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 40-50(第14/19页)

绍:“这是我从小玩到大的沐戈壁,跟咱们住一条胡同,这是他媳妇儿鹿仁佳。”

    鹿仁佳对着许菲笑着点了点头:“以后没事过来找我玩。”

    许菲羞赧地点了点头。

    显然,新嫁娘还是害羞的,等离了他们这一桌,还能听见许菲拉着小胡说:“你朋友长得可真好看。”这样的话来。

    等敬酒到了沐胡杨跟前,小胡就老实很多了,就连许菲也比刚刚面对沐戈壁的时候拘谨的多。

    酒尽人散,临走前鹿仁佳还能看见小胡那两个嫂子僵硬的笑脸。

    “要我说活该,当初她们做得绝,忽悠着小胡不肯结婚,胡婶子又不是瞎子,早看在眼里了。”

    胡婶子本身就是个强势的人,她能纵着儿媳妇在家里指手画脚,却不能纵容儿媳妇欺负自己的亲儿子,这不,小儿子一松口结婚,她就想办法给两个大儿子找关系分了一套单间的福利房,算是把他们一家子分出去了。

    说到底,福利房哪有小院住的舒坦。

    一共三十多个平方,夫妻俩住着不说,还要带几个孩子,挨挨挤挤的,着实难受。

    “也不知道以后气消了,会不会再叫他们回来。”

    沐戈壁叹了口气:“要是回来了,小胡他们夫妻也该难受了。”

    鹿仁佳摇摇头:“我觉得不会。”

    那边孩子越来越大,等到了个八九岁能当半个大人使的时候,小夫妻俩的日子就好过了,到时候还愿不愿意头顶婆婆这座大山,就谁也不知道了。

    沐戈壁看看鹿仁佳,再看看沐胡杨。

    寻思着,他们家……应该没这问题吧。

    沐胡杨是营长,娶了老婆该是带着去随军的。

    小胡结了婚,这条街道就又少了一个单身汉,又因为添人进口,这几天谁看见了胡婶子都要打趣一番,胡婶子花了两块钱买了一大桶豆渣回去,机器打磨的豆渣更细腻,做起豆渣饼来,也更适口,所以她做了一百多个豆渣喜饼,谁来说喜庆话,她就抓两张喜饼给人家,算是沾一沾喜气。

    胡婶子难得这么大房,又叫整个街道的邻居们多了不少谈资,惹得回家来拿东西的另外两个儿媳妇心里极端的不平衡,当初她们嫁过来的时候,可没这待遇。

    当然,胡家的事和姚家可没关系。

    他们这一大家子正热热闹闹的准备过年呢。

    姚姥姥格外的兴奋,这么多年了,今年算是最齐整的一年了,要说唯一的遗憾,就是沐胡杨没能有个媳妇儿,否则的话,两个小辈都成双成对的,那才是最圆满的。

    “沐胡杨,你的电报。”

    这一天早上,沐胡杨正蹲在角落里帮着点木炭,前几天鹿仁佳用铁板做了个烧烤架,又正好得了羊肉供应,姚姥姥寻思着吃炙烤羊肉,沐胡杨正做准备呢。

    一听到有电报,沐胡杨连忙扔掉火剪,一路小跑到了门口。

    从邮递员手里拿过电报。

    “谁啊?”沐戈壁凑过来。

    “我们部队的军医王洋的电报。”说着,把电报往口袋里一塞,扭头就去推自行车:“我去一趟邮局,你告诉姥姥一声。”

    说完,他就跨上自行车,飞也似的跑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我儿子一个要吃牛肉,一个要吃猪肉,我婆婆做了好多菜。

    我给他们定了一个大蛋糕。

    动物奶油蛋糕太贵了!!!!一个蛋糕四五百,吃的我都想去学烘焙了!!

    第48章 回村

    沐胡杨一路到了邮政局, 但并不是很着急。

    王洋给他发电报,应该是为了私事,如果真是部队里有什么要紧的任务非要他去不可, 也不可能要王洋来发电报,原本还有些焦急的心情, 在想明白后, 就淡然了很多。

    果不其然。

    王洋的电报上写的是私事。

    字数不少, 但王洋家庭不错, 再加上没结婚,津贴都由他自己收着,所以也没省着钱, 洋洋洒洒的发了二十多个字来。

    王洋家世代行医, 尤其王洋的爷爷,如今还在京城给一些首长调养身子, 王洋从小耳濡目染,学了一手好医术, 再加上年少聪慧,十四五岁就被推荐去读了医科大学,结果大学没毕业,大学就先没了。

    王洋的爷爷第一时间把王洋给送到的部队当军医, 又安排其它子女从首都医院调职到县城医院,而他自己, 也不再露面, 只替领导们保养身体,其它多余的事情一概不做。

    这些年的风风雨雨, 王家都平安走过来了。

    谁能想到, 知青下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谁也想不到,知青下乡,从一开始的自愿到了后来一家只能留一个孩子的地步。

    王洋在部队,不受波及,可他下面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

    没法子,家里只能留下最小的妹妹,其它年纪够了的弟弟妹妹们,全都下了乡,不过王老爷子还是想办法把他们都分到了不错的地界。

    他这次发电报,就是为了他的二妹妹。

    二妹妹叫王敏,下乡的地方叫下河村,正好隶属于许林镇,他们兄妹感情好,这些年来一直有书信来往,可不知道为什么,这半年来王敏一直没有信过来,这时近年关,王洋再也坐住了,寻思着沐胡杨的家就靠近许林镇,希望他能替他去看一眼王敏。

    沐胡杨虽然在河东县生活了好多年,可对下面村子的情况却不太了解。

    寻思了一会儿,他决定回去问问姥姥和弟妹。

    “下河村?”鹿仁佳先是懵了一下,随即脑子便飞速旋转了起来。

    说起来,许林镇下辖五个公社,三十一个村子,像小鹿村,就是鹿桥公社下面的村子,而鹿桥公社下辖七个村子,是许林镇第二大的公社,而这个下河村,还挺巧,正好隶属于鹿桥公社,更巧的是,这村子还是文秀的娘家村,也就是说,这村里不仅沐胡杨同事的妹妹,还有鹿仁佳的外婆和舅舅。

    “我认识。”鹿仁佳点点头:“我亲妈就是下河村的。”

    “额,抱歉。”

    沐胡杨也没想到这么巧,不由有些尴尬。

    鹿仁佳笑笑:“这有什么的,就算我现在去了,我那外家估计都认不出我是谁,自从文秀走了,他们家就没人来看过我,虽说是外家,但在我看来,跟个陌生人也没区别的。”

    见鹿仁佳正不在意,沐胡杨才松了口气。

    说起来,这些日子相处下来,鹿仁佳在他这里已经没有嫌疑了。

    他也看过这个弟妹和弟弟两个人学习的模样,两个人写的字鬼画符似的,那单位符号不停的乱用,今天写这个,明天换那个的,偏偏两个人都能看得懂对方写的什么,就连他自己都觉得,首长们真是想太多了。

    不过他还是谨慎的将他们扔掉的手稿回收,打算回部队的时候带回去。

    他是看不懂,但总有能看懂的吧。

    “大哥要是不嫌弃的话,明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