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140-160(第35/36页)
。”
最初上京时病歪歪的简家新家主到底怎么样,明眼人都看得出。
薛瑜瞥他一眼,“这不是更好,少一个宅子的钱,你能多投点出来在商队上,也少在家宅隐私里打转。”
“臣明白。”苏合从被横插一脚抢了看中的宅子的不满里恢复过来,笑道,“现在的世家已经成了庞然大物,臃肿不堪,嫡庶规矩门楣要求太多了。可往上数百年,谁还不是个泥腿子?您什么时候想清理苏氏,我第一个支持。”
苏合出身庶子,天然的野心是薛瑜选择相信他合作的原因之一。他是个聪明人,要的是权力和在明显要大变样的潮流中保住家人,而不是肩负整个家族重任前行。薛瑜需要他引导和观察整个士族里的风声变化,但是过分打压前任家主,引来士族嫡枝的抗拒,这个发展就不太美妙了。
薛瑜:“若苏氏自己能清理门户,当然不必闹到台面上。”
从苏合这里没有问出钟家的动向,薛瑜在回宫前又去了趟西城。路上听着魏卫河发现的钟大踪迹,她皱起眉,“不是说钟大没有出来?”
除非是钟家宅子里有密道,不然以最近蹲守钟家的力度,怎么也不会错过钟大出来。薛瑜往前回想,恍然道,“上次的钟二是个幌子。”
不过,既然钟大已经露了行迹,之后再盯就容易多了,陈关领命安排了下去。
去群贤坊的路上,马车先经过的是京兆府,京兆尹刚带人回到衙门,看着抓进来没几天的两个读书人供词脑壳就痛。
好歹,骨头硬一点,也不会让他这么为难嘛!
大理寺刚审完简家的案子,他手上又撞来了小士族和前任胥吏一起挑唆考生污蔑舞弊的案子,案子问是问明白了,但抓不抓人就是个问题。再这么抓下去,士族都要改名叫罪族了,哪还有颜面可言?
“府府府尹!三殿下的车往这边来了!”
京兆尹听着冲进来的差役喊声,腿一软,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他当机立断,“去,拿人!”
差役们大声应诺,拎着麻绳棍棒就冲了出去。路过的薛瑜听见外面的嘈杂声,问了一句,有些诧异,“京兆尹这次动作这般快?”她还记得上次寒食散的时候,京兆尹是什么样子,要不是有性命威胁,也不会查得那么快。
既然京兆尹不再纠结,为群贤书社的舞弊案定了结果,她不用再思考怎么处理,倒是生出了些好奇,“等会去问问,案子准备怎么判。”
薛瑜带着人刚踏进群贤坊,拿了人回来的京兆尹就等来了三皇子的侍卫问询。面对疑似威胁的提问,他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臣一定、一定依律断案!”
楚国商队的刘管事刚被人从群贤书社请出来,皱着眉有些烦躁。原以为到了齐国花银子的事情,谁知道那家清颜阁居然不肯卖了,说是什么自家商队已经去了楚国!
他上门找了几次掌柜,换的掌柜比之前那个还难缠,年纪轻,动不动就说要去请示东家,关了门就跑群贤坊。一来二去,时间没了,眼看着又来了一队楚国的商队!他原想着早点置办了货物,早点返程,现下铺开了卖自家货,却买不到要买的,尝过一次两头赚的生意甜头,再这样只带着金银回去,实在心有不甘。
他想去拜见那个谁都知道的清颜阁东家三皇子,结果别说在清颜阁了,就是鸣水马车行和群贤坊,都愣是没找到一次。
真真是倒霉!
“管事,小杜郎君又遣人来‘借’银子了。”
商队带着的奴仆小跑过来,在管事上马车前拦下,脸色十分为难。刘管事闭了闭眼,声音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又要多少?”
奴仆小心觑着他神色,伸出一个手指,刘管事眉头微松,“一百两啊。”奴仆尴尬摇头,“是、是一万两。”
“一万两!他又要买什么!”刘管事气到暴跳,好悬压下自己心头的火气,知道问奴仆也问不出,他从怀里摸出来两个大银锭,“先拿一百两去用着,我马上就来。”
奴仆点头哈腰地跑了,刘管事上车才表情扭曲起来,“天天都这么糟蹋,他们当我是他们家捧着金银来的家奴不成?!”
他赚的钱虽然不少,但都得拿去买货的好吗!今天来一个要一千两,明天来一个要一万两,这群孩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借”的时候都说等回去楚国就让人送来,可楚国离齐国何止千里,现在花的都是他的钱欸!
“不能放任下去了。”刘管事神色阴沉,他的副手撂下车帘,叹气道,“但郎君们总得照顾好,不然回去也要出事。”
“再让他们花下去,别说买货了,我们还有没有钱回去,都不知道了!”刘管事怒吼一声,胸膛剧烈起伏,“去,看看小杜郎君到底在做什么。”
刘管事的马车与薛瑜的马车擦肩而过,薛瑜被迎进群贤书社,躲在书社不见外人的新任清颜阁掌柜连忙出来见礼,难掩担忧,“殿下,明日还是不卖吗?”
不管在齐国出发的商队里投了多少银子,看着楚黎商队入城,对清颜阁的销售情况士族们都十分关切。接任的清颜阁掌柜对这件事有着深刻了解,清楚自家能不能稳住士族都要靠销售情况,因此提前做了不少活动规划,谁知道,东家直接发话:上门的商队,谁都不许卖。
为了躲避想要买货的商队,新掌柜已经躲了许多次,已经严重影响清颜阁的正常销售了。
“再等等。等到第三只楚国商队进城,就差不多可以谈生意了。”薛瑜胸有成竹,新掌柜的焦虑被这个准确节点安抚了,三两句后被薛瑜推去旁边,口中念念算着该怎么卖货更赚钱了。
自家商队带着货往楚国去了,路上还有给路过郡城送书的任务,加上对楚国关卡不如本国人熟悉,注定要花更多时间。不拖一拖楚国商队,自家的货还怎么卖?如今不比去年,去年为了套牢楚人的口碑,加价全让跑商的商队吃了,要是比运输成本和市场占有,自家商队与楚国商队也是不能比的,那就只能给外国商队加价销售来保证优势。
况且,跟着楚国商队来了不少疑似游学的小家伙们,看上去就是很好培养消费习惯的肥羊,多留两天多花点钱,才好给后来者做榜样不是?
薛瑜确定这件事的进度没问题,在书社院子里找了一圈没找到陈安,听忧心忡忡的书社学生们说,自从牛生那两个污蔑书社的学生被带走,陈安就停了课没去上过,不禁也担忧起来。
针对群贤书社的攻击,主要是为了牵扯到她,好在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应对。实际上,书社上下都很无辜。要是因为这件事让陈安痛别讲坛,她怎么也得懊悔一秒钟。
群贤书社隔壁的护肤品工坊已经挪了大半去鸣水,剩下的都是扫尾收拾杂物,叮叮当响个不停。循着学生们的指路,薛瑜一路找来,陈安没有讲课的时候难得没在孤独园,而是在群贤书社里给他准备的休息室,门外不远处学生拎着两个明显是书社食舍发的饼子,纠结地转来转去,看见薛瑜眼前一亮,“殿下!”
薛瑜觉得有些眼熟,只知道在孤独园见过,却不知道叫什么,对他点了点头,“陈公在里面多久了?”
学生垮下脸,“两天了,送进去饭也吃得少。殿下,您有办法吗?”
还好,没绝食。薛瑜松了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