明,任何人都可以给出狂野的想象。

    “但《几何原本》不同,它的每个命题都是有确切的证明的,即使再固执的人也无法推翻它。”《几何原本》的书页被一页页翻开,出现了一行行文字以及各种几何图形。【可惜的是,那个时候可能已经太晚了。】【科技的一点点萌芽已经无法挽救千疮百孔的大明。】

    ……

    明朝。

    朱元璋重重的叹口气,不过已经被重创过几次之后,对此早就平静接受了。他点点头: 的确是救不了。

    一本数学书籍而已,怎么可能挽救一个王朝的倾覆?

    比起这个,他更在意的是之前讲的小冰河时期,越来越冷和那些天灾什么的,还是要好好储备。

    数学嘛,朱元璋现在还不怎么把它放在心上,漫不经心的对身边的大臣道: “待船队下次回来,让他们看看那边有没有这本书。

    属于,顺手而为就行了。

    真要让朱元璋为了这本书,或者是为了数学,大费周章的来做点什么,他是不愿意的。明

    朝崇祯初年。

    徐光启已经完成了对《几何原本》的翻译,并且将它上呈给了陛下。

    如今,《几何原本》已经成为了太学中的教科书,人手一本。这让徐光启觉得有些欣慰。但,此时听到仙画的评价,不免面色苍凉。

    “算了,大人。”他的心腹幕僚道, 您该做的也已经做了,剩下的,就听天命吧。

    徐光启缓缓摇头: “这几年,陛下励精图治,国内时局有所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