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发家养娃: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八零之发家养娃》 140-160(第21/51页)

徐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9章

    陆夏为了建厂的事,又回了一趟县城。

    不过她并不急着去找李县长,而是先去找县城本地人了解情况,看看去哪里建厂比较合适。

    总不能什么准备都没有,李县长提一个否定一个,一开始还好,时间长了人家肯定不乐意。

    还是得自个心里有数,这样就能应对各种问题。

    建厂的条件无非三点。

    第一点就是本地人民和政府都要进行配合。第二点土地不能太过昂贵,或是直接卖地或是签约让她至少能租个几十年;第三点,交通便利,通水通电。

    陆夏找来杨挺,他是八个业务员中最能干的,也是几人中的头。

    如今他们的业务已经不仅仅限制于县城临近的乡镇,他们还会跑到更远的地方去售卖布匹、瓜子等。

    他们就跟以前的卖货郎一样,还会带一些农村能用得上的生活用品等,虽然到处奔波十分辛苦,不过每个月的收入都非常的可观。

    在南虹县绝对算得上是高收入人群了,现在八个业务员人手一辆自行车,每天驮着货物到处跑,早就不是当初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境况了。

    陆夏将杨挺约到县城新开了一家饭馆,这家新饭馆跟其他家不太一样。

    其他饭馆刷个大白墙就不错了,这家饭馆明显是精心布置过的。

    虽然在陆夏看来依然非常朴素,可放在南虹县已经是独一份了。

    这里的生意也很不错,还有包间,很适合边吃饭边谈事。

    杨挺来的时候,还把一个女孩带过来了。

    “这是我对象张巧巧。”

    陆夏朝着张阳伸出手,热情打招呼:

    “你好,我是陆夏,你跟杨挺一样,叫我夏姐就行。我以前是不是见过你啊?”

    张巧巧落落大方地伸出手回握,“你之前还在县里头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在你的店里买衣服。”

    “难怪我有些眼熟,真是太有缘分了。”

    杨挺笑说:“她还喜欢吃我们的‘大个子瓜子’,也是因为这个,我们才结缘的。”

    瓜子买得多是有优惠价的,而且还能送货上门。

    精明的人就组织街坊邻居一块买瓜子,然后再按照各自的量分配。

    张巧巧家就在杨挺负责的区域,杨挺也是个会做人的,除了送瓜子,街坊邻居需要修灯泡啊什么的,他也会去给人帮忙。

    大家觉得他人好,东西又不错,更是认准他了,其他人想跑过来抢生意,根本没有人搭理。

    杨挺也就跟张巧巧这么认识的,一来二去就好上了,最近正式确立关系,并且开始走结婚流程了。

    “巧巧家里人比较多,很多乡镇都有她的亲戚,所以也比较了解情况,我就把她带过来了。”

    张巧巧不好意思道:“我其实也不知道多少,可能帮不了太多的忙。”

    “不用有压力,就当时杨挺把你带给我这个姐姐看看。”

    张巧巧看着陆夏的脸,有些哭笑不得。

    “你看着比我年轻多了,大家都叫你姐,你不生气吗?”

    没有哪个女人愿意自己被叫来的,要是有人这么没有脸色,明明比自己还大,还叫自己姐,张巧巧觉得她肯定没有这么大度。

    陆夏笑道:“这无关年龄,是大家瞧得起我,对我的尊称罢了。”

    陆夏从前一直被叫姐,早就已经习惯了。

    饭菜很快端上来,吃饭的时候并没有在聊工作,而是闲话家常。

    虽然预定在这里见面,可工作室工作,吃饭是吃饭。

    吃好后,几人品着茶开始说起附近乡镇的情况。

    两人大致将他们所知道的说了一遍,张巧巧这才进入了正题。

    “我爷爷家那边就有火车的一个停靠站点,而且就在省城和县城中间,开车去哪里也不过只需要三个多小时,非常的方便。

    而且民风也比较好,没有那些糟心的事。我爷爷就是村支书,大家都听他的话,要是能把厂子建在那里,肯定不会有人刁难,想要找地也非常容易。”

    陆夏这才明白为什么杨挺要带着张巧巧过来了,之前不过是谦虚,实际上是为了给自己家乡代言啊。

    陆夏对这样的行为并不会感到反感,若她有这样的机会,也会抓住的。

    不过要不要信,就得等考察过后才能做决定。

    不仅仅是村支书和本地农民,所属乡镇的情况也得打听清楚。

    杨挺没有介绍自己的家乡,他跟老家人相处得不好,能客观描述都已经很不容易了。

    “行,回头我去看看。”

    “你要是需要,我可以给你当向导。”

    陆夏看向她:“你有时间吗?”

    “有的,有的!”张巧巧也没有隐藏自己的心思,“我现在没有正式工作,也想在你面前多表现表现。要是厂子建好了,你缺人了就会想起我。”

    县里的工作岗位很少,张巧巧想找份稳定的工作并不容易。

    她现在也跟着杨挺一起走街串巷卖瓜子和一些小玩意,比如头绳等。

    张巧巧倒是不怕吃苦,可要是有机会,肯定更想当工人。

    陆夏笑了起来:“你也太实诚了。”

    “夏姐你这么聪明,肯定也会猜出来,还不如我自个坦荡地说出来呢。”

    陆夏欣赏她的坦诚,与她约好了时间。

    张巧巧老家所在的村叫牛角村,这名源自村子里有一座山,看起来特别像牛角,因而得名。

    牛角村明显平地比沟子屯要多不少,牛角村跟周家村一样,由于临近镇上,因此路况一直都不错,只有一小节是石子路。

    三人是坐着村里专门派出来接人的拖拉机进村的,张巧巧早早就跟家里人说好,大家非常的重视。

    拖拉机也就开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到地方了,路程很短,路况对于现在的乡村公路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一路上张巧巧也介绍了自己家的情况,她爷爷已经当了很多年的村支书,大家都服他,现在年纪大了也没有退休,一直想带着村里人一块发家致富。

    “我小叔叔就在村子里搞了个砖厂,现在经营得还挺不错。如果在我们村建厂房,也可以直接从他家拿砖头,给点人工费和柴火钱就行。”

    陆夏失笑:“你果然是跟杨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个比一个会推销。”

    “我虽然从小是在县城里长大,可对老家有很深的感情。大家都特别好,我也希望老家越来越好。”

    张巧巧也不避讳自己的私心,她是奶奶带大的,爷爷也对她特别的好。

    刚到村口,就看到一个老人家站在大榕树下张望着。

    张巧巧眼睛一亮,车子一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