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奶妈养狗日记(清穿): 140-157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皇子奶妈养狗日记(清穿)》 140-157(第35/37页)

缩脖子,伸手去寻胤禛的袖子,想要稳住酒水在他眼中氤氲出的颠倒世界:“皇父不知何日就会——我帮十四得到那个位置,待日后十四凯旋,这天下也该易主了。待到那时,四哥便做个亲王,享尽富贵,我们一起照料嬷嬷。”

    恍惚中,他似乎觉得胤禛的笑脸变得扭曲,这让他脱离了酒精带来的虚假安稳。胤禛也有些醉了,眼底的讽刺越来越浓,可他嘴上却说道:“正是这个理儿。我只愿做一辈子富贵闲王。”

    富贵闲王——富贵闲王——他做了这么多,他和胤禩从小一道长大,管照了他这么久,他就是如此看他!在胤禩自己失势后,他宁愿去抬举十四这放浪形骸的蠢货,也不愿帮他胤禛!

    胤禛饮下的酒水像毒汁儿一样,侵蚀着他的五脏六腑。他无暇再看胤禩一眼,只招苏培盛进来照料胤禩,独自向前院儿的卧房去了。

    *

    八党势大,就连已经归乡的汉臣李光地,仍然在康熙问及诸子的时候保举胤禩。清流汉臣尚且如此,更别提八旗宗亲。可越是如此,康熙越不可能复用胤禩。他将胤禩打发到六部里地位最低的工部,日日盯着他的行踪,同时在诸位皇子之中筛选替他出征的人选。

    幼子胤祯最终脱颖而出,被封为郡王,领大将军王之职,率军出征。这些年,朝廷连番用兵,国库中的银钱却因为齐东珠遍布各省的厂子仍然有余。兵部失了掣肘,大军出发极快,不多时,年轻的大将军王便已离京,紫禁城里,即便是远道而来的传教士都有所耳闻,这位年纪轻轻的郡王,康熙帝最年幼的儿子,在建功立业,收复西藏后,就会成为当朝太子。

    康熙或许也是这么打算的,齐东珠想。她是康熙的枕边儿人,知道康熙对各位皇子皇女的态度。她想康熙最终不愿再信任他那些经历过几年争斗,日渐诡诈狡猾的年长儿子,反倒是对一腔赤诚、仍对他怀有崇拜之心、毫无保留的幼子胤祯有了慈爱和倚重。

    又或许,康熙在胤祯身上看到了些许先太子的影子。在胤祯出征那日,康熙亲自相送,齐东珠也头一回儿看到了德牧的人形。他很高大,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身量已经比肩他的父皇,在一众遗传了康熙基因,高大的皇子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一个。他眉目张扬,嬉笑怒骂间,全是少年锐气。齐东珠突兀地想起了前世看的影视剧中一往无前的少年将军。

    大军开拔,大将军王的帅旗走远,齐东珠在人群中看到了隐藏身形的萨摩耶。她瞧见了,康熙自然也瞧见了,但康熙在齐东珠的瞪视下,什么都没说。

    等回到了景仁宫,康熙才疲惫地开口道:“随他去吧。这皇位若是落在胤祯头上,以他对胤禩言听计从的劲头,怕是江山都不一定谁说了算。”

    “你与其担心这些,搓磨剩下的几个皇子,不如想些法子让自己活久些。”

    齐东珠石榴剥了一半儿,突然来了火气,连果子带皮扔进康熙怀里。康熙呵呵笑,捡起石榴继续剥,不多时,他苍老的手指上就染上了水红色的汁水。

    胤祯出征后,康熙与胤禩的关系在表面上缓和起来。可齐东珠知道,胤禩仍然不似下求见康熙,即便是和八福晋来宫中探望她,也是避开康熙的。对于他来说,他恐怕早就当他的生父死了,如今他只是与康熙维持一段君臣关系,旁的半点儿不肖想。

    他的作派让康熙几次在朝堂上摆不出慈父的模样,丢了面子,更加不愉,可他终究也没做什么。这些年,他的身子越发不济,许多政事已经交由皇子处理,以三皇子为首。各个皇子府都送了一个孩子入宫,康熙时不时考校皇孙,倒也怡然自乐。

