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个猎户当夫郎: 10、闲话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娶个猎户当夫郎》 10、闲话(第1/2页)

    第10章

    妇人跟哥儿们围在井边,手里干着活,嘴上也没闲着。

    “听说沈家那对母子,昨晚又是炖肉又是熬猪油,真的假的?”

    “这得问桂香嫂子,她家就在陆大柱老屋旁边,要是熬猪油炖肉了,肯定闻得到。”妇人说着往赵桂香方向撩了泼井水。

    赵桂香“嗯”了一声,锤着衣裳,没抬头。

    有人啧啧了两声,“一分家就这样吃,怕不是先前藏私房钱了。”

    村里没有什么秘密,不过一天的时间,沈迁母子二人分家分到多少银钱,哪些田地,就已经在村里传遍了。

    “你们这就不知道了吧?昨天是陆久跟他们娘俩一起去的县城,回来还往他们家送了不少东西,看模样啊,估计是看对了眼,以后儿子跟了陆久,娘俩还愁没肉吃?”

    李桂香有些听不下去,道:“你们当初从公婆手里分出来,都没有熬油,天天吃斋。”

    这话一出来,说沈迁母子藏私房钱以及跟了陆久的两人便有些不自在。

    有人出来打圆场,“人家手还伤着呢,炖肉补补应该的。”

    往常的话,大家一起背后讨论别人,想法不一样的时候,就会打住。

    偏偏这时候,边上一直没说话的赵月英突然道:“炖的肉也是陆久给的,他就是个吃软饭的男人。”

    其余人都被她的话吓了一跳。

    旁边的人调侃道:“你这是在哪里受了气?”

    赵月英抱起洗衣盆,嘲讽道:“也就陆久这种不经事的年轻哥儿,才会喜欢那点子好颜色,借了牛车上赶着送人家去县城。”

    “没有上赶着,是我央着他带我去的。”

    众人闻声齐齐抬头,看到堡坎上面不知道什么时候站了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的那个是陆大柱的孙子,大的那个正是他们刚才讨论的沈迁。

    一时间,除了拦了一句的李桂香,跟满不在乎的赵月英,其余人都有些讪讪。

    众人虽然在背后说了沈迁母子的闲话,却不是真的想跟他们结怨,以后还要住在同一个村呢,抬头不见低头见,于是笑着打马虎眼,“是该请陆久带你去,他时常采些药卖给县城的医馆,跟医馆的大夫相熟,有他在,不用担心大夫多收你银钱。”

    沈迁点头,“是多亏了他。”

    赵月英嗤笑一声,抱着盆走了。

    其余人也都低头干活,没再说话,直到沈迁提着水桶离开了好一会儿,才有人踮着脚往他离开的方向看了眼,确认人走远了,长长舒了口气,“怎么就没声没息站在上头呢!”

    “看你以后还在背后说人闲话不?”

    “你刚才也没少说。”

    几人你来我往了几句,还是没能绕开这个话题,“那赵月英怎么回事?咋好像人沈迁欠了她钱没还似的。”

    “钱是不欠,”说话的人有了之前的教训,站起来张望了一圈,才压低声音道,“我听说啊,赵月英的姑姐家本来相中了沈迁,想招上门做赘婿,都请了王媒婆去沈家说了,后来沈迁在山上摔断了手,他们立马找王媒婆说这事算了,沈迁摔断手的事,还是她跟她男人跑去报的信。”

    “就是嫁到隔壁村李家,只生了一个哥儿的那个大姑姐?”

    “就是那个。”

    “这也太小心眼了吧,”有人不理解,“他们家嫌弃沈家小子摔断了手,还不准别人不在乎了?”

    “她那心眼子,嫁到村里这么久了,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消息最灵通的那人道,“要是昨日送沈迁母子去县城的不是陆久,换成个样样不如她那外甥的哥儿,你看她还会不会是刚才这模样?”

    几人想了一下,赵月英大抵会得意地跟她们说,还好她们夫妻早早去报了信,断了手的沈迁怎么配得上他们外甥,也就只能找那种条件的哥儿了。

    只可惜送沈迁去县城的陆久,不管是模样,还是其它,都比她那外甥强得多。

    有跟赵月英不太对付的人忍不住在心里偷笑,若是沈迁跟陆久真成了,以赵月英的性格,看到自己家不要的人,转头攀上个更好的,不得气上好一阵子?

    也有人觉得,赵月英的话虽然难听,但也不是全无道理,沈迁摔断了手,家里又有个柴都捆不好的母亲,也就只有陆久这种,父母去得早,家里没有长辈把关的人,才会因为男子长得好,或许还会甜言蜜语,就看上这样的人家。

    才刚认识,就又是送人家去县城,又是往家里送东西,再过几日,恐怕沈家母子分到的那两丘田,也要让陆久去给他们翻了。

    不过今日这事,几个说闲话的人看法各不相同,便默契地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另一头,陆水生跟沈迁回到家里,还是气呼呼的,他不理解,“沈迁叔,你刚才为什么不准我往下面扔石头,她们在说你跟陆久叔叔的坏话!”

    沈迁摸了摸陆水生的脑袋,“你往水里扔石头,顶多只能溅她们一身水,并不能堵住她们的嘴,完了她们还会来你家告状,让你爹娘打你屁.股。”

    听到打屁.股,陆水生没忍住往身后摸了摸,有些害怕,抿着唇不敢再说什么了。

    沈迁其实不太会跟小孩子打交道,又猜到大概是陆大柱或者李秀云怕他一个人在家无聊,才打发陆水生来陪他玩,便思索着自己小时候有什么感兴趣的,可以说给陆水生听。

    他还没想到什么,陆水生在院子里乱瞧,先看到了他晒在凳子上的《三字经》。

    “沈叔叔也有《三字经》啊?”小孩子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很快就将刚才的气愤抛到了脑后。

    沈迁松了口气,停止思索,顺着他的话道:“你也有吗?”

    “我没有,”陆水生摇头,“我以前的先生有。”

    “以前的先生?”

    陆水生:“之前爹娘让我跟隔壁村的李先生识字,半个月前,李先生死了。”

    沈迁:……

    原来以前的先生是指这个以前。

    陆水生指了指凳子上的书,问:“沈叔叔,我能看看吗?”

    “可以,”沈迁道,“不过翻页时要小心点。”

    这本书是原身父亲给原身开蒙时用过的,原身一直留着,流放时也带在身边,既是怀念父亲,也是纪念自己那些再也没有地方发挥的学识,沈迁昨天从枕头下翻出来的后,发现有些潮湿,便趁着宋兰出门了拿出来晒晒。

    陆水生乖乖答应,跑去洗了手,在衣服上擦干后,才小心地翻开第一页,食指点在字下面,念一个字往后挪一个字。

    “人之初,性本善……”

    孩童稚嫩的读书声缓缓响起,沈迁安静地听着。

    然而,在读到子不学,断机杼的时候,断机两个字陆水生读了几遍,也没能读出第三个字。

    “断机杼。”沈迁接道。

    可惜接下来的窦燕山,陆水生也忘记了,他本来就没学几天,其实并不认识字,能记得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