    齐东珠的景仁宫里没有孩子,胤褆的女儿早早送到惠妃膝下养着。她本就不喜欢没有毛的人类幼崽,这些年更是亲眼看到了她养大的狗崽的痛苦和挣扎,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太过难以承受。人类所经历的苦楚远没有宠物所经历的直观,那一点儿点儿剜心剔骨的丑陋,齐东珠不愿再有所体会。

    八阿哥胤禩无嗣,胤禛请过康熙,将他的一个庶子弘时送入了八贝勒府,此番也随着其他皇孙一道入宫。虽说齐东珠不怎么喜欢人类幼崽,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宫中因为这些幼崽的存在,又多了许多生气儿,这让齐东珠像寻常寂寞宫妃一样,是不是送些自家小厨房做的吃食给上书房读书的皇孙,将一群幼崽养得油光水滑。

    又是一年新雪,西藏大捷。大将军王胤祯在八公主宝珠的佣兵配合下,成功收服了西藏。这是大清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管西藏,在西藏建立实质性的统治,康熙龙颜大悦,下发诏书告百官,一时之间,莫说朝中皇十四子的身份水涨船高,就算乡野民间,百姓也都猜到皇帝老儿要立他最小的儿子为太子喽!?

    齐东珠正准备给宝珠重新寄一些东西,其中有她的厂子里新做好的羽绒服,还有今年最新的御茶,是她从康熙那儿不问自取的。齐东珠可心疼宝珠,虽然知道她在外不仅和六公主建立国中国,更是插手了蒙古军务,如今手下已经又了如臂使指的军队,但齐东珠还是觉得她吃不好穿不好,外蒙不毛之地,哪儿比得上京城山水俊秀。宝珠一个京城里长大的公主,去那儿可不是受了委屈。

    包裹越收拾越大,齐东珠在康熙的御案前走了两圈,又看上了他砚台里的墨条。康熙的墨越来越稀,奴才赶紧下去取新的墨条,康熙是在无奈,笑骂道:“你干脆把朕也打进包袱,给你女儿送去得了!”

    齐东珠不理他,只问道:“十四皇子是不是要归京了?战事既然休止,宝珠能不能也跟着回来?”

    康熙一摊手中的折子,说道:“十四和宝珠还需整顿西藏军务,今岁赶不回来。你瞧,恐怕正乐不思蜀。”

    齐东珠往那折子上一看,是当地官员写的,其上写了些歌功颂德的话儿,又有一份暗折,上面称西藏军民仰慕十四皇子,为其建立生祠,称其为皇太子。”

    齐东珠看到此处,回头盯着康熙,见他眉目间仍然含笑,没有什么责难之意,遂有些不解。可下一瞬,奴才拿着新墨条走进来,带进了庭院的一阵寒风,康熙突然咳嗽起来,高大的背脊佝偻,一时间老态尽显。

    齐东珠上前拍了拍他的背脊,突然明白过来了。无论康熙如何防备他的儿子,他都已经老迈不堪,十四皇子的优秀和孝顺或许让这年老的皇帝开始释怀。他明白终有一日,他不会再坐在这个位置上,即便他紧紧攥住龙椅的浮雕不放也无济于事。

    “朕过几日要去畅春园修养片刻,这紫禁城的城墙太高了,待着压抑。”

    咳嗽完,康熙突然声音低哑地开口道。齐东珠抱住他的胳膊,并不戳破他的一瞬虚弱:“胤禩又病了,我留在京城照料他。皇上一路小心。”

    康熙点点头,并未多说些什么。他或许也知道当年他的歇斯底里让本康健的胤禩变得百病缠身,甚至到了冬日便体寒难忍,坐卧难安。对于良妃和胤禩,他的所作所为总是说不过去的。

    齐东珠那时并不知道,等她下一回见到康熙,会是何等生离死别的光景。

    *

    第157章 惊变

    ◎康熙仍然冷笑,胤禛看着他,眼里没有什么杀意,却浑似不像在看活人。◎

    *

    胤禩今岁又在第一场雪落下的时节病了。他每年都大抵在这个时节发病, 只因当年卫双姐弃他而去的时候,正是这个时